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请军师任工部尚书(1 / 1)
“正是!”
刘基也摸不清刘英的意思,但还是连忙解释道。
“还请军师放心,若要在此地建造王宫,不仅要填平燕雀湖,还需挪走西侧这三座小山。
将此三山搬入燕雀湖,正好填平燕雀湖!”
“原来如此!”
刘英明白了。
怪不得,他怎么看,这一片地方,都放不下他印象中那么宏大的宫殿群。
“刘先生若填埋燕雀湖之时,应会预先备好排水沟渠吧?”
“自是会预先备好!”
刘基老实回道。
刘英便轻笑着说道:“如此,还请刘先生多流出一条排水沟渠!此沟渠无需太大,只需碗口大小便可!”
“碗口大小?”
刘基与朱元璋都有些疑惑了。
“雍泰,你准备作何?”
“殿下,正好给殿下造上一套室内的厕房!”
“室内的厕房?”
朱元璋更是疑惑,“自是会有室内厕房,但与沟渠有何关系?难不成,还能通过沟渠排走那些污秽之物?”
“殿下英明!”
刘英便是直接点头。
“如何排走?”
朱元璋顿时愣了。
刘英张嘴,便想解释。
但话到了嘴边,发现自己要是解释起来,恐怕没个半个时辰,解释不清楚。
甚至,还得画图示意。
“上位,如此之事,若是在上位面前详细解释,太过不雅。不若,给臣半个月,臣让工坊烧制出此物,让殿下亲自体验一番。”
“殿下不仅会喜欢上此物,甚至全天下的官员权贵,还有那些大户豪商们,都会喜欢此物!”
朱元璋眼睛一亮,便是问道:“雍泰,此物可赚钱?”
“上位,很赚!”
“甚好!”
朱元璋便是直接点头,“雍泰尽管去做!”
“多谢上位!”
刘英拱手。
刘基也说道:“军师放心,仅填平那燕雀湖,便需要数月,甚至一年。”
“如此更好!”
刘英更是放心。
出了吴王府。
刘英便是前去杂造局,酿酒工坊与医学堂,还有瓷器工坊,已经建造起来。
一众工匠都已准备齐全。
刘英便下令,酿酒工坊,直接开始酿酒。
至于医学堂。
“军师,这几位乃是丹溪先生弟子,刘叔渊、赵良仁、赵道震、戴思恭等几位良医,皆得丹溪先生真传,医术高超!”
“军师,这位是蒋正斋药室的良医王仲光!”
“军师,这几位是良医韩奭……”
姚广孝还真是名不虚传,直接拉来数十个良医。
其中,有十多位,名头还很大。剩下那些良医,虽然名声不显,但看其神情,也有是医术在身。
寒暄了一圈。
刘英神情十分满意。
“诸位,刘英不懂医术,但知若学医,需药田,需学徒,需病人,需医学典籍。”
“医学典籍,凡是朱家军有的医学典籍,都会抄录几份,给诸位送来医学堂,所有人皆可查阅!”
“药田与学徒,诸位有何需求,尽管提。哪怕是要几座山,专门种药,咱也去向殿下,给诸位寻上几座山,专供诸位种药材!”
“至于医学徒,应天周围,定不缺想要学医之人。”
“医者,大户豪商,还有那些官员武将,只要家境富裕之人,还请诸位都按正常价格收钱。
至于一些贫寒百姓,诸位可酌情收取一些。”
“吴王殿下很敬重诸位良医,愿培育成千上万的良医。
但,吴王殿下财力有限,要发俸禄,要建学堂,要打仗……”
“前期,诸位医学堂钱财,殿下可给补贴。但后期,便靠诸位了!”
“军师放心,吴王殿下如此厚待我等,我等已感激不尽!”
“正是,军师尽管放心。我等定不会让医学堂没落下去……”
出了医学堂。
刘英再去瓷器窑口。
“参见军师!”
管着瓷器工坊的大使叫做贡炎,听着有些熟悉,好像也是从滁州过来的工匠。
刘英也没多管,直接问:“现在,工坊内可有煅烧出的瓷器?”
“回军师,这几日,已经有三位大匠,烧了三窑瓷器,都是白瓷!”
“带咱去看看!”
“是,军师!”
片刻后,贡炎便带着刘英,来到仓房内。
里面,摆放着三堆瓷器。
瓶、杯、盏、碗……都有!
刘英蹲下,挨个看了一圈,都很漂亮。
“甚好!”
“你让几位匠人给咱烧制碗口粗的瓷管,越长越好,最好能互相连接在一块!”
说着,刘英想起什么,便说道:“就比如,在瓷管的两端,留有一圈圈螺纹,瓷管一端可通过旋转,与另一瓷管一端紧密连接,滴水不漏!”
“这……”
贡炎顿时愣住了。
这种瓷器,他真是从未听过。
“行了,先让几位大匠做着泥胚。过一两日,再给你们送来几幅图纸,你们再烧制另外的瓷器!”
“是,军师!”
贡炎只能点头应着。
刘英又匆匆离去,返回家中,便按照记忆中的想法,画了起来。
不知朱元璋能不能接受,但他实在是受够了,上旱厕的痛苦。
也实在是受够,被那些恶毒蚊子叮咬的痛苦。
与此同时。
刘英却是不知,在一处官衙内,一个关于他的议论,正在展开。
“真让军师去当工部尚书?”
“难不成,你们还要看着,军师与上位,再次偷偷摸摸下去,四处巡察?”
“可是,让军师当工部尚书,殿下能同意否?”
“是啊,军师一向懒散,军师能愿意?”
“军师这般喜欢匠造,很大几率会同意!”
“正是,工部尚书已经缺了两个多月了,诸位不急,但殿下岂能不急?”
“若不尽快推选出工部尚书,殿下怪罪下来……”
“如此,那便推举军师为工部尚书!”
“善!”
……
“让雍泰任工部尚书?”
朱元璋瞪大眼睛,看着下面的李善长,满脸惊诧。
李善长则是一脸真诚道:“上位明鉴,微臣这几日,实在是寻不到适合担任工部尚书的贤才,这才不得不委屈军师一番!”
“请军师担任工部尚书,也是一众辅臣,还有其他尚书之意!”
“军师一向喜欢匠造,更喜建造工坊,从滁州开始,工部很多工坊,冶铁所与军器局,都是军师在管!”
“上位麾下,没有何人,还能比军师更适合担任工部尚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