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给全世界男同胞一点小小的震撼(1 / 1)

加入書籤

康生医药,一个几乎要被港岛民众遗忘的医药企业,就这么静静地伫立在港岛九龙的旧工业区里。

这座由大陆医药世家传人余东来,于本世纪初到港岛来以后所创立的企业,曾以“仁泽众生”为理念,将大陆的诸多中药药方,在港岛发扬光大,曾经炮制过享誉南洋的安宫牛黄丸和白凤丸等等。

余氏家族的爱国风骨同样也是刻入骨髓的,在抗日时就冒险以港岛为大本营,维持着内地药材的供应通道,尤其是在战后更是倾力资助香港大学与国内的医学教育事业。

在过去的几十年来,康生这两个字,就曾是港岛中药界的一块沉甸甸的金字招牌。

然而在时代的风浪无情拍打下,七十年代的港岛,可以说是被西药一下潮水般的涌入,把传统中药给冲击得一塌糊涂。

再加上,年轻一代对老祖宗的药罐子几乎都是敬而远之,康生医药的辉煌也开始渐渐蒙尘。

更致命的是随着中药材的凋零,药效的不稳定,以及市场对重要的不认可。余东来看到康生医药越来越显疲态,为求存续,他也就不得不痛下决心,开始转型西药。

但是,这条路布满荆棘。祖辈积累的资金如同流水般注入西药研究室和仿制药生产。

投入是巨大的,产出却像是吝啬鬼的金库,只挤出了几款感冒药和外伤药,效果平平甚至不如原版,成本反而居高不下。

曾经市值最高已经攀上五千万港币的康生医药,股价却在这些不利消息之下,如同失事飞机般直线下坠,沦为港岛股市有名的“垃圾股”,市值缩水至不足一千万港币。

就连余东来的大儿子余兴中,在港大镀金后又沾染了资本市场的浮躁,也彻底对自家的公司失去了信心。当林火旺如同救世主般开始在市场上大举收购康生股票,将股价短暂提振至近两千万时,余兴中毫不犹豫地抛售了自己持有的20%股份。

这无疑为林火旺的收购计划扫清了道路。市场上零散的筹码几乎被他一卷而空。最终,除了创始人余东来仍死死攥着那象征着最后尊严与不甘的25%股份外,小林天望,这位不到二十岁却已搅动香江风云的少年巨富,豪掷逾千万,握有了康生医药整整60%的股权,成为绝对控股的第一大股东。

然后,接下来林火旺的选择却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他虽然说拿走了董事会主席的职位,坐稳了第一大股东的实控地位。

但是,林火旺却依旧把公司日常运营的总舵手位置总经理一职,留给了原来的创始股东余东来。

所以说,整个康生医药在控股权易主后,表面上却并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依旧是由这位老掌门人在把持着。

在这样的安排里,林火旺有着自己的盘算。

其一,康生医药虽然现在看起来很落魄,但其早期在西药研发上的投入却并非完全白费,拥有着现成的、配置尚算完备的医药实验室,还有几位港大生物医学的博士,都是实打实的科研人才,这正是林火旺此刻最急需借助的工具。

其二,他看重的是余东来身上那份与生俱来,传承自中药家族的医药理念与爱国品质,这些都让他可以很放心的将企业交给他做日常的管理和打理。

其三,在康生医药陷入困境之时,林火旺以雪中送炭的收购价格,正是对这位爱国实业家给予的尊重和信任,也是一份相当划算的另外“投资”。

只不过,这份投资的回报,单靠原来的康生医药是绝对给不出来的,还得要林火旺深入的亲自介入才行。

于是乎……

在康生医药实验室里,那白色的灯光照在无菌的操作台上。空气里是消毒水和各种化学试剂的混合气味,闻起来那是相当的刺鼻。

林火旺此时正穿着实验室用的白大褂,俊朗的脸上都难免带着些许疲惫,但眼神却十分专注地盯着桌上列出的一些分子结构模型。

而在他的身边,则是围着以赵生基为首的几位康生医药西药研发团队的核心人物。

赵生基,港大生物医药博士,曾是康生药业倾尽资源和人脉,特地聘请来的“希望之星”,年约四十,戴着一副厚底眼镜,头发有些凌乱。此刻他的眉头紧锁着,和林火旺一样,盯着这些分子结构模型思考着什么。

