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不知所谓(1 / 1)

加入書籤

出了钱庄。

外面的一众商贾大户,仍在下人的服侍下,安安静静的等着钱庄兵卒叫他们的号。

朱元璋环顾一圈,便一脸激动的往外走去。

只是,在经过一家酒楼之时。

突然听到一阵喧哗羡慕声。

“尔等是没看到,吴王殿下赏赐百官的海龙鱼,足有两丈多长,宛若海中蛟龙,十张桌子都不下,还给切开几段,每张桌上一截……

尽管如此,那一截海龙鱼,也把桌上摆得满满的……”

“那海龙鱼的肉啊,俺方国珍这一辈子,都没吃过这么好吃的肉……”

“真的那么好吃?”

“你这厮就问的废话,若不好吃,海龙鱼一条怎么能卖到好几贯?”

“越国公,不知小人可否再瞧瞧那一套纪念序号钱币?”

“自是可以!”

“多谢越国公!”

“都不准上手,就隔着透明琉璃瞧!”

“是,是……”

“这盒子真漂亮!”

“盒内这几枚钱币,也是这般贵气逼人?”

“行了,行了,你们看好了,可有人的序号排在咱前面,能帮咱去兑换一些钱币?”

“还请越国公恕罪,一人只能兑换一套钱币,我等也想兑换啊!”

“可惜啊……”

听了几句,朱元璋便抬腿离去。

至于刘英,朱元璋即位大典这几日,他着实累了几天。

给钱庄定好一应规矩后,就一直在府上休息。

一直到两日后,方国珍带着李善长与秦从龙等人,挑选好的官吏武将,准备返回庆元与台州等地时。

刘英才出府,与朱元璋等人,相送方国珍。

不过,方国珍长子方礼,则是留了下来。

甚至,等方国珍回到台州,也会其余两个儿子,还有夫人也会送来应天,作为人质。

“好你个雍泰,你将钱庄交给咱姐夫,居然一连几日,都不过问一下!”

回到吴王府,朱元璋便有些佯怒斥责!

“殿下,臣其实一直关注着钱庄之事呢!”

“是嘛?”

朱元璋直接问道:“那你可知,这三日下来,钱庄一共兑换出多少钱?”

刘英想了想,便道:“殿下,这三日,一共兑换两百三十六人,兑换三百一十六贯金币,五百七十四贯银币,二十三万余贯铜钱,纪念序号钱币五十套!”

“换回黄金三十一万六千多两,白银五十七万四千多两,至于铜钱,更是有着二十六万余贯!”

朱元璋眼中闪过一丝惊诧,“雍泰居然知道的这般清楚?”

刘英一脸正色道:“启禀殿下,若臣不知这些,恐会有人暗中伸手!”

“谁敢?”

朱元璋顿时怒瞪两眼,杀气腾腾。

“你说说,到底是谁若起这心思,咱定绝不会手下留情!”

“殿下误会了!”

刘英急忙解释道:“臣这是以防万一,那么多钱要过手,虽然他们可互相监督,但仍会使得那些人,心中像被猫抓一般!”

“臣让他们互相监督,再做到心中有数,让他们不敢起任何心思。

如此,对任何人都好!”

“善!”

这下,朱元璋终于反应过来,十分满意。

接着,便又是心中一动。

“雍泰如此善管钱,咱那户部……”

“殿下明鉴!”

刘英一惊,他已经一直努力和老朱保持距离了,怎么还能再去给老朱管户部?

“臣对赚钱,是有那么一些心得,但这只是小道尔!

臣认为,人生大道,当是治理天下,建设天下,让百姓与商贾、大户、官吏们,都能过上更好的日子!”

朱元璋顿时一脸不屑道,“哼,是你刘雍泰过上奢侈享乐的日子吧?”

“殿下英明!”

刘英神色不变,继续道:“殿下,臣还有好多物件没有制造出来呢!”

“好多?”

朱元璋两眼不由一亮,好奇问道:“都是一些好东西?”

“殿下,应该都是一些好东西!”

“如此,便由你前去钻研制造吧!”

朱元璋直接同意刘英的想法,他也早已看出端倪,刘英每制造出一件物件,必然是可以赚大钱的物件。

而且,这些物件,不论是对百姓,还是对商贾官吏,甚至是整个天下,都大有裨益!

至于刘英不愿当官,就不得!

“多谢殿下!”

刘英心中一松。

说实话,刘英感觉他的宅院,还缺很多物件。

甚至,若是再赚一些钱,他都想重新建造一座房屋。

只是,现在老朱虽然称王,但也还是住在之前的大帅府,没有一座宫殿。

他刘英再怎么奢侈,也不能走在老朱面前。

但,去劝老朱建造宫殿?

想了想,刘英觉得还是应该缓缓。

他好像还差一些东西,没有钻研出来。

于是。

从吴王府出来后,刘英便再次前去杂造局!

杂造局的提举刘敬,也升官了,成了工部一位郎中。

新的杂造局提举,名叫万城,是从滁州一路跟来的一个大匠。

来到应天后,一直在杂造局办事,对杂造局一切事情都很熟悉。

不过,万城这个提举小官职,并不是刘英给提出来的。

但,万城见到刘英,仍是满脸殷勤。

“万提举,杂造局可有会煅烧瓷器的窑匠?”

万城想了下,便急忙回道:“回军师,蒙元并未在应天设窑口,也没什么私人窑口!

是故,杂造局也没窑匠!”

刘英又问:“可否能寻到?”

万城道:“回军师,宋朝,在扬州一带设有官窑,那里定可寻到会煅烧瓷器的窑匠!”

“另,在温州的庆元县,也有诸多窑厂,为黑胎厚釉青瓷和白胎厚釉青瓷。

军师若需要窑匠,下官可派人前去寻越国公!”

对于这些窑匠,刘英并不是很了解,直接说道:“你先让那些商贾,在扬州与庆元县寻上几个窑匠!”

“是,军师!”

万城应道。

刘英便又问:“医学堂建的如何了?”

“回军师,再有一个月,便可初步建成!”

“甚好!”

刘英转了一圈,便离去。

随着朱元璋称吴王,整个应天城,或者说是整个朱家军地盘的城池,都处于一种积极发展的状态。

但随着刘六和张士信等人返回各自地盘,将朱元璋的要求,说了一遍。

刘福通与徐寿辉等人,顿时怒了。

区区一个红巾后辈,只是称了王,竟敢让他们这些称帝之人,给他低头?

真是不知所谓!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