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吴王,年号定元(1 / 1)
翌日。
方国珍再次兴冲冲的带着张本仁与方礼等人,在应天城内四处察看。
可以说是,一路土包子进城!
哪里都好奇,甚至就连公厕内,也不放过!
而越是察看,方国珍与张本仁等人,心中的震撼与触动,越是强烈。
他们没见过盛唐之时长安,宋时的汴梁,但恐也不过这般之景!
对于方国珍等人的行为举动,也有人时时刻刻禀报朱元璋。
“雍泰,你觉得方国珍此举,是想做何事?”
刘英轻笑道:“上位,下官觉得方国珍等人,并无恶意!”
朱元璋微微点头,“是啊,如此光明正大的察看码头、工坊、铺肆、田地,甚至就连公厕,他都进去看了好几座。
若不是知道他的底细,咱都还要以为,他是应天的巡察御史!”
“哈哈哈……”
刘英忍不住一阵轻笑,方国珍这些举动,还真有这样的倾向!
“上位,下官觉得,方国珍有治民之心!”
朱元璋一怔,“他想学应天,去治他麾下之民?”
“应是如此!”
刘英微微点头。
朱元璋脸上露出笑容,“若是如此,咱必会给他一下支持!”
“上位,这只是下官猜测,还需再观察这位越国公一阵子!”
“自是如此!”
谈论了几句,朱元璋便让下面的人不要理会方国珍。
除了那些需要保密的工坊,或是军营之外,方国珍想去哪看,就去哪看。
朱元璋则是拉着刘英,开始商谈起,各种典礼之事。
方国珍的国公官服,已经做了出来。
他也已经请秦从龙、陈遇、范常等人,都推算过。
两日后,是他祭告天地,祭祀先人,昭告天下,登基即位的吉日!
何时祭告,需要准备的各种牲畜、祭品,祭文……种种,朱元璋都要认真查看一遍。
一切准备就绪。
朱元璋这才带着方国珍、刘英、李善长、花云、毛骐这些麾下重臣,还有各方使者,在钟山临时搭建的圜丘,祭告天地。
接着,祭祀先人!
然后,在他的大帅府,举行大典,称吴王,年号定元!
这一切,看起来都有些草率。
但,随着朱元璋穿着蟒袍,九旒冕,在临时的吴王府上,册封方国珍为越国公!
方国珍一身大紫国公服,昂首挺胸的接受老朱的册封。
这一幕,直接让一众不知情的官员武将,惊的眼珠子都快瞪了出来。
这怎么可能?
方国珍这可是比朱元璋的起义前辈,在元廷内更是反复横跳,一个标准的阴持两端之人。
麾下还有一千多艘战船,三万兵马。
现在,居然这样归附了自家吴王(朱元璋)?
而且,看方国珍神色,趾高气扬,好像还是真心归附!
这怎么可能?
刘六与张士信等人,一个个看得目瞪口呆,满脸不敢置信。
身为义军前辈,一方诸侯,方国珍这厮怎么就这么没有骨气,悄无声息的归附了朱元璋?
一仗都没打?
上方,朱元璋看向张士信,“咱听闻确卿兄去了山东,但被一个名叫张明鉴的人,带着一众人马折腾的不轻,军中粮食也短缺。
现在,咱已为吴王,粮草充足,愿请确卿兄随咱共同驱逐胡虏,携手共创大业,不知你们可愿?”
张士信脸色直接僵住。
他不信,朱元璋不知道他们大老远,还带着那么多钱财,是为了什么!
但现在,朱元璋居然当众说这话,他岂能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要么,他与他兄长张士诚等人,率大军像是方国珍那样,归降朱元璋。
要么,他与兄长等人,还是与小明王、刘福通等人,为盟友,共同北伐。
但,这样一来,朱元璋就有了理由,不给他们卖粮。
只是,他兄长张士诚好歹也是诚王,怎能归附朱元璋?
至于斥骂,张士信一点胆子都没有。
哪怕是当初,在高邮城下,面对着朱元璋的十万大军,张士信也丝毫不惧。
现在,张士信能感觉到自己的害怕。
朱元璋的势力,发展的太快了。
一年前,朱元璋才多大一点地盘?养着十万大军,都是要勒着裤腰带。
现今,朱元璋足足有着三十多万大军,地盘之广,之富,再招募二十万大军,都可以养着起。
哪怕是刘太保和他兄长联手,一同南攻,也奈何不了朱元璋!
而现在,朱元璋治理的应天,更是有着盛世之景!
若是他们能归附朱元璋,他们不仅可以摆脱张明鉴那厮的祸害,还能得到充足粮食,甚至也能得到那些火药炸弹……
自己这是想什么呢?
张士信突然回过神,被自己的想法给吓了一跳。
自家兄长好歹也是诚王,麾下也有着三万多兵将,怎能这般没有出息!
但,若是降了朱元璋……
张士信脑海中,不住的往出冒着念头。
深深吸了口气,张士信便朝着朱元璋重重拱手行礼,“多谢吴王厚爱,此种大事,还请吴王允我回去禀报兄长!”
“可!”
朱元璋微微点头,便看向一旁的刘六,还有那名徐寿辉派来的官员。
“两位,咱虽称吴王,但仍以驱逐胡虏为大业!咱仍愿与天完、小明王两位皇帝通力合作,共灭蒙元!”
“吴王英明!”
刘六与那名徐寿辉派来的文官顿时松了一口气。
朱元璋这位后起的吴王,太霸道,也太强势,他们根本不敢随意插话。
只是,他们此次前来,还负有买粮的任务。
想着,两人对视一眼,便准备试探一下。
上方,朱元璋已经吩咐道:“来人,上宴,大庆!”
“喏!”
立即有人去传令。
很快。
整个吴王府,便是摆满桌椅。
所有人,都被招呼着坐下。
方国珍与张士信、刘六等人,则是坐在一张桌上。
看着仍在愣神的张士信,方国珍嗤笑一声,便一脸傲然的开始说着。
“张士信,咱劝你莫要多想,回去就拼命劝城王,降了吴王吧!
咱可是听说,你们合伙的那张明鉴,可是一群畜生,不仅经常宰杀百姓的耕牛吃食,甚至饿极了,连人都吃。
你们和他们共事,能有什么好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