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雍泰,天下可定矣!(1 / 1)

加入書籤

老朱没有理由不激动兴奋。

之前,虽然他已经猜测可亩产四石五斗!

但现在,还多出来两斗,这般惊喜,让老朱乐得不知如何表达!

只能站在那,扭头看看一旁堆的高高的糙米堆,又扭头看着正在费力脱粒的毛骐、郭英,还有张大良,李大柱这些农科学子。

脸上,满是傻笑。

四石七斗啊……

这个数字传出去,朱元璋自个都有些猜不出,应天城外那些人,都会是什么反应?

癫狂?

疯狂前来求购良种?或派人前来暗中偷盗?

至于派兵攻打过来强行索要?

朱元璋想都没想过,哪怕是刘福通与徐寿辉、元廷三大势力合兵一处,朝着他攻来!

他吴国也不惧!

有这个名头,他振臂一呼,吴国数百万青壮,都会举起铁锄,拼死抵抗!

“雍泰,天下可定矣!”

想着,朱元璋便忍不住感慨了一声。

刘英淡声道:“有殿下在,吴国必可平定天下!”

“现在有了这般良稻,咱才有信心平定天下!”

朱元璋看了一眼刘英,“只需等到此种良稻在咱吴国各府种开,咱可随意攻伐元廷!”

“天下民心,都会向着咱!”

“四石七斗的良稻,哪怕是贫瘠田地播种,也可以亩产四石或是三石七斗!

如此,可让天下百姓都富上一番,家中存粮至少多上六七石!”

“如此大的功绩,汉唐盛世都不及,天下百姓定然会向着殿下!”

“是啊……”

说着,朱元璋神色突然一黯,“若是咱小时候,就能有这般良稻,咱一家人也不会饿死!”

“殿下节哀!”

刘英浅浅安慰一句,便是说道:“殿下,此事无关粮食多少,而在那些恶绅奸商,还有元廷的贪官污吏!”

“只要诛灭这些恶绅奸商与贪官污吏,百姓安居乐业,人人都有田种,无论如何,也不会出现饿死状况!”

“雍泰所言极是!”

朱元璋看了一眼刘英,他不信刘英没听出他的意思。

不过,刘英不愿多要功绩,他也便不强加了!

又过了半晌。

另一块稻田的稻谷,也全部脱粒完成。

朱元璋也忍不住,上前亲自参与称量!

最后的结果,让老朱与宋濂等人,更是激动。

四石八斗!

比上一块稻田,还要多一斗!

“恭喜殿下,有此神稻,殿下必可驱胡虏而复圣域,变左衽为衣冠,再造之功于是为大,自开辟以来,帝王之兴未有盛焉者也!”

“恭喜殿下,如此神稻,天下万千百姓必将归心!”

“……功高万古,道冠百王啊!”

“哈哈哈,诸位都说错了,咱吴国能种出此大功,咱可没出什么力气,全赖军师刘雍泰与吴志学、张大良等农科学子。”

朱元璋直接呵呵大笑着,又说道:“如此大功,诸位当以为咱当如何奖赏军师与吴志学、张大良等农科学子?”

“这……”

一旁,宋濂与李善长、刘基等人,顿时都愣了。

朱元璋想要在此处就奖赏刘英与吴志学这些人?

想着,李善长微微拱手,“殿下,此功甚大,微臣觉得当由礼部商议,遵循古例,再以行赏!”

“微臣附议!”

“殿下,微臣……”

刘基陶安、毛骐这些人,都连连附议。

听此,朱元璋神情便是有些不悦,他前几日才给吴志学等人保证,要在这片田地上,当着所有文武官员的面,奖赏他们!

但现在,还要经由礼部商议?

想着,朱元璋下意识看向一旁的刘英。

刘英心中一动,上前拱手行礼。

“殿下明鉴,现今殿下也已为吴王,官员选拔赏赐,皆应有规章制度,如此也可让百官与天下人信服!”

“微臣也愿将此功交由礼部商论,经由诸辅臣与殿下同意,再行赏赐!”

“殿下明鉴,学生等人也是如此!”

“殿下,学生……”

一旁,吴志学与张大良几人也急忙说道。

见状,朱元璋脸上这才浮现出笑容。

“既然如此,那便先委屈诸位几日!”

“殿下圣明!”

一众官员也都松了一口气。

“郭英,带人将这些两处稻谷全部带回吴王府,放在咱府内晾晒!”

朱元璋又转头,朝着一旁的郭英吩咐道。

“喏!”

郭英肃声应道。

对此,一旁的宋濂与刘基等人,也竟然都没有任何反应。

好像,就该这样!

但,刘英则是懵了!

哪有这么当强盗的?

“殿下!”

“嗯?”

朱元璋一愣,有些好奇的问道:“雍泰,你还有何事?”

“殿下,可否给臣留一些稻谷?”

“雍泰要这些稻谷有何用?”

朱元璋下意识问道。

“……”

刘英沉默了下,无奈道:“殿下,微臣还需让吴志学与张大良他们,继续在那几块田中,种植这般良稻,继续试验培育新的稻种!”

听此,朱元璋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雍泰是说,吴志学他们还能再试验培育出亩产更高的稻谷?”

一旁,宋濂与李善长等人,也都急忙盯向刘英。

刘英微微拱手,“殿下明鉴,此事微臣也不知。用此稻谷继续培育试验,可能培育出的稻谷,产量会比这些稻谷产量还要低。

但也有可能,会比这些稻谷的产量,会高!”

“但不论如何,微臣觉得都不应放弃继续培育试验!”

“好!”

朱元璋明白了,直接大手一挥。

“如此,就给你留下一半稻谷!”

“多谢殿下!”

……

随着朱元璋带着郭英、毛骐等人,押送着那几车稻谷回到吴王府。

并亲自带人,选定地方,将这些稻谷晾晒。

整个应天府内,那些关注这事的一群人,都已知道了此事。

正因如此,他们心中更是震撼无比。

四石七斗,四石八斗!

两块稻谷竟然都可亩产这么多,天下何其幸?

“速速将此消息传回去!”

“这般神稻,军师竟然还能留下一半?”

“来人,给老夫带上十个金币,老夫要去拜见军师!”

“给咱带上两个金币……”

应天城内,顿时暗流涌动。

刘英也让谷大等人,带人将城外的那些稻谷,都给运回自己府上。

那两块田中产出的稻谷,留在城外已经不安全了。

至于为何不一同送去吴王府?

进了老朱的嘴,想要再拿出来,可就千难万难!

吴志学他们这些农科学子,想要继续培育种植的时候,会非常麻烦!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