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节哀(1 / 1)
蓝氏去世了。
这个消息,终于传出去。
朱元璋得到消息的时候,感慨道:“老大姐也走了,我们这些老东西,活不了多长时间啊!”
郭惠妃说道:“陛下,你还是壮年呢!”
朱元璋说道:“你看咱的年纪,头发都白了,哪里壮了?”
郭惠妃笑道:“臣妾可是听说,允熥让徐枢经常给殿下补身体,补着补着,不就壮了?”
想到朱允熥的孝顺,朱元璋甚是安慰。
但他又叹了口气,道:“允熥的外祖母也去了,他的长辈,又少了一人。”
老人总是要走的。
将来即使他们,也不会例外。
听到朱元璋这样叹息,郭惠妃的心情也有些低沉。
“臣妾应不应该,代替陛下出去看看?”
郭惠妃说道:“虽然不合规矩,但她还是中山王的夫人。”
如果是朱元璋出去,更不合规矩。
郭惠妃为代表,倒也可以。
朱元璋寻思着,同意道:“你去看看,如果允熥也在,让他别伤心了。”
郭惠妃说道:“臣妾这就去看看,唉……其实臣妾也老了,不知道还有多久。”
她也叹了口气,便回去换衣服。
朱元璋想到当年,自己妹子和蓝氏的关系,其实也不错,又想到妹子了,不知道她在那边过得好不好。
“蓝氏下去,妹子也有伴了。”朱元璋心想。
——
现在常家的布置,是白色的。
一种让人看了,很无力的白。
朱允熥现在也在常家,听到外祖母去世了,他第一时间换衣服出来,到了常家的时候,他忍不住哭了。
和蓝氏见面的次数,其实不多。
但蓝氏对他很好,一直让常家蓝家,无条件地支持他,还把杨大妞送来。
只要朱允熥开口,常家能给的,蓝氏都可以全部给朱允熥。
杨大妞回来后,跪在蓝氏的棺材前面,哭得以泪洗面,前不久还好好的,怎么会成了现在这样呢?
“惠妃娘娘来了。”
有人在外面说道。
常升赶紧出去迎接。
朱允熥也起来,往郭惠妃看去。
郭惠妃说道:“蓝姐姐,还是你先走一步,当年我们那些姐妹,越来越少了。”
她给蓝氏,上了柱香。
常升他们见了,赶紧回礼。
“殿下!”
郭惠妃说道:“节哀顺变。”
朱允熥说道:“郭奶奶,我知道了。”
郭惠妃又道:“蓝姐姐走了,大家确实很伤心,但我们这个年纪,没病没痛地离开,其实是喜丧,蓝姐姐在天有灵,也不想看到大家为她伤心。”
“常升,你们要振作。”
其实她说话的时候,也在微微抽泣。
常升躬身道:“娘娘,我们都知道了。”
知道归知道,但想到蓝氏走了,还是忍不住哭泣的。
也挺难过。
郭惠妃又道:“我的身份,不能在外面太久,先回去了。”
常升道:“我送送娘娘。”
郭惠妃来得快,回去得也快。
随后其他公侯的家人,也陆续过来吊唁。
中山王的夫人去世了,在他们勋贵眼里,是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情,不能不来。
朱允熥看到常家里面的人越来越多,但他也不理会,只是默默地为蓝氏烧纸,人固有一死,只是没想到亲人的死,会来得如此之快。
他开始担心,自己的皇爷爷了。
回去一定要让老朱,好好地休养,不能再忙碌劳累。
朱允熥的身份重要,同样不能在常家逗留太久,大概在下午也回宫了。
“允熥。”
朱灵珆跑过来问道:“外祖母是不是真的……”
她也哭了。
但没办法出宫,只能等朱允熥回来。
朱灵珆是常氏的亲女儿,朱灵桦和朱灵秀她们不是,但看到二姐哭了,她们也一起哭泣。
朱允熥轻轻点头,真的走了,使得朱灵珆的哭声更为伤心。
“殿下。”
赵姝和徐妙锦一起出来,轻声道:“节哀顺变。”
当初,赵姝和蓝氏也聊了好久,可喜欢那位和蔼的外祖母,谁能想到人生无常。
朱允熥微微点头道:“我明白了。”
蓝氏停灵三天。
时间一到,常升负责带她回去老家下葬。
常遇春配享太庙,陪葬孝陵,但蓝氏没这个资格,不能在钟山,与常遇春合葬,唯有送回去了。
不过,朱元璋给蓝氏,追封诰命夫人。
朱允熥一直送着出城,心里顿时压抑。
常升要亲自送回去,常森还留在金陵。
至于蓝玉,现在还没来得及赶回来,甚至还没收到这个消息,毕竟距离太远了。
“殿下。”
常森说道:“娘,走了,您不要伤心,她离开之前,曾对我们说,常家和蓝家会永远无条件支持殿下,以后殿下有什么需要我们效劳的,给我们一个命令就好了。”
朱允熥说道:“我知道了,你们回去吧。”
他无奈地,叹了口气。
随后各自分开,朱允熥回了宫里,但心情说不上多好。
接下来的几天,他都是有些颓废,以至于早朝都暂停了,大家也知道蓝氏的事情,那些大臣并没有说什么。
如此又过了几天。
礼部尚书张紞带着几份科举的试题进来,道:“殿下。”
朱允熥问道:“怎么了?有事就说,无事退下。”
张紞说道:“科举的试题,我们定下来了。”
朱允熥这才想起来,还有科举这么重要的事情没办好,道:“给我看看。”
柳六接过,送到朱允熥面前。
试题出好了,但朱允熥第一次主持科举,没什么经验,同时心情不好,只是随便看了一会。
张紞心急道:“殿下,你不可以继续消沉,否则我们大明如何是好?”
如今是朱允熥全面监国,如果朱允熥自己倒下了,谁来处理政务?
朱允熥揉了揉太阳穴,道:“张大人说得对,我会调整过来的,你们放心吧。”
张紞还是不怎么放心,但见朱允熥好像没事了,有些事情,他不方便说太多,又道:“殿下先看看试题,如果有什么不合适,再给臣提出,随时可以改过来。”
朱允熥点头道:“好,你下去吧。”
科举快开始了,他现在才头痛这件事。
“大妞。”
朱允熥问道:“外面来的读书人,是不是越来越多了。”
杨大妞也还没能完全走出来,但她知道在殿下身边一定不能什么都没做,点头道:“是的!”
朱允熥想了好一会,道:“去乾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