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3章 对,就是这样!(1 / 1)

加入書籤

次日中午,支付宝的天星信用分,及天星网上银行就在悄无声息中上线。

每位用户都有一万日元额度的备用金,折合人民币496元。

要使用支付系统就会显示推荐字体,七天内归还,不收取任何利息。

超过七天,每天收取万三的日息,年化率11%,只是霓虹利率限制法的最高利息20%的一半多点。

如果选择认证联系人,学校,工作及车辆房屋等资产信息,最高可获得一千万日元的贷款,折合人民币约50万左右。

如果是商户,认证工商文件,银行流水等详细资料,最高可以从线上贷款最高一亿日元,折合人民币500万左右。

可以说,天星金融把蚂蚁金服那套,原封不动再加以升级的搬到霓虹。

陆良放出去的200亿美元持股份额,也在这一刻发挥作用。

全国媒体不仅对此闭口不言,还大肆宣扬日元如今正处于贬值周期。

钱不花出去,以后的购买力就会越来越弱,有贷款资质就要尽快贷款,一年的利息,肯定赶不上贬值的速度。

在各路媒体的狂轰乱炸之下,霓虹的市场经济开始全面复苏。

商家有钱,民众有钱,消费需求快速增长,国库日渐充盈。

一些上世纪的过来人,突然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彷佛回到1985年那个夏天。

安山看着民调支持率大幅飙升,不出意外,四度拜相,即将成为事实。

欣喜之余,心中也涌现出一股无法言说的悲凉。

因为上一次,他们一代人偿还了三十年才勉强还清。

这一次,又不知道要偿还多久。

与此同时,有些在霓虹的华人博主,迅速将这则消息传入国内。

“我擦,良子也开始放贷了?”

“果然,企业的尽头就是放贷。”

“听说霓虹有很多无敌之人,就不担心收不回本金?”

“一看你就没有了解过金融,线下可以接受的坏账率在5%,而线上利息更高,可以接受的坏账在10%左右。”

“杀头的买卖有人做,赔钱的买卖没人做。就说我们国内有那么多网贷村,也没见那些网贷企业投鼠忌器,还是恨不得你贷款,贷得越多越好。”

“良子在外面怎么玩得这么花哨,难道国内不仅是雇佣兵禁地,还是金融禁地?”

“不然嘞?看看大a,看看老马,再看看比亚迪、看看花为,良子深知国内的政治导向,所以只留下了天星汽车。”

“良子果然还是那个良子!”

就在网友们讨论之际,从贵省去往云省支教的老马,也在第一时间收到消息。

他大喜,神情几近癫狂,眼底有种无法言说的激动:“对,就是这样!”

这就是他梦想中蚂蚁集团的样子,放贷赚利息才几个钱,陆良真正的意图是推广天星信用体系。

因为让官方机构加入支付宝的结算方式,早期推广,还可以靠控股企业解决,但越晚往后,意图就会越明显,机构就会抗拒,没人愿意给自己的权力套上枷锁。

而这个时候,信用体系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分高,优惠多,补贴多。

如果官方机构不接入信用体系,就得不到这些,这些人就会自发集中起来,让迫使官方做出改变。

霓虹又是采用选举制度,无论是地区议员,还是一国之相,都要尽可能完成对选民的承诺,所以进行这种方式推广,就会更加的顺畅自然。

这种方式就是温水煮青蛙,假以时日等人们暮然回首,就会发现,他们已经成为这个信用体系的基石,哪怕明知道这个体系被外人掌控的危害,但为了自身的利益,还不得不维护这个体系。

三星集团靠着垄断各行各业从而统治高丽,只是浮于表象,想深入控制还是要依靠信用体系。

“真好~”

老马平静下来,眼底露出羡慕。

陆良在国际市场翻云覆雨,而他却只能猫在山区修复名望,重新获得信任。

同一时间,以黑石集团为首的华尔街多家机构,也逐渐洞悉陆良的真正意图。苏世民再次发起圆桌会议,他冷声说道:“我们已经错过遏制陆良发展的最佳时机,现在决不能放任天星金融的发展……”

天星信用分上线,四方云动的同时,作为当事人的陆良,悄悄离开东京,去往高丽。

时间紧,任务重,他展露出的东西越来越多,真正的意图就会越来越明显。

陆良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竭尽自己所能,将规模铺设得越大越好。

下午,他让郑宣义约上李在容,三方在酒店会客厅见面。

“李先生,原谅我的突然造访,已经没有时间等您的答复。”

陆良喝了杯茶水,开门见山说:“现在我就想要一个确切的回答。”

李在容想利用陆良摆脱美资的控制,但又不想承当任何风险。

于是,打着谁的赢面大,就帮谁的主意,两头下注,两头不帮。

但一场针对东大的阴谋正在酝酿,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突然爆发。

陆良现在就要让李在容做出选择,如果不跟他站在一起,他们就是敌人。

以后天星将会全力扶持现代,跟三星在市场正面应战,既分高下,也决生死。

“陆先生,喝茶。”

郑宣义笑容依旧,负责冲泡茶水,但眼角余光一直在观察着李在容。

陆良突然逼迫李在容,对他来说是一件好事,因为现代集团已经打上天星金融的烙印,已经摘不出来了。

此前,仅仅从指缝中露出一个比特币项目,就让现代重返高丽一线财团之位。

他都不敢想,如果天星金融全力支持支持现代集团,会有多恐怖的影响力。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会客厅内只有茶水潺潺的流水声。

李在容沉默了很久,叹道:“陆先生,我们三星只想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您又何必咄咄逼人呢。”

他不理解陆良为什么突然这么急迫,但在当前,这个时间做出选择,不符合他个人,及三星集团的利益诉求。

因为他既得罪不起陆良,同样也得罪不起以贝莱德为首的华尔街资本。

如果非要逼三星做出选择,他只能两者相害,取其轻,跟陆良说声抱歉。

陆良眉头轻蹙,没想到会在李在容这里吃瘪,不过仔细想想倒也正常。

他起身整理衣衫,脸上露出标准化的笑容:“李先生,珍重。”

眼见陆良直接要走,李在容一怔,赶忙出言说:“陆先生,三星无意跟您为敌,或许我们可以商量个折中的方案。”

他真的不想在这个时候站队,只要陆良愿意接受,哪怕舍弃掉一些三星集团的项目,也不是不行。

陆良停下脚步,眼底露出复杂神色,摇头叹道:“李先生,您不懂,没有折中的方案,再会。”

他走了,不顾李在容的挽留,郑宣义见状,也赶忙跟上陆良的脚步。

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李在容眉头紧锁,突然后知后觉:“或许做错了?”

陆良突然变得这么急迫,肯定有他不知道,而且还不能说出口的理由,或许就是决定命运的契机,他或许应该赌一次。

直到陆良的背影完全消失,李在容还是没能把话说出口,化作一声叹息。

做了或许会做错,但不做,起码不做错。

提前一步走出会客厅的陆良,坐在酒店门口的车内,等着郑宣义上车。

见到郑宣义打开车门,坐在旁边,陆良直言道:“三星的核心产业是半导体、电子消费,显示面板,这些行业我不了解,郑会长,你觉得我能提供什么帮助?”

郑宣义一怔,随即正襟危坐,表情严肃说:“三星是轻工,现代是重工,两者很难产生竞争,如果先生非要对三星集团采取行动,那我们不能在他们擅长的领域跟他们对抗。”

“那就只剩下金融市场跟银行业了。”

陆良沉吟良久,问道:“kakao集团消化的怎么样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