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攻下平江路 松江路(1 / 1)
“阿鲁灰与龚伯遂……”
高履与李帖木儿、六十几人,顿时瞪大眼睛!
阿鲁灰这位平章政事,居然已经开始帮助红贼处理政事了?
这……
不管他们如何惊诧,还是跟着阿鲁灰与龚伯遂出去,交接户簿,田册!
一众主官积极配合,下面的一众官吏,自然也是十分积极!
一个亲卫从外面,快速走了进来!
“启禀军师,邓指挥使率五千大军前来!”
“让其进来!”
刘英将头从一众田册账簿中抬起,“再将徐达指挥、花指挥他们召来!”
“喏!”
亲卫快步下去。
片刻后。
徐达、花云与邓愈三大都指挥使,便到齐!
“军师,可是要出兵?”
花云直接兴冲冲的问道。
徐达与邓愈两人,也是满脸期待!
“正是!”
刘英微微点头,缓声道:“咱担忧,再不出兵,平江路各县的大户,都会带着家产逃走!”
虽然他让廖永安与康茂才两人,率水师巡视长江出海口,防止那些大户豪商们北逃!
但,那些大户与豪商们要是往南逃,他还真无能为力!
“军师放心,俺亲自带兵,挨个攻下所有城池,绝不会让任何一个大户逃走!”
“军师,末将带兵……”
花云与徐达等人,也顿时着急了起来。
从无锡与常熟州缴获的钱粮,就可以知道,平江路那些大户豪商们,能有多富!
尤其是那些丧了良心,罪大恶极的大户豪商们!
逃走一家,他们都能心疼好久。
“咱也正有此意!”
刘英微微点头,“咱一会,让高履与六十他们,各自写上几封信件,盖上大印!
尔等携带各自携带信件,前去收复昆山州、嘉定州与吴江州三地!”
“此三地并无多少守军,也并不会有多少守城之心!”
“有高履与六十他们所写置信,这三州官员应会投降!”
徐达一脸自信,“军师放心,这三城并无多少守军,俺只需五千大军,便可将其攻下!”
“每人率一万人马!”
刘英直接道:“此去,尔等要小心行事。我朱家军对于那些作恶多端的大户与官吏,一向当众审判,由百姓杀之!”
“这三城,不免会有这般大户与官吏,咱担忧他们不会轻易投降!”
“尤其是一些降将,他们大多大户出身……”
闻言,徐达与邓愈、花云神色一禀,一脸正色的应道!
“多谢军师提醒!”
接着,便再定下三人要攻打的城!
徐达攻打最近的吴江州,刘英示意,徐达攻吴江州后,便一直往南,攻入松江府!
徐达与邓愈两人,则是前去攻打昆山州、嘉定州!
攻下这两州后,两人可合兵,往南,攻入松江路!
随即,三人便出去召集麾下大军,准备粮草军械!
另外,刘英则是派人将高履、李帖木儿与六十等人,都召来!
让这些人都写下劝降书!
再派出心腹,去送给与他们熟悉亲近的官吏!
当然,是他们任何算是还算正直良善的官员!
翌日!
徐达与花云、邓愈等人,便各自率兵出发!
常遇春带人留守,保护刘英的安全。
刘英又命蓝玉带人,去张贴招贤令!
一日后。
吴江州向徐达投降!
两日后。
昆山州、嘉定州分别向花云与邓愈投降!
刘英将汪广洋、阿鲁灰、龚伯遂,还有从常熟带来的张著、郑东、陈敬德等儒士,都分派去吴江州与昆山州、嘉定州!
于是。
刘英又开始忙碌了起来。
好在,不到两日,有贤才杨基、高启、张羽、徐贲等十多人来投!
对于朱家军要搞均田一事!
杨基与高启这些儒士,从朱家军攻下应天开始,他们就一直在打听!
刚开始,还想着要阻止。
甚至,一些人联合在一块,愤怒的要组建义军。
但,随着朱家军均田政策的宣扬,还有那些百姓们的支持!
杨基与高启这些人,慢慢的也不敢过多反对!
他们能安稳隐居,能高高在上,是因为下面那些佃户的支持!
若那些百姓不给他们种田,不给他们卖命,他们也就是一普通读书人!
朱家军的打出的‘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法陈纲,均分田亩,救济斯民’名号,也对他们胃口!
于是。
刘英手下,又多了十多个可用之才!
整个平江路,正在缓缓恢复吏治!
五日后。
徐达率兵攻下华亭县!
邓愈与花云两人,率兵攻下上海县!
廖永安与康茂才也派人传回消息,他们攻下崇明州!
并且,在海上,拦截到十多队船队!
其中,都是平江路与松江府一些大户官员的船队,船上全是一些金银珠宝!
刘英命他们,直接将这些船队押回应天府!
如此。
平江路与松江路,便全部落入刘英手中!
徐达与花云等人,派人传来消息,可要攻入嘉兴路!
刘英急忙传信,要三人都缓一缓!
虽然平江路与松江路的官吏与大户,都投降了朱家军!
但,整个平江路六县加起来,四十六万多户,二百多万人口!
就连松江路两县,加起来也是十六万多户,九十多万人口!
如此,他们六万大军,管着三百万人!
这三百万人之中,还指不定藏着什么妖魔鬼怪呢!
正好,马上便到了夏收之时!
先收了粮食,将这两路彻底转化为朱家军治下之地!
稳扎稳打,稳步前进!
对此。
徐达与花云等人,也都表示接受!
平江路与松江路之地,到处都是朱家军巡查,剿匪!
刘英也与朱元璋通信,平江路改为平江府,松江路改为松江府!
这时。
一个名叫道衍小和尚,出现在平江府知府衙门外!
“道衍?”
坐在上方,突然听到这个名字,刘英不由有些恍惚!
杨基与高启两人,还以为刘英不喜道衍,急忙解释着。
“军师明鉴,道衍虽为妙智庵的和尚,但他从未做过任何欺压盘剥百姓之事!”
“道衍法师与军师一般,都怀有济世之心!
他本为医者世家,衣食无忧,但蒙古人打压我等汉人……道衍法师学识博通精深,通儒、道、佛诸家之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