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种田新想法(1 / 1)

加入書籤

此时。

在另外一旁。

刘英看着面前一眼望不到头的良田,不由满心感慨。

果然,投资优质原始股,带来的收益最高!

这才过了几年,直接有了一千亩良田!

这时,苗文杰带着数十个老农,从一旁走了过来。

“军师,这几位便是这周围村内的百姓!

这些田亩都是寺庙的,都是由他们耕种!”

“小人见过军师!”

“小人见过军师!”

这些老百姓,之前显然已经被嘱咐过。

见到刘英,便是连连行礼。

“诸位莫要客气!”

刘英一脸温和,挨个看了一眼,便问道:“不知诸位一家种多少亩地?”

“这……”

几个领头老者,下意识看向一旁的苗文杰!

苗文杰心中一慌,急忙道:“日后,军师便是诸位的地主老爷,军师问什么,你们必须回话,还不能有任何隐瞒!”

“是,是!”

几个老者连连点头,随即便急忙回道:“回军师老爷,小人家中有成年男丁三人,女丁四人,种四十亩田!”

“回军师,小人家中有成年男丁两人,女丁三人,种二十五亩!”

“回军师,小人家中……”

“嗯!”

刘英微微点头,“你们给寺庙种了这么久田,每年给寺庙上交多少佃租?”

老者脸色一苦,还是赶忙回道:“回军师,小人们上交六成佃租!”

“六成啊!”

刘英想起什么,眉头微皱。

“苗书吏,咱记得,上位麾下田赋多余二十石,当缴五成田赋!”

“正是!”

苗文杰连忙点头。

“这……”

刘英脸色一苦,回旋镖插中了自己!

不过,还是看向面前一众老农,“咱有一千多亩良田,每年产粮必超过二十石。

因此,每年必要上交五成田赋!

如此,尔等每年便上交给咱两成田赋,只能给尔等留下三成田赋!”

“多谢军师!”

“军师仁慈!”

一众老农顿时满脸喜色,满足了。

哪怕是给他们留下三成产粮,每年也能留下十多石粮食,甚至是二十多石粮食。

差不多可以够他们一家人吃饱。

在农闲之时,再去干一些别的活,还能再置办点家具衣物!

听此,一旁的苗文杰急忙道:“军师,上位吩咐过,赏赐的田亩,田赋只需缴纳三成田赋!”

“三成田赋?”

刘英两眼一亮,“上位仁慈啊!”

说着,便又看向一旁的一众老农,“如此,咱便给尔等留下五成!”

“五成?”

听此,苗文杰与管家陶康都不由一惊。

而一众老农,更是瞪大眼睛,直接跪在地上,连连叩头。

“多谢军师!”

“军师仁慈!”

五成啊!

只要不出现灾荒,他们每年收的粮食不仅吃不完,甚至还能剩余数石!

他们的日子,比往日还要好!

“行了,诸位起来吧!”

刘英摆了摆手,继续说道:“咱给诸位留下五成,但也是有条件的!”

这下,一众老农都安静了下来,满眼紧张的看向刘英。

“还请军师吩咐!”

刘英道:“日后,这些田地还是种粮食。但是,咱会派人指导尔等种田!”

“指导俺们……”

一众老农,心中下意识有些不愿。

刘英继续说道:“诸位尽管放心,咱派来的人,都有是学堂农学学子,他们对种田甚有研究。

另,第一次耕种,他们只会先种上一两亩,作为试验田。”

“等收粮之时,效果不错,才会继续扩大范围耕种!”

“军师放心,此种大好事,小人一定支持!”

“对,对,小人也自持……”

听到这些,这些老农顿时满脸喜色,连连同意。

“甚好!”

刘英微微点头,继续顺着田亩往前走去。

走着,走着。

眼睛一亮。

“这里还有水田?”

苗文杰急忙道:“回军师,那些寺庙占的田,都是好田!”

“水田可是好东西!”

刘英一脸喜色,看向身后的一众老农。

“尔等之前,可在这些田中,养过鱼鸭否?”

“回禀军师老爷,之前这些田亩都为寺庙所有,小人等人不敢养鱼养鸭!”

几个老农急忙回道:“另,在应天周围,好像也并无人在水田之中养鱼养鸭!”

“嗯!”

刘英微微点头,看向一旁的苗文杰,“此事,你可有听过?”

苗文杰急忙回道:“回军师,此种奇事,应天周围并没有。

不过,下官却是听过,在太湖周围的宜兴、平江那边有!”

“另,在四川好像也有这般情况,鱼鸭皆不食稻苗,所产生粪便,还可给稻谷施肥!”

竟有此事?

一众老农,还有陶康等人,顿时像是听到什么神异秘闻一般,满脸震惊!

“确实!”

刘英微微点头,便看向一旁的陶康。

“明后日,你便带选上几亩地势较低,距离河道、水渠较近的水田。

多修建几条水渠,设阀门,使水田内水流永不断流!”

“……修建水渠的材料,便是石泥与河沙、石块等物件!”

“明日,咱向上位请示之后,你再去杂造局购买石泥。”

“至于河沙、石块,你去寻人购买!”

“是,军师!”

陶康急忙应道。

“至于工人……”

刘英看了一眼身后的一众老农,“匠人雇佣杂造局匠人,力役先雇佣咱这些佃农,工钱给足。

若他们抽不出人,便再雇佣外面的人手!”

“是,军师!”

陶康急忙说道。

身后的一众老农们,也都是满脸喜色。

“多谢军师,小人们都有时间!”

“对,对,小人们都可以当力役!”

给自家田地修水渠,还能赚工钱,他们这些人除非傻了,才不来干活。

哪怕是腿断了,也要爬来田边,看着这些人干活。

要不然,不放心啊!

“甚好!”

刘英又微微点头,再次吩咐道:“还有,多去问问,哪些鱼鸭好养活,在田中只吃水草、田螺、虾米……

另,这些鱼味道也要好吃……”

“你若是寻不到,可去找城内那些商贾,他们对这些熟悉的很!”

“还有,若养成,交由一众老农看护,每年鱼鸭所赚钱财,一众看护的老农,均分两成钱财!”

“多谢军师!”

“军师放心,小人们一定看好!”

接着。

刘英继续交代了一众细节,听的一众老农心神澎湃。

随后,才带着众人返回。

蓝玉与朱文忠两人,仍是有些不敢置信,“军师,在水田之中真能养鱼鸭?”

“能不能养,到时候便知!”

刘英淡淡一笑,“太湖附近都可养,为何应天附近便不能养?”

“若养不成,最多耗费一点钱财而已。”

“但若成了,每年不仅粮食可丰收,还能多收获满田的鱼鸭!”

“是啊,那得多大的盛况?”

蓝玉与朱文忠两人,也不由跟着两眼放光!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