第760章 没有主义,就没有生意(1 / 1)
陆良返回内地三天,期间都待在苏城的天星汽车园区。
天枢从五月初上市,历经五六七八四个月的产能递增,在九月迎来产能巅峰。
四条主力汽车生产线,三条备用生产线全力供给,截止至今,每天已经能稳定下线800台车辆。
但尽管每月交付数量几乎翻倍递增,但由于陆良最近的动作不断,又有海外的品牌效应加持,天枢的国内预订单量至今都没有低于十万台。
“陆总,今年天枢的产能售罄了。”王晓峰激动之余,又有点无奈,这么小众的词,竟然会出现在他们汽车厂商的身上。
但也确确实实如此,九月预计交付2.55万台,假如不增产,十月十一月十二月的交付数量,都会大相径庭,还有10.15万台未交付单,已经把产能排到明年。
“东亚市场你计算在内了吗?”陆良问道,昨天他刚跟太田令交谈过。
得益于他的名气,天枢在霓虹、高丽、新加坡等国家的市场表现都还不错,每月都有大几百台得销量。
这些零零散散加起来,月销还会多两千多台,只是这个数量,还不足以单开一条右舵的生产线。
也该让海外的粉丝适应一下左舵了。
来自国际品牌的傲慢。叉腰.jpg王晓峰苦笑说:“刚想跟您说这事,如果不增产,这些海外订单,可能也要排到明年开春才可以交付。”
他倒没什么洋人滤镜,对所有订单一视同仁,先来后到,不存在海外单就可以插队的说法。
但增产事宜,已经迫在眉睫。
毕竟天星汽车,接下来发布的瑶光是suv,这个车型一直是国内的主流型号。
国内买车,虽然不像买房需要掏空六个钱包,但国人买车,还是会比较照顾家里人的想法。
那种因为自己喜欢,所以购买,虽然有,但绝对是少数。
就像特斯拉,卖得最好的是毛豆y,新势力中卖得最好的也都是suv车型,比如理想的l9,比亚迪的宋,深蓝的07,威马的ex5。
虽然也有另类,比如比亚迪的秦,但已经被市场默认为网约车,不在统计的范围之内。
随着天星·瑶光的发布会在即,网上已经有了很多测试的路透照。
这款车的造型跟天枢一样,主打时尚运动风,讨论热度一直居高不下。
可以说,只要售价合适,绝对能复刻天枢的销售奇迹。
要是真到了那个时候,他们可是没有备用产线可以增产。
“看来二期工厂,也该提上日程了。”
陆良面露思索,打算建造二期生产基地,同时再购置十条产线。
纯电轿车有了,纯电suv即将上市,接下来他们也该着手研发增程、插混、混动,甚至内燃机。
王晓峰咋舌:“内燃机也要研发吗?”
当前市场,流行五种主要能源车。
第一是纯油,也就是传统燃油车。
第二是混动,油电混动,大发动机小电机,代表车企为本田、丰田、林肯。
第三是增程,增程式混动,小发动机大电机,代表车企理想,以及新晋的深蓝、零跑。
第四是插混,插电式混动,大发动机大电机双系统运行,代表车企比亚迪。
第五是纯电,纯电动,大电池大电机,代表车企特斯拉,以及他们天星。
研发混动系统,他还可以理解,虽然国内这方面的研发比较少,但国外市场现在的主流就是混动。
但研发内燃机……
陆良被称为国产新能源汽车之父,虽然存在着争议,但也足以说明他在行业内举足轻重的地位。
以前宣传得好好的,现在突然开始研发内燃机,说是逆行倒施,人设崩塌也不为过。
陆良忍俊不禁,笑着说:“这个项目悄悄的研发,也不用着急,每年批个几亿预算就可以。”
他停顿几秒,轻声道:“内燃机,变速箱技术,可以用不上,但不能没有。”
陆良从始至终都认为,没有主义,就没有生意。
高举环保主义,发展新能源,本质就是为了产业升级,抢夺高端制造的市场。
以理想的增程,比亚迪的插混为例,如果真是为了环保,那么市场就只能存在纯电车型。
但没有,这两家车企,该领取补贴,照样领取补贴,该得到支持,也照样得到支持。
因为他们都完成了国家发展新能源的任务,比如之前买宝马奔驰进口豪车的人,有一部分都买了理想,比如之前买本田丰田的人,有一部分都买了比亚迪。
只要能完成这个指标,那他们就是根正苗红的新能源车企。
所以使用什么能源,从来不是关键。
等哪天新能源车的渗透率达到50%,或以上,也就是电力高涨,取消免购置税的时候。
到了那个时候,就是真正的油电同权,只发展纯电车的企业,注定是在一条腿走路。
天星汽车的估值已经来到480亿美元,只要他们发起融资,轻轻松松就能得到大几十亿美元资金。
而目前花钱的地方,只有二期工厂的建设及零配件采购,算上购置产线,顶多就花费30亿美元。
等到通用天星在德国建厂,之后再独立上市,以后账上的流动资金,只会越来越多。
有钱,就要未雨绸缪,有备无患。
“看得到的资金,才是真正的资金,陆总,现在财务可是穷的叮当响。”财务总监刘裴,就像个幽灵一样,突然飘到陆良身边,在他耳边轻声说道。
陆良退后半步,瞪了一眼说道:“所以我这次回来,就是为了解决资金问题。”
他说道:“王总胡总,对外公告吧,天星汽车将在本月20日发起e轮融资,融资80亿美元,用于二期工厂建设及部分技术的研发。”
18日下午,新车瑶光发布。
两天时间,足以让资本市场看到,天枢的成功绝非偶然。
“好的,那我去准备。”
刘裴点头应了一声,又像个幽灵一样飘着离开,感觉脚跟都没有着地。
“他一直这么吓人吗?”
