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郭子兴最后的作用(1 / 1)
“上位英明!”
刘英拱了拱手,便说道:“若接受了小明王的封赏,上位日后不论强大到何种地步,都会受制于他!”
甚至,哪怕是称帝了,也都会有很大的污点!
“雍泰放心,咱脑子还没那么糊涂!”
朱元璋眯着眼睛,有些认真道:“他刘福通若敢派人前来封赏咱,便是看不起咱,咱也没必要对他客气!”
刘英则是轻轻一笑。
“上位,刘福通若要封赏,必会派人前去六合!”
“嗯?”
朱元璋愣了一下,很快便反应过来。
“雍泰,你是说郭大帅?”
“正是!”
刘英微微点头,原本早就死了几个月的郭子兴,这会还在六合养病。
用郭子兴来拒绝刘福通,那便是最好的理由!
“妙!”
朱元璋脸色一喜,“咱一会好好想想,派人给郭大帅送去一封信!”
“上位英明!”
刘英彻底放心了。
让郭子兴比历史上多活这么长时间,再让他给老朱发挥最后一点余热,也是应该的吧!
续命之恩啊!
只要拒绝了小明王的封赏,老朱身上最后一层枷锁就彻底消失了。
至于原本还是朱元璋大敌的张士诚,这会也被老朱与刘福通夹在中间,渡不了长江。
再加上高邮之战,损失惨重,只能与那张明鉴一伙人,顺着淮安,往山东发展。
往北,跟着刘福通合力抗元。
这么久下来,才攻下几座城,兵力不到六万!
但越往北,张士诚能发展的地盘越是狭小,没什么发展空间。
老朱未来,又少了一大敌。
对着,刘英能想到,老朱自然也能想到。
至于老朱西侧徐寿辉,已经令部将倪文俊率领一支大军攻占沔阳,朝着武昌攻去。
徐寿辉的扩张步伐,越来越快了!
老朱心中,不由又有些着急。
回去之后。
老朱和马秀英商议了片刻,又将郭氏喊来。
嗯……最后,老朱到底还是将郭氏收为妾室。
不过,老朱对郭氏的待遇,完全比不上马秀英。
最后。
由马秀英口述,郭氏执笔。
一封问候,思念,又有些劝告的信件,便送去了六合。
至于郭子兴能不能想通,郭天佑这些人能不能认命,听朱元璋的话,老朱也不知道。
刘福通敢不敢封赏他朱元璋,老朱也不确定。
而依照老朱现在的实力,老朱也完全可以不用理会刘福通。
只不过,若郭子兴代替老朱拒绝,能少给老朱增添一些恶名。
毕竟,小明王韩林儿代表的是大宋正统。
而老朱现在,也还高举重开大宋之天的旗号。
韩林儿小明王称帝之事,也只给老朱大军之中带来两三天的影响。
十数万大军只是议论了几句,又开始重新投入紧张痛苦的读书识字之中。
刘英,则是开始忙于杂造局与冶铁所,得闲之时,再跑跑农田。
对于商税,刘英也盯的十分紧。
老朱打仗,其实也就是打银子与粮草。
只要银子与粮草充足,哪怕是刘福通与张士诚南征,朱元璋也丝毫不惧。
这日,刘英感觉石泥积攒的差不多,便再次来到杂造局。
刘敬回禀道:“军师,石泥已经攒下三间大仓库,共计六百石!”
“六百石?”
刘英满意的点着头,“甚好,终于够用了!”
“给咱用石泥建造两处大作坊!”
“用石泥建造大作坊?”
刘敬两眼顿时一瞪,“上位,此事是否有些浪费了?”
“不浪费!”
刘英直接摇头。
刘敬再小心翼翼的说道:“可是,上位好像说过,用石泥修缮城墙!”
甚至,石泥最初被烧制出来,就是为了修缮城墙的!
但一直到现在,石泥都一直被刘英到处挪用!
就是没有修缮过一次城墙!
现在,好不容易积攒下这么多,又要挪去他用,刘敬想想,都觉得有些不妥!
“城墙不急!”
刘英看了刘敬一眼,“此事乃是咱所下令,你无需担忧!”
“另,咱要你建造作坊,是用来制造火药与提炼白盐!
此事,你觉得这些与修缮城墙相比,孰轻孰重?”
上位重要!
刘敬心中小声的嘀咕了一句,还是急忙拱手行礼。
“下官遵命!”
“嗯!”
刘英微微点头,“上位派兵打仗,武器钱粮最为重要。
你看看,现在制造火药与白盐的作坊,有多破烂?”
在马秀英等人来到应天不久,刘英就建议朱元璋,将滁州的白盐作坊与弹药作坊,给搬来了应天。
只是,这两处作坊占用的都是一些木质房子,刘英总觉得有些不安全。
“军师所言极是!”
刘敬再次点头。
反正。
这位军师在匠造与商贾这一块,大帅是任由军师折腾!
“工匠人手可够?”
刘英问道。
“这……”
刘敬忍不住又愣了一下,军师这般着急?
刘英解释道:“我担忧,再过一段日子,会整日阴雨!”
刘敬明白了,随即急忙解释道:“军师放心,只需等百姓们春耕完成之后,下官便可出钱雇佣百姓!”
“只要咱杂造局出钱,一日便可招募上万力役!”
“甚好!”
刘英两眼一亮,便说道:“既然如此,石泥工坊也可扩建。
石泥的煅烧生产,也要再加快速度。”
“军师,现在每日可煅烧二十多石的石泥,速度并不慢!”
刘敬又想解释。
“慢!”
刘英直接打断他的话。
“啊?”
刘敬一惊,满脸惊疑。
一天两千多斤石泥,这还慢?
“刘敬,咱大帅空有水师,还未有造船厂!”
“造船厂?”
“正是!”
“另外,整个应天城的城墙,还未修缮!”
“城墙……”
“还有,杂造局、冶铁所、白盐坊、火药工坊,也都需要修建!
还需有配套的道路!”
“这……”
刘敬刚刚满足的心思,顿时消散的一干二净。
真不够。
“还有,若要发展商业,这么几个工坊,完全不足!
咱心中,还有五六个工坊,需要建造!”
“五六个?”
刘敬眼睛直接瞪大。
“才五六个而已!”
刘英瞥了刘敬一眼,继续说道:“还有,你不觉等到秋天,或者明年,那些武将官员,也都会用石泥给他们田地修筑水渠?”
刘敬微微点头,心中已经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