实验室内的气氛相当的压抑。围在旁边的几位研发人员学历背景也都不差,或是港大的博士,或是资深研究员,而他们的脸上全都是一副难以置信的质疑表情。

“小林生!不是我们不愿意尝试……但是,您描述的这种男性壮阳药物,作用原理实在有些……过于理想化了。”一名年轻的研究员,很是无奈地。

“是啊,小林生。这壮阳类的药物,在中药的古方里是有不少。但这有效果的,比如真正的野山参、鹿茸、虎骨粉,哪一个不是卖出天价来?而且药效也远非你所描述的那种即时性。

至于那些便宜的,什么韭菜籽、生蚝、枸杞,吃再多,也顶多只能算是食补,效果可以说是微乎其微。中医典籍里提‘壮阳’,多半也是指温补肾气,徐徐图之。关键在于……

想要从这些天然物质里提取出纯粹的,单一有效的壮阳成分来,至今在全世界都没有一个成功的先例!那些昂贵的动物性药材当中,到底哪个分子在起作用?具体的药理机制又是怎么样的?

对不起,小林生,现在全世界最顶尖的那些药理学实验室里,都没能完全搞明白!这就像在一个巨大的黑箱里找一根特定的针,太难了!”

在场的研究员们,都对此频频点头,表示认可。

坐在角落的一位戴着金丝眼镜的研究员,甚至毫不客气地直接点出道:“小林生,恕我直言,您描绘的这种效果,在事前吃一粒药片,短时间内就能,嗯,就能起效,像充电一样快速提升功能……这听起来像科幻小说。

全球的制药巨头们,辉瑞、默沙东,这些动辄几十亿美金研发资金、养着上千名顶尖科学家的大鳄们,砸了无数钱和时间,都不敢说能造出这种‘神药’。小林生,您指望我们康生这个小庙里的几个港大博士?这实在有些……不切实际了。”

他这话语中所隐含的潜台词,实在是再明显不过了。连他们自己都没有自信,凭康生医药目前的实力和眼前他们这几个人的水平,这压根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林火旺则是没有当场反驳,而是静静地听着大家的意见。

毕竟,这些研究员们的质疑也算得上是合情合理。

他们不是穿越者,这些认知也完全是基于这个时代局限下的客观判断。

林火旺很清楚地知道他们不是在偷懒或对抗自己这个新老板,只是基于他们自身的能力,不想做无用功罢了。

等到这几人说完,整个实验室内便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只有那些有些老旧的设备运行时,发出的一些低沉嗡鸣。

这时,林火旺才缓缓抬起头,他的目光扫过一张张对他不是很信任的脸,最终笑着停留在了赵生基这个带头人的身上。

林火旺没有生气,也没有额外的辩解,他从随身的公文包里,拿出一个厚厚的牛皮纸文件夹,说道:

“各位讲的很有道理,也很客观。从古至今,天然药材的壮阳成分确实难以捉摸,提取困难。国外的巨头,也确实投入巨大,方向繁杂。”

林火旺这么一边说,就一边打开了这个文件夹,从里面翻出了早就准备好的,几页密密麻麻写满了分子式、化学合成路径和实验参数的纸张。

“但是,科学研究的突破,往往不在已知的迷宫里反复转圈,而在于找到新的出口。

你们刚才质疑的关键点,在于它直接作用于即时反应,违背了传统药理学对‘壮阳’的定义。很好!那么,我们为什么不换一个思路?如果我们关注的目标,不是去强行‘壮起’某样东西,而是去——松绑?”

“松绑?”一个研究员有些意外林火旺说出的这个词,不明白这意指什么,便下意识地重复了一遍。

“对,就是松绑!人体的某个重要部位的海绵体,需要充血才能完成任务。而阻碍它充血的关键,在于血管平滑肌的紧张程度。这个……靶点,如果我们不去正面激发它,而是消除那些不必要的束缚——也就是平滑肌本身的过度收缩呢?

传统观念里的‘壮阳’药,往往是兴奋剂或者激素,目标是强行‘点燃’引擎。但引擎之所以熄火,或许不是因为燃料不足,而是排气管堵死了!排气管,就是那些过度紧张、阻止血液涌入的平滑肌。

我们尝试设计一种‘解压阀’,一种能够精准作用于这一特定区域的抑制剂。它不会让引擎过热,不会干扰整个机体的激素平衡,它只是在需要的时候,解除限制血液流入特定区域的阀门。”

林火旺越说越兴奋,他指着纸张上的几个关键的原子团,强调道:“看这里,吡唑并嘧啶酮的骨架结构……这是基础。它的某些类似物,本身已有一定的血管活性相关文献记载。我们的突破点,在于这个侧链的引入……

在这个骨架上,精准地引入甲基哌嗪基团,目的就是优化它的水溶性和组织特异性……还有这里,磺酰基团……它在决定分子如何与靶点结合上起到‘钥匙’的作用……”

