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无锡之富(1 / 1)
刘英站在一旁,由邓愈自己处理一众事宜!
邓愈按照他印象中,朱元璋与刘英审判的流程,让台下百姓说出巴儿思与张康等人的罪行。
引导百姓说出所受委屈,引起共鸣与怒火,再由一众百姓亲自报仇!
达鲁花赤巴儿思,义军元帅张康,知州卢坤,罪孽深重,不可饶恕!
反倒是义军元帅杨勇武,没做过什么坏事,可以当一小官!
如此下来!
无锡城的一些百姓,也开始相信朱家军!
再烧掉借据、押据、卖身契等盘剥百姓的契书,一众百姓便都开始欢喜。
至于剩下的揭发一些官员武将,大户豪商的罪行,这些百姓便都主动多了。
往日,在无锡城内作恶多端的一群人,不到半日,便全部落网。
判罪。
邓愈宣读以役代刑的详细制度!
对于一些犯罪的大户与豪商,则是全家迁往应天,或和州、滁州、泗州等地去服役!
其余小门小户,则是在无锡州服役!
对此,不论是百姓,还是囚犯,都十分欢喜。
接着,便分田!
这下。
这对于无锡州一众百姓来说,是最期待的事!
对于这些,刘英也没打算过多去理会。
而是看着一众兵将官吏递交上来的账簿,越看脸色越欢喜。
无锡还真富!
仅仅只是从那些贪官污吏、罪大恶极的大户豪商家中,搜刮出的金银铜钱与器具,便有着二百多箱!
还有算那些粮食、白盐、房契、田契、铺肆、布帛……
“终于,又一波见富啊!”
忍不住感慨了一句,刘英已经觉得,他们只需将宁国路与广德路、平江路、松江路、嘉兴路、湖州路,还有杭州路这些地方攻下来。
根本无需再去挖什么金矿银矿,老朱想要铸造的铜钱、银钱与金钱,完全够了!
“军师!”
这时,邓愈带着汪广洋、龚伯遂几人,神色有些凝重的走了过来。
刘英眉头微皱,“出了何事?”
邓愈拱手行礼,“回禀军师,是分田一事!”
刘英道:“哦?将田薄与户籍给咱看看!”
“是!”
邓愈将田薄与户籍交给刘英后,不等刘英发问,便自个讲述了起来。
“军师,无锡之田,是宋元祐时,以堰芙蓉湖为田!故,无锡之田,尤为肥沃!”
“每亩良田,均可产粮二石五斗,或三石以上!”
“而我军分田之策,是因淮西之田亩产不过二石所制!若在此地,仍以此策分田,恐不妥!”
说着,邓愈看了一眼刘英,发现刘英仍皱着眉头,继续看着手中田薄与户册,便继续道。
“另,军师,无锡有百姓五万四千多户,三十万余人口口!
而田,则为一万五千八百六十顷三十八亩有奇!”
“若每人三亩口粮田,便是需分走九千顷良田!如此,只剩下六千顷良田!而这些良田,其中还有官田!”
“军师,若这般分田,咱大军根本收不上多少粮税!”
“收不上多少粮税?”
刘英抬头看了一眼邓愈,忍不住自个算了起来。
“无锡良田,按亩产两石五斗!六千顷赋田,每亩三成田赋,便是四十五万石?”
“四十五万石?”
邓愈顿时一愣!
而阿鲁灰与龚伯遂等人,则是直接瞪大眼睛。
要知道,往年每年税粮,也不过二十多万石头!
“这比元廷还要翻了一番啊!”
想着,邓愈急忙拱手行礼,“军师恕罪,是愈孟浪了!”
“无妨,既由你负责治理无锡,你多思是你之职责,不可怪你!”
刘英微微笑了笑,“元廷所收田税过低,乃是元廷将收税之事,下包于大户豪商!
这些大户豪商们,层层盘剥,多收田税,却只上交一小部分,中间大额,用来贿赂元廷高官贵族,或中饱私囊!”
“另,元廷收税,可不仅仅是田税商税,他们还有天下河泊、桥梁、渡口之税、酒税、盐税、布税……等等,无所不用其极!”
“但能收入元廷国库者,十不存一,元廷之悲啊!”
邓愈满脸愤恨道:“军师,那是元帝无能,元朝贵族贪污腐败!”
“正是此理!”
刘英微微点头。
阿鲁灰眼皮微抽,却无法反驳!
邓愈继续道:“军师,若如此,那仍按照三亩永业田来分?”
“不!”
刘英摇头。
邓愈有些惊疑:“军师之意?”
刘英道:“吴地亩产丰厚,工坊也多,若按三亩来分,咱恐有人分了田亩,只种永业田,而不种赋田!”
邓愈一惊,急忙问道:“不知军师有何良策?”
刘英想了想,便道:“一,按每人两亩永业田来分,其余田亩为赋田;
二,仍是三亩永业田,剩余田亩为赋田,但收粮税之时,要从其亩产最高良田收取,或从其所获粮食总数之中,平均收取粮税;”
“此两策,可召集无锡州各村各乡长者前来商议!”
邓愈忍不住小声道:“军师,若是如此,那些人必然支持第二种分田之法!”
“不论如何,还是商议一下好!”
刘英轻笑着道:“商议了,便代表他们同意。若之后,他们有人敢在粮税上偷奸耍滑,弄虚作假,咱朱家军才可名正言顺的严惩!”
“是,军师!”
邓愈精神一振,连忙应道。
随即,想起什么,又再次说道:“军师,自唐始,吴地茶道盛行,无锡很多百姓,都将桑麻田种了茶树!
若是如此,免桑麻田赋税一事,便有些不妥!”
“此事好办!”
刘英更是轻笑一声,道:“伯颜,咱当初建议上位免桑麻田赋税,是因淮西之地,常年饱受黄河水患之苦。
需鼓励百姓们,多种植树木,改善水土流水,减少水患!”
“但来了无锡,甚至整个吴地,百姓们喜欢种茶树,那便让他们种茶树。
至于桑麻田之赋税,则可循例收取!”
“是,军师,末将明白了!”
这下,邓愈心中便有了底!
等邓愈走后,刘英便将在无锡的分田、桑麻田之事,都写了下来。
并且,还将缴获的所有金银器物数额,都写在信上,派人给朱元璋送了过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