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到底要多少?(1 / 1)
但是,对于李善长的俸禄制度,老朱仍是满脸不满。
若是这么给官员发俸,这些官员的俸禄,就直接涨了两倍之多。
不出两年,他朱元璋的钱,什么也不用干,全部都要给这些官吏,发了俸禄了!
同样。
下面那些,专门盯着俸禄的官员,也都不满。
原本说好的,大帅称王了,还有那么多钱。
他们也都终于可以提一提俸禄之事,参考宋制,他们也不用宋朝那么多俸禄,但有个宋朝的三成,他们也可以接受。
但现在,一下给他们砍了那么多俸禄,连两成都没有,这让他们怎么活?
合着,你李先生当了辅臣,就可以不理会我们这些下面的官员了?
越说,这些官员越是气愤。
而李善长,越听,越是头痛!
他第一次发现,下面这些官员闹腾起来,这么让人头痛。
妄他平日,对这些官员还那么好!
而这些官员,一个个平日,也都一嘴一个李先生,把他奉为恩师!
结果,现在,只是因为一个俸禄,居然直接翻脸不认人,真不是个东西!
他的好心,全都喂了狗了。
好,既然你们这么不是东西,咱也不管了!
你们是死是活,就由着你们去吧。
李善长心中也发了狠,对于他这个辅臣的脸面,也不要了。
“俸禄一事,咱也尽力了,尔等若还是这般纠缠,尔等大可去向殿下告发本官!”
“去便去,我等为国做事,讨要俸禄,名正言顺,何惧之有?”
“对,走,还请李先生一同前去!”
一众官员也都丝毫不惧。
甚至,其中还有那么几个武将。
一众文武百官闹的这么大,朱元璋自然也都清楚,也并未阻拦。
等到一众官员站在殿内,躬身行礼后,朱元璋只是淡声回应,再满脸冷淡的看着一众官员武将。
这下,一众官员心中都有些发慌。
与此同时。
这么大的动静,朱文忠也不傻,急忙将消息传到军师府。
刚开始,刘英还有些不在乎。
不怎么会当吴王的老朱,遇到一群贪得无厌的官吏,想闹就闹,反正老朱最后还会称王,这一切都不不会影响他刘英的小日子。
但听到,一群官员,居然带着李善长,前去找老朱对质。
这下,刘英直接慌了,急忙起身,便与朱文忠朝着吴王府跑去。
在心中,真想将那些混账官员,都给杀了。
真是一群看不清形势的狗东西,想要给自个征求俸禄,也要有个限度与时机。
难道,你们真的以为,朱元璋不会杀人啊?
还是看这几个月,老朱没大开杀戒,一个个都想让老朱磨磨刀?
等刘英赶到时,整个大殿内,气氛已经冰冷到极致,朱元璋两眼通红,杀气腾腾。
李善长半闭着眼,静静站在一侧,静静摆烂。
至于那几个带头的官员武将,则是满脸愤然,眼神深处,还有些惊惧。
最让刘英揪心的是,有几个官员,竟然有求死的想法!
你们要死了,谁去干活?
刘英心中更怒,但还是压下心头怒火,“诸位,咱听说尔等的俸禄,已经从原来的俸禄,涨了一倍有余,哪怕是品级最低的吏员,每年也有二十贯,可养活一家十口人。
至于诸位的俸禄,一个个每年,至少有着二百多贯,若再加上各种福利,足有三四百贯!
诸位为何还不满足?那不知,诸位觉得要多少才合适?”
“难不成,主要非要逼着殿下,将所有的钱,都给你们发了俸禄不成?”
一众官员顿时一惊,这么大的帽子,他们不敢接。
一旁,李善长则像是看到救星一般,两眼一瞪,也朝着一众官员怒声问道:“军师也被你们折腾来了,你们到底要多少才满足?”
众官员沉默了片刻,一个官员便站了出来。
“启禀军师,我等也知,今殿下初立吴国,万象待兴。
因此,我等也不敢奢求,要和宋时的薪俸那般。
但我等现在,也都为吴国重臣,一行一坐,都代表着吴国颜面。
我等家中要请一些护院、下人、厨娘,出行还要有轿夫或者马车与马夫,还要有僚属。
最重要的是,我等不论在何处为官,也都需要有公文,或笔墨纸砚,还要有一个住处……”
“殿下,军师,非是我等贪图钱财,而是我等这些薪俸,若想要供这些开销,真是不够!”
听此,刘英认真的看了这官员一眼。
“是杨文素,杨知府吧,你是从滁州便跟着上位的,听说你从和州知府,成了工部尚书?”
“军师好眼力,正是下官!”
杨元杲微微拱手行礼。
“不敢劳杨尚书这般礼待!”
刘英满脸讥讽一句,又看向一旁的李善长。
“不知李先生家中可养着僚属?”
李善长急忙道:“军师知晓,我一向不养僚属!”
“原来如此!”
刘英微微点头,再次看向杨元杲,声音冷淡。
“殿下用俸禄聘请诸位为官,是看中尔等的才能,而不是诸位聘请僚属的本事!
尔等若离开了僚属,就不能当官,处理不了政务,那干脆让僚属当官,你们回去老家,想当地主大户,或当商贾,都随你们的意愿,何苦这般?”
杨元杲脸色一僵,顺着心中怒气,直接反驳:“军师明鉴,聘用僚属,辅佐政务,自古便有!”
“是有,但那些人也没如你这般,居然敢光明正大的向君王言说,要君王出钱给你们这些官员聘用僚属!”
杨元杲顿时脸色涨红,但还是张嘴喏喏解释道:“殿下明鉴,军师明鉴,下官并非,下官一时糊涂……”
“一时糊涂?”
刘英脸色一冷,“咱还记得,上位攻下滁州,时滁州大旱,是你出的馊主意,请上位去龙祠祈雨!
若不是上位气恼,弯弓搭箭祈祷,祈下大雨来,恐祈雨一事,便会损毁上位威信!”
杨元杲:“……”
一旁,李善长也逮住机会,冷声道:“至于尔等要请的什么轿夫、车夫,还有护院、下人、厨娘这些?
哼,尔等一个个本身,便被殿下赐有良田。”
“另,殿下本来就对尔等赏有俸禄、衣赐、禄粟、茶酒厨料、薪炭、盐、随从衣粮、马匹刍粟,还有腊赐,便是让尔等养车夫与护院、下人这些!
尔等却嫌不够,是要养多少车夫与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