如此专业性的术语,从林火旺这么一个“外行”的口中说出来,让在场的这些生物医药博士一个个都瞪大了眼睛,都纷纷大吃一惊。

不过,林火旺没有理会众人的惊讶,他紧接着一边说着,一边很形象地用笔在纸上画着,勾勒出了分子间可能的结合位点和具体的构象变化。

一个个专业的名词,诸如构效关系、侧链修饰、特异性结合、生物利用度、代谢途径,都无比流畅地从他口中说出。

他的这一番话,不仅是阐述了药物的结构设计理念,甚至还当着这么多生物医药博士的面,直接就抛出了“伟哥”具体的合成路线草图。

从起始原料的选择,到关键中间体的合成,以及之后反应的溶剂选择,甚至是温度控制的关键节点,如何利用现有设备,如柱层析和红外光谱再进行每一步的产物纯化和鉴定。

瞬间……

整个实验室变得鸦雀无声,研究员们脸上的质疑转变为了错愕,进而又变成了某种难以置信的深深震撼。

他们原本以为这位年轻的亿万富翁只是在异想天开,或者为了某种政治作秀,才会一时兴起的泡在自己这个落后的医药实验室里。

指不定过个几天时间,新鲜感过去,新闻效应也过头了,他就会彻底离开康生医药,再也不会踏进半步。

然而眼前林火旺拿出的这一份方案,细节的详尽程度、逻辑的严密性、对有机合成技术的理解深度、尤其是那跳脱时代局限的药理思路,都是远远地超出了他们的认知范围。

所有人的心里都很清楚,这份方案绝非是一个外行能凭空杜撰出来的!

尤其是这些分子式的微妙设计,以及这些反应条件的精确指向,任何一点单拎出来,都够写一篇国际顶级期刊的论文了。

面对众人的惊愕,林火旺却是笑了笑,有点庆幸,自己前世重生之前,正在和手下的投资经理,商讨着在国内投资或建设一家仿制药企业,而仿制的主要西药,正是俗称“伟哥”的西地那非。

说起来,这西地那非的诞生真的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大大的乌龙。辉瑞的那些科学家们在八十年代在研究治疗心绞痛的药物时,意外发现了西地那非成分在扩张冠脉血管作用时平平,但是却对受试者的某个副作用现象相当的管用。

以至于很多受试的男性实验人员,怎么也不肯归还领去的西地那非药片,甚至在实验结束之后,还频繁的来问科研人员,高价索要这些蓝色小药片,为的就是那能够壮阳的“副作用”。

直到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PDE5酶被分离确认后,科研人员们才恍然明白了这个“副作用”的真正价值。这真的算得上是一个伟大的意外发明,拯救了全世界多少“不举”的男性同胞。

而林火旺现在要做的,就是要把这个意外的“果”,提前十几二十年制造出来,并且是在逆向工程的“假想”框架内,用一个看似寻找“解压阀”血管扩张剂的逻辑,去达成那个“意外”的效果。

基于这一点,他便可以巧妙地避开了这个时代尚未认知的PDE5靶点,将其可以包装成一种更强效的,专门作用于特定区域血管的扩张剂来使用。

林火旺一边有所保留地向这些生物医药博士们解释着原理和过程,一边又在自己的心中飞速地开始盘算后续药物研发出来之后的布局。

首先就要避开可能的专利陷阱,必须以“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新型吡唑并嘧啶酮类衍生物”作为核心专利来申请。

关于化合物的结构式也必须写得无比精确,涵盖西地那非及其所有关键盐的形式,如枸橼酸盐等,这样一来,申请到的核心专利的保护范围才会尽可能宽泛。

身为重生者,林火旺知道时间差就是他最大的暴利武器,自己必须要在国外辉瑞团队真正启动相关研究之前,就筑起这样坚固的专利壁垒。

到时候,哪怕辉瑞也研究出了类似的药物来,反而要面临着林火旺的侵权追究。只要专利壁垒先一步构筑完成,那么全世界在未来的几十年内,这就是林火旺的独门生意了。

其他的药企就算想要生产类似效果的药物,也必须要向林火旺购买专利授权,当然了……逆天的印度三哥除外。

当然了,在专利壁垒之外,关于西地那非的合成路线中的关键中间体,比如UK-92480的制备工艺,能保密就尽量保密。

在康生医药的实验室记录也要保持一定程度的模糊,制造技术障碍,增加竞争对手逆向破解的时间和难度。实验室内的每一名科研人员,都必须签订保密协议,一旦违约的话,将面临天价的索赔。

