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李善长又使小动作(1 / 1)
“殿下谬赞了!”
刘英心中突然一惊,急忙谦逊道:“臣只是尽责,也是为了自个的享乐!”
“咱知晓,你无需解释!”
朱元璋忍不住狠狠瞪了一眼刘英,“你这厮没必要为了偷懒,整日给咱说这些话。
咱之前是想让你管户部,但发现工部,才是最适合你的!”
“殿下英明!”
刘英心中一松,继续看着手中的账册,但嘴里的话也没停。
“殿下可能不知,现在工部很多事,都是李侍郎在管着。
其实,臣更适合当一个工部侍郎,而不是工部尚书!”
“你……”
朱元璋脸色一黑,“你堂堂吴国军师,让你屈居侍郎,咱岂不是成了昏君?
这让天下英才如何看咱?让满朝官员武将,如何看你?”
“殿下恕罪,是臣考虑不周!”
刘英也骤然反应过来,连连说道。
朱元璋没好气的瞥了一眼刘英,便没再理会。
刘英也乐得一个人,安安静静的查看账册。
看完,刘英眉头下意识皱起,一脸思索。
“雍泰,你有何事便直言!”
“回殿下,所有账册,臣看起来,都没有什么问题……但,为何没有武将的腊赐?”
“嗯?”
朱元璋一怔,随即便说道:“雍泰,徐达、花云、毛骐他们这些武将,不都在上面?”
刘英缓声道:“殿下,臣看到,这些账册上,好像只有千户以上武将。
但武将之中,最多的还是百户啊!”
至于小旗与总旗,并不入品级,刘英就没说。
“百户?”
朱元璋急忙拿过账册,细细看了起来。
刘英继续说道:“殿下,臣细算了一下,哪怕是千户,这上面的数量,也好像不足。
但到底是缺少哪些千户,臣却是没看出来。”
“是缺了不少千户!”
朱元璋的脸色,直接阴寒了起来。
“从应天开始,后面那些个投降归附的千户,一个都没在上面!”
“这些混账东西,到了这会了,还在耍这些心眼子!”
“来人,去将李善长给咱喊来!”
“喏!”
一个护卫,便急忙朝着东阁而去。
片刻后。
李善长便是匆匆走了过来。
“微臣参见殿下,见过军师!”
朱元璋直接沉声道:“李先生,这本腊赐名目,可都是李先生一直负责的吧?”
李善长心中一沉,忍不住看了一眼刘英,这才小心翼翼回道:“回殿下,此腊赐名册,确实是微臣负责!”
“咱问你,咱麾下的官员武将,你可都统计完了?”
“回殿下,都已统计完!”
“都统计完了?”
朱元璋顿时怒了,“咱问你,军中些百户为何没上这个上面?
还有,从攻下应天开始,之后那些投降归附咱的千户,也都没上这个名录!”
“你李善长到底想要做什么?要让咱朱元璋说话不算数,失信将士们?”
“殿下息怒!”
李善长顿时一惊,急忙拱手行礼,“殿下明鉴,此事臣不得不这般!”
“你还有理了?”
朱元璋两眼一瞪,“你给咱仔细说说,若说不出个道道来,咱饶不了你!”
李善长微微叹息一声,缓声道:“殿下,吴国现有三十多万大军,若论百户,便有三千多人!
如此多的百户,若每人都发一份腊赐,其余的武将官员,便没多少腊赐了!”
“至于从应天开始,那些归附投降的千户,他们也有三十多人。
若给他们发了腊赐,那些定远、滁州出身的百户,他们没有腊赐,定会闹腾……
因而,臣便不得已,将这些百户千户给踢出来。”
“哼哼……”
朱元璋情不自禁冷哼一声,寒声道:“这般说来,李先生还都是为咱着想,咱还得感谢李先生啊!”
“殿下恕罪,是臣自作主张……”
李善长脸色一变,急忙说道:“不过,此账册还没由殿下用印。
殿下若不同意,老臣可将那些百户千户名单加上!
但,此次腊赐的钱财,恐会很少!”
“咱吴国很缺钱?”
朱元璋瞥了一眼李善长,便直接说道:“从府库再出三万贯钱,作为腊赐!”
“喏!”
李善长神色顿时一喜。
三万贯,可能是只是水师捕鱼一月的收入。
亦或者,只是所卖的白盐,半个月的盈利。
甚至,是商税……
但,对这些对李善长来说,可是解决了大难题。
“臣明日,便将这些名录都重新添加上,交给殿下!”
“嗯!”
朱元璋不咸不淡的点着头。
随即,便看向一旁的刘英,“雍泰可还有何问题?”
刘英看了一眼李善长,还是没忍住,开口问道:“敢问李先生,各乡镇的乡长、乡丞、巡检这些基层官吏,可统计全?”
听此,朱元璋神色顿时一凝。
李善长心中一禀,急忙道:“回军师,殿下,所有乡长、乡丞、巡检这些基层官吏,都统计入内,一个不落!”
“李先生辛苦了!”
刘英感慨道,老朱的地盘虽然不是太大,但麾下的官吏武将,并不少。
仅凭这些基层的乡长、乡丞等官吏,至少有着一千多人。
再加上那些官员武将,已经是两千多人,将近三千。
再加上那些百户……足足六千人了。
仅仅只是写字,就将近两万字,还要统算各种官吏武将的阶差,腊赐钱!
这工程量,也只有李善长这种顶级牛马,才能完成。
听此。
李善长心中不由又是一暖,军师虽最会差遣人,但能理解他们的辛苦。
而这位殿下,总会嫌弃他们做的不够好!
随着李善长退走,朱元璋仍是有些愤愤。
“雍泰,你看看,他们为何总是这般勾心斗角?”
刘英轻笑道:“殿下,此事也不难理解,自古文官便看不起武官。
至于李先生他们,身为文官之首,自会想给文官多争取一些利益。”
“另,恐李先生也是与臣一般,也是想要偷懒一番!”
“偷懒?”
朱元璋有些怪异的瞥了一眼刘英,“没想到,你现在也会给李善长说好话!”
“殿下明鉴,臣一向很敬重李先生!”
“敬重他的治政之才吧。”
“殿下英明!”
“哼,那些基层乡长、乡丞、巡检这些小吏,他们都能统计,但却不统计千户、百户的武将……蒙元还没被赶走呢,他们这些文官的德性,已经出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