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此女必为刘英正妻!(1 / 1)

加入書籤

刘英十分顺利的见到了他那位未来的妻子!

陶青鸾!

这位陶家嫡女,眼眸清澈,气质端庄,一看便是大家闺秀!

至于外貌,虽然没到闭月羞花,沉鱼落雁的地步,但也是一等一的好。

肤如凝脂,细腻光滑,刘英感觉肌肤都能透出亮光。

一眼看去,刘英便认定了!

随意聊了几句,刘英心中更是满意。

家教良好,性子温和,知书达理,还只有十六岁!

这么好的姑娘,他上辈子真是积了大福!

老朱这个潜力股,总算是给他了一点回报。

要是这会还窝在孤庄村,去哪找这样的正妻?

回到正堂,秦从龙与陈遇等人,正拽着陶安聊的正火热。

但刘英,总能感觉,这些人都在盯着他!

“如何?”

朱元璋凑到刘英身前,一脸好奇的问道。

刘英道:“上位,此女必为刘英正妻!”

朱元璋一愣,随即便开怀大笑,“哈哈哈……”

“善,大善!”

秦从龙与陶安等人听此,顿时都松了一口气!

聊天的声音,更大。

不过。

很快。

陈遇便将刘英给拉了进来。

“军师与大帅,还有范先生所建的滁州学堂,已教出上百名栋梁之才!

若重建应天学堂,不知军师可有好的良策?”

这话一出,陶安便目光灼灼的看向刘英。

重视学堂!

这一点,陶安就十分满意刘英!

刘英淡声道:“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

陶安与秦从龙等人皆是一愣。

“学堂学子若想为官为吏,除了需精读典籍外,还需知晓官场规矩路数,或需精通刑名律法,或知晓如何种田、水利、匠造……”

陶安眉头一皱,下意识疑惑道:“这岂不与先贤教育相悖?”

“并非如此!”

刘英仍是那一套理论,“此前,圣贤教育读书人,只是让其懂道理!”

“而今,也是让他们精读典籍,懂道理!另外,只不过是让他们多知晓一些做事内情!”

“上位麾下学堂书院学子,若想为官,大多需从书吏当起!”

“而书吏,是基层官吏,干活最多之人!若他们只知晓圣贤所写道理,却不知如何行事!”

“如此,便容易做错事!”

“而为官为吏,哪怕是做错一点小事,对于百姓来说,也是天大的事!

民政大事……”

随着刘英的叙说,陶安也不得不下意识点头。

确实。

世道变了。

谁能想到,学堂书院出来的学子,居然也要从小吏做起。

而若是做不好,轻则惩戒,重则砍头。

他丝毫不怀疑,这位朱大帅的魄力。

也不怀疑,那些学堂书院出来的学子,若不知农桑、水利、刑名律法,下去地方,能捅出多大的娄子来!

如此这般,也算是为那些学堂书院学子好。

乱世用重典!

或许,这才是朱家军一路大胜的关键所在吧!

回去家中,陶安便与夫人一共询问陶青鸾的意见!

对于刘英,陶青鸾也是十分喜欢!

听此,陶安心中最后一丝担忧,彻底放下。

同样。

另一侧,刘英回到府上。

玉兰则是满脸好奇,对着刘英问个不停。

“少爷,您见到那位陶家姑娘没有?”

“样貌如何?性子如何?少爷您满意否?”

“少爷,我听马夫人打探的,那位陶家姑娘……”

见此。

刘英心中也不由有些无语,这傻姑娘这般激动,好像是她娶妻!

“玉兰放心,我很满意!”

“恭喜少爷!”

玉兰顿时松了一口气,一脸欣喜的划算着。

“少爷,这下老爷与夫人在天之灵,便可放心了!”

“少爷,这种大事,玉兰不能自己去告知老爷与夫人,还需少爷自己去告知……”

“明日一大早,我便去告知爹和娘!”

对于这事,刘英也没什么抵触的。

翌日一大早。

刘英便去祠堂,在牌位前,将这件事告诉了他这具身体的爹娘,还有刘家一众祖宗。

随后。

便带着一队护卫,前去冶铁所!

这一段时间。

冶铁所的变化,也是十分大。

最明显的便是,冶铁炉增多了十座,都是一丈高的大炉!

另。

一众工匠也都不是以往那般干瘦,身上也都有了肉!

随着刘英下车,黄启已经一脸喜色的迎了上来。

“小人参见军师!”

刘英上下打量了一番,便轻笑着问道:“看你这般神态,可是炼钢有了进展?”

“军师英明!”

黄启笑呵呵的回了一声,便又急忙恭喜道:“恭喜军师即将大婚!”

“尔等竟然也知晓了!”

刘英愣了一下,要知道冶铁所虽然也在城内,但位于应天城西北,最是偏僻。

什么时候,消息传播的这么快了?

黄启笑道:“军师之喜,乃是整个朱家军之喜,大家伙都在期待呢!”

“原来如此!”

刘英明白了,定是驻守冶铁所的那些兵士嚼的舌根子。

不过,对于这事,他并没过多理会。

而是径直朝着里面走去,“走,随咱看看尔等冶炼出的精钢!”

“是!”

黄启连忙应了一声,带着刘英往里面走去。

很快。

便来到一座冶铁炉旁边。

“军师,此炉马上便可开炉!”

“参见军师!”

“参见军师!”

站在冶铁炉旁的几个匠人,看到刘英,也皆是连连行礼。

刘英颔首回应,便继续问道:“此炉可出多少斤钢?”

黄启一脸自得,“回军师,此炉可出钢一百五十斤!”

“一百五十斤?”

刘英顿时大喜,“又增加了?”

“正是!”

黄启恭维道,“有军师这一段时间的教导,小人等人增加产量,乃正常之事!”

“甚好!”

刘英微微点头,满脸喜色。

“咱定会在上位面前,为诸位请功!”

“多谢军师!”

黄启与一众匠人,也都满脸大喜。

片刻后,一个匠人对着黄启禀道:“大使,可开炉了!”

“开炉!”

黄启急忙喊道。

“喏!”

一旁,一众匠人齐声应了一声。

随即,便推来巨大的坩埚。

打开出钢口,一股橙红色的钢水,直接流出,堆积在坩埚内。

再由坩埚分成一块块长条状!

刘英认真的看着,一直到炉内钢水流干净!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