而最重要的就是全球布局,在港岛首申专利后,就要立刻通过《专利合作条约》这条路,向美国、欧洲、日本等关键市场同步提交申请。

特别是在美国,这个西地那非未来最大的市场,有了后世掉进各种专利坑里的经验,林火旺很清楚,不能在申请专利之前,就点明其“壮阳”的效果,否则以美国强盗作派,必然不会那么痛快的通过专利申请的。

林火旺耍了个聪明,反正先在申请文件要巧妙地暗示其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外周血管功能”方面的潜力,为未来转向“那个”适应症留下一定的伏笔。

欧洲方面对于医药类的审查更严,需要准备更详实的数据,比如cGMP浓度变化的实验证据,这个可以利用现有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去进行设计。

而在申请医药类专利和生产合格许可的临床试验上,林火旺也不敢明目张胆的用“壮阳药”来做宣传。

还是参考辉瑞的路线,早期就先定位为“用于改善外周血液循环障碍的试验药物”,目标人群可以是高血压、心绞痛患者。

但必须在实验暗中设计评估“勃起质量/频率”变化的问卷和观察指标。

一旦在受试者中发现这明显的“副作用”,立刻着手设计新的ED专项临床试验。

最终的目的,也是要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目标就是在拿到心血管适应症的“通行证”后,再以补充申请的方式,拓展出“壮阳”这个真正的金矿。

从打算收购康生医药开始,林火旺便已经在计划着这么一个缜密的全球专利保护网。

后续的市场推广策略和时间表,也已经在他脑海中初步成形。

而现在最重要的,便是首先要在实验室里,将西地那非给先合成出来。

林火旺只是有了后世的经验和知识的理论家,具体的合成与操作,还得靠康生医药的这些博士和研究人员们。

详细的解释完药物合成原理后,林火旺合上文件夹,看向赵生基等人,说道:“赵博士,我知道这听起来过于超前,甚至显得有些狂妄。但现在康生的西药研发陷在泥潭里,传统的路可以说已经完全走不通。

我们与其在那些已被证明无效的仿制药上继续浪费时间资源,不如按着这个全新的方向,赌一把看看?万一……这条路是通的呢?”

赵生基深吸了一口气,作为一个浸淫生物医药多年的专家,他也被林火旺这份方案内在的、超越时代的逻辑和细节彻底震慑住了。

他认为,肯定是小林天望背后有着某个厉害的研究所,或者这份方案本身就是从国外的某个研究机构泄漏出来的。

但不管这份方案究竟是什么样的来历,对于他和他的团队来说,却都充满着致命的吸引力。

“小林生!您提供的这份方案,在理论上……非常大胆,也非常……精妙!它跳出了我们现在研究的惯性思维!

各位!我理解大家的疑虑!说实话,我一开始听到小林生的构想,也觉得是天方夜谭!

但你们刚才也都听到了,这份合成路径和机理分析,它的逻辑链条是自洽的!它的每一步设想,都是有根有据的,并非天马行空!我们康生现在的处境,就是死水一潭!

小林生愿意投入,愿意相信我们,甚至亲自参与进来,这是破局的唯一机会!与其争论‘该不该做’,不如……我们立刻动手,用实验去验证它!哪怕只有万分之一成功的可能,也值得我们赌上这一把!”

赵生基的表态十分有力,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

而其他的研究员们则是对林火旺这“神启”般的方案依然充满怀疑,觉得实在过于不可思议。

但是刚才林火旺展现出来的那种,近乎妖孽般的“专业性”,也同时让他们内心深处的科学精神被强行唤醒了。

既然连赵博士都认可了小林生的方案,那就做吧!就用事实说话!哪怕结果是再次验证其方案的荒谬性,也好过毫无目标地像现在这样在原地打转。

“赵博士说得对。那就……试试吧。小林生,按您的方案。”

“同意。”

“先做起来看。”

众人被说服了,纷纷表态。

林火旺看到这一幕,嘴角也扬起了笑容来。

很好!就是这样。

康生医药的底子还是不错的!

加上自己已经把饭都喂到嘴边的合成方案,林火旺相信运气只要不是太差,用不了几次,就能成功合成西地那非。

“好!时间宝贵。合成路线的初稿都在这里了,还需要各位根据我们实验室的具体条件进行细化和调整。赵博士,您来总协调。我全程也会参与。有问题随时交流。我们,立刻开始。

争取尽快合成世界上第一片西地那非药片,就让我们康生医药,给全球男性同胞带来一点小小的震撼吧!”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