陆良哭笑不得,王晓峰胡微微语塞,相视一眼,纷纷选择了保持沉默。
刘裴以前其实很开朗健谈,奈何遇人不淑,老板天天放卫星,管杀不管埋。
天星汽车又不像天星投资,公司账上大把资金可以随便嚯嚯,所以时间一长,就变成这个鬼德行了。
“先这样,有事各忙各去吧,我自己到处转转。”陆良干咳一声,自知理亏,挥手结束了会议。
从办公大楼离开,陆良乘坐园区内部的观光车,去往整车组装车间。
“陆总,中午好。”“陆总,吃了没?”
沿路遇到不少午休用餐的员工,一个个脸上都洋溢着笑容,挥手打招呼。
虽然生产部普遍实施24小时两班倒,每天的工作时长高达十个小时。
但就像园区入门口,花圃前那句话,终有一天,会感谢曾经努力的自己。
以一线员工为例,只包括组长,不包括线长以及主任在内,共计4223人。
平均月薪1.18万元,全年十四薪,年中,年底额外多奖励一个月的薪水。
虽然因此,陆良经常被那些老家伙抨击,恶意高薪,不利于行业的发展。
但他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多劳才能多得,这是很正常的事。
总不能只给三四千的薪酬,还指责现在的年轻人不够努力。
没这道理。
“陆总,我在这呢。”
卓一帆走到路旁,挥手打招呼。
几个月没见,他又黑了一圈,只是不同去年跑市场的风吹日晒,晒黑的,现在的肤色,更像是经常熬夜的色素沉淀。
陆良轻叹,伸手捏捏卓一帆的肩膀,询问道:“午餐吃了没?”
他突然有点伤感,当初那个白白净净的高材生,现在只能在记忆中寻找了。
“还没。”卓一帆憨笑,肚子恰到好处的响起,他不好意思的摸了摸后脑勺。
“上车,找个地方吃饭,边吃边聊。”陆良招手。
卓一帆点头,赶忙登上了观光车,同时打了通电话给车间主任,告知下午可能会晚点上班。
“食堂天天吃估计也吃腻了,带你去外面吃点好的。”陆良让徐嘉伟致电方世宇备车。
半个小时后,一行几人来到金鸡湖酒楼。
陆良点了一桌菜,边吃,边听卓一帆讲起最近几个月的车间见闻。
陆良聆听,时而点头附和几句,再往卓一帆碗里夹菜:“先吃东西吧。”
“谢谢陆总。”卓一帆埋头扒饭,气势很是凶猛,足以见得是真饿了。
饭后,两人喝茶交谈。
陆良轻声问道:“说说你对以后自己的规划吧,不用客气,你认为你能走到哪就尽管说出来,机会只有一次,好好把握。”
卓一帆的天赋能力,没有温超强,但胜在足够努力刻苦,知道用勤奋弥补天赋上面的不足。
当初让他去爱丁堡,一蹲就是几个月,后续又什么都不懂就去跑市场,完成了225门店计划。
秘书一代目温超,已然成为东亚金融界炙手可热的新贵,卓一帆这位秘书二代目,也该起飞了。
卓一帆想了很久,沉声道:“陆总,车间的有些工作我还没有弄明白,我还想在再待几个月。”
“之后呢?”陆良微微顿首。
卓一帆看了一眼陆良,得到鼓励,露出坚毅的眼神:“明年开春去往采购部跟供应商接触,了解采购的具体事项,明年下半年去往市场部……最终去到行政部。”
他给自己制定的计划是一步一个脚印,在天星汽车的各部门轮值一圈,了解部门的运作规则,最终取代王晓峰,成为天星汽车的负责人。
陆良冲泡茶水,露出满意的笑容:“你有计划就好,什么时候在车间呆够了,给我电话,我让王晓峰调你去采购部。”
“谢谢陆总。”卓一帆欣喜,赶忙站起来朝陆良深鞠一躬。
显然陆良是支持他的计划,也不认为他有这个想法有任何不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