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元廷贵胄震惊的运输队伍(1 / 1)
当日。
朱元璋便派快马,前去扬州!
不过,在李善长没有到来之前,李梦庚还得辛苦顶班!
至于刘英,也同样轻松不了!
征调民夫,统计粮草辎重,分配武器弹药,分派随军医者,分配匠人……
一桩桩事,都要细化,要安排官吏,一一落实到位!
得闲之时,李梦庚忍不住发出感慨。
“幸好军中,一大半兵将都识一些字,还会简单术算!若不然,我等再忙四五天,也忙不完!”
“军师此举,功莫大焉啊!”
刘英淡淡一笑,“李知府只要不怪,咱建议上位严禁诸位收重礼,还让武将抢夺儒生官位便可!”
“军师多虑了!”
李梦庚愣了下,顿时哈哈大笑。
“我等与军师从滁州一路走来,岂不知军师何种为人?”
“另,此乃天下大乱之时,攻下的城池,还需一些武将来镇守治理啊!”
“军师放心,别的官员不说,但自滁州起,便跟着上位的官员,都是有抱负的!
绝不是为了那区区钱财与权势,才跟随的上位!”
“如此,咱便放心了……”
而在扬州!
半夜,李善长便被喊醒,还以为出了大事,慌里慌张的交代了一番,一路马不停蹄,在下午赶到应天!
结果。
居然是让他为应天知府,负责征调民夫,调派大军所需一应粮草辎重!
听完这事。
李善长脑袋便是一懵。
让他这么着急赶回来,就是为了这事?
上位怎能……
李善长乖乖告退,来到刘英与李梦庚所在的公房!
见到两人后,李善长才回过神,忍不住一脸苦笑。
“下官已去了扬州,还是没逃过军师的差遣啊!”
“李先生此言差矣!”
顶级牛马来了,刘英不由心情大好!
“术业有专攻,李先生擅长此事,便当请李先生前来,发挥李先生之才!”
“若是由别人来做,还会耽搁上位大业!”
“军师所言极是!”
一旁,李梦庚也笑眯眯道:“李兄一到,我与军师便可松了一口气!”
李善长一怔,苦笑道:“梦庚你可能不知,初入上位麾下之时,账簿名录,征调民夫,调派粮草辎重之事,都是军师指点我的啊!”
“什么?”
李梦庚后知觉,看着笑眯眯的刘英,不由目瞪口呆!
“李先生说笑了,当初咱与先生之间,只是互相探讨商议而已!”
说着,刘英直接起身,请李善长坐下。
而李善长,也很是顺其自然的坐下,等下意识拿起面前账簿名录看了起来后,才反应过来。
“军师,你……”
“时间紧迫,便辛劳李先生了!咱在一旁,处理别的事!”
“唉!”
李善长无奈叹息一声,便开始干了起来。
一旁,刘英也没闲着。
哪怕是当了近半年的知府,对调派粮草辎重的业务,李善长也并未生疏!
甚至,还更是擅长!
有了李善长的加入,不到两日功夫。
所有民夫与粮草辎重调派一事,都准备齐全!
李梦庚一身轻松的前去扬州赴任!
朱元璋与刘英两路大军,直接开拔!
浩浩荡荡,看不到首尾!
朱元璋再一次向天下,露出他的兵锋!
刘英带着阿鲁灰、龚伯遂两人,则是乘坐战船!
至于月阔察儿、朵儿只两人,则随朱元璋去攻宁国路!
刚一上楼船,水师都指挥使康茂才直接瞪大眼睛,惊诧至极!
“阿鲁灰?”
“康元帅,你……”
双方,都很是惊诧。
随后,便又是一脸讪笑。
一旁,刘英淡淡一笑。
“康元帅现为都指挥使,统领上位麾下一大水师!”
“阿鲁灰与龚先生等人,则愿给上位效力!”
“原来如此!”
阿鲁灰与康茂才两人,都不那么尴尬了!
路上。
两人还能闲聊起来。
不过。
康茂才关心的是,阿鲁灰与龚伯遂对朱元璋的态度。
而阿鲁灰与龚伯遂,则关心的是朱元璋麾下兵士的素质,或者是识字算术能力,忠心与否?
然后。
几人便都得到了双方想要的答案。
水师浩浩荡荡,顺利而下,很快便到达江阴!
上岸。
可以看到,沿途道路,已成为一条长龙!
数不清的百姓,挑着粮食,或赶着牛车,运粮食!
甚至,其中还有些妇人!
“这?”
见状,不说康茂才,就连阿鲁灰与龚伯遂两人,都皱起眉头!
居然征调妇人为民夫?
这比元廷还丧心病狂!
难不成,他们在船上聊的内容,都是那位军师与朱元璋想要让他们看到的?
但很快,他们再次惊呆了!
不仅有妇人,还有半大的孩子!
这些半大的孩子,虽然肩挑不动,也背不动,但能赶车!
这些人,明显都是一个村一个村的为一伙!
另外,还有一伙人,好像更是专业!
全是商贾的运送货物的马车与船只!
这些商贾运完货物,再被一些武将官吏清点完,拿上一张手写的收据,便快速离去。
他们看了一圈,又惊奇的发现,这些运送粮草辎重的队伍,看起来十分混乱,但又都是那般井井有条!
互不干扰!
每一队,都有一个领头的,一直和那些官吏对接!
“咦?”
突然,龚伯遂脸上闪过一丝惊愕。
阿鲁灰好奇道:“龚伯遂先生,可是发现了什么?”
龚伯遂指着一群放下货物,便远去的百姓,神色莫名。
“他们好像是当地的百姓!”
“什么?”
阿鲁灰与康茂才顿时大惊,还有些不敢置信!
“这怎么可能?”
一直跟在阿鲁灰与康茂才两人身后,当做护卫的朱文忠,听到这话,再也忍不住,满脸不屑。
“尔等这般惊诧作甚,他们就是当地的百姓!”
龚伯遂急忙问道:“朱将军,可这些当地的百姓,又是从何处运来的这些粮草辎重?”
“县界啊!”
“县界?”
朱文忠一脸淡定道:“应天运镇江,镇江运常州,常州运江阴,各地百姓负责他们本地的运输,难不成你们在元朝之时,不是这般?”
自然不是!
阿鲁灰与龚伯遂对视一眼,都看到对方眼中的惊诧。
朱文忠则是自顾道:“哦,咱想起来了,你们运粮时,也都是在各地征收军粮,然后再统一安排当地百姓,将当地的粮食,直接运去大军驻扎之地!”
“但你们向来不顾百姓死活,不管走多远路程,那些百姓都不能停歇,更不能接力轮换!
让那些百姓们一路风餐露宿,还要自备干粮,运个几百里,或者上千里……”
“这样,百姓们一路人困马乏,消耗的也大,要带的干粮也多!”
“嗯……需要动用的青壮与百姓,也多,对那些需要走几百里上的民夫来说,就是一场浩劫!”
“军师安排的这种,大军粮食暂且足够,不用征收百姓粮食。
各地百姓们,直接从粮仓搬运。
且,只需搬运出他们县界,交由下一县的百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