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让刘六 王奉城他们去收粮(1 / 1)
“国祥,不患寡而患不均,殿下都不敢擅自做主,我更是不敢啊!”
“军师,那都是您种的良稻……”
毛骐急了!
“但,殿下已派拱卫司兵将,都给牢牢看护起来,哪怕是那些亩产三石的良稻,我都动不了一粒!”
这话,刘英说的也是事实!
“唉!”
毛骐一脸无奈。
刘英劝道:“国祥放心,那亩产四石左右的良稻,你们多少都可以分上一些。
剩余还有那么多亩产三石的良稻,这些应足够你们分了!”
“亩产三石……”
毛骐朝着刘英拱手行礼,“多谢军师劝慰!”
但有了那亩产四石的良稻,他哪还能看上那亩产三石的稻种啊?
翌日。
刘英早早起床,径直来到吴王宫。
这事,把朱元璋稀奇的,足足盯着刘英看了一刻钟,这才一脸轻笑的问道。
“雍泰今日怎起的这般早?”
“殿下明鉴!”
刘英一脸正经的说道:“微臣田中有三百七十石良稻,剩下至少还有三千多石,可亩产三石二斗的稻种。
这般多稻种,放在微臣庄内,微臣心中不安啊!”
“雍泰准备如何处置?”
朱元璋轻笑道,“可要将这些稻种,都放在咱的粮库内?”
“若是如此,那便是太好了!”
刘英急忙笑道。
“咱看你是偷懒了!”
朱元璋忍不住瞪了一眼刘英,“雍泰,所有人都盯着你那三百七十石稻谷,但咱昨夜盘算了一下,怎么都分不够,你可有什么好的法子?”
“启禀殿下,微臣有一千一百亩良田,需留下一百一十石良稻!”
刘英直接拱手道。
朱元璋眼角一搐,“这是应当!”
“如此,便剩下二百六十石良稻!”
说着,刘英忍不住看向朱元璋,“微臣记得殿下也有两千亩良田,不知殿下准备留下多少石稻种?”
“咱留下六十石!”
朱元璋道。
“如此,便剩下二百石!”
刘英想了想,再次说道:“如今,殿下麾下有三十多位都指挥使?”
“嗯!”
朱元璋点头,“三十五个都指挥使!”
“殿下,一众朝中重臣,也要分?”
“嗯!”
“殿下,不知那些指挥使分不分?”
“这……”
朱元璋眉头直接皱起。
“咱麾下,有一百多个指挥使,若他们去分,最多只能分半石……”
“分!”
说着,朱元璋神色一肃,“都指挥使,指挥使,朝中六部侍郎以上官吏,全部分!”
“都指挥使与尚书、辅臣分一石,指挥使与侍郎那些官吏分半石!剩下稻种,看其功劳!”
“另,你那亩产三石二斗的良稻,咱也全部要了。”
“殿下英明!”
刘英直接同意,这种分法,大家都有,并不会惹出什么矛盾。
但,他的目的,可不是这个。
“殿下,若将这些稻种,还有那些亩产三石二斗的良稻都拿走了,微臣府上两百多口人,再加上那三十多户农户,今年可都没粮食吃了!”
“嗯?”
朱元璋愣了一下,也才反应过来。
“雍泰之意?”
“殿下,那些武将与官员,要拿走微臣田中的稻子作为稻谷,他们总得用自家的稻子来换吧?”
“这是自然!”
朱元璋微微点头。
刘英又道,“微臣田中那些佃户,也都靠着这些粮食去卖钱,赚一些钱财,换取一些布匹,或是家中用物。
他们是否也当给一些钱财作为补偿?”
“嗯?”
朱元璋脸色不由古怪起来。
“雍泰,你还要钱?”
刘英顿时委屈起来,“殿下,卖粮卖粮,给钱给粮,乃是天经地义之事!
亩产四石的稻种,卖给那些大户商贾,卖出百倍价格,他们都争抢着要呢!”
朱元璋一气,有些没好气道:“行,行,说吧,你这些稻种要用多少粮食与钱财换?”
刘英笑道,“回殿下,两倍的粮食与一倍的钱财!”
“嗯?”
朱元璋一怔,随即便哈哈笑了起来。
“如此,雍泰可不是亏了?”
“微臣觉得已经很赚了!”
“好!”
朱元璋直接道:“雍泰放心,不论是三百七十石的良稻,还是剩下那三千多石的稻种,咱都用这个价格与你换!”
“殿下都要?”
刘英一愣。
“要!”
朱元璋道,“咱让工部营田司出钱,用这些稻种……”
说着,朱元璋的神情又不由古怪起来。
“咋倒是忘了,你还是工部尚书,怎么又绕回来了?”
“额!”
刘英也有些无语,“殿下,不若让户部出钱?”
“可!”
朱元璋直接点头同意。
“如此产量极高的稻种,不论是何人,都愿出这个钱与粮!”
“殿下英明!”
“殿下……”
正说着,郭英却是从外面走了进来,脚步匆匆。
“何事?”
朱元璋皱眉问道。
郭英急忙说道:“启禀殿下,麾下弟兄们发现,天完的王奉城出现在太平府,宋国的刘六、还有张士诚之弟张士信、张阿三他们,也都出现在扬州、镇江等府县!”
“嗯?”
朱元璋眉头皱起,“这些人在打探咱吴国的粮食产量?”
“正是!”
“这些混账。”
朱元璋有些不屑的怒斥一句,便是看向刘英。
“雍泰,你说咱该如何处置这些混账?”
“这……”
刘英沉思一会,便道:“郭指挥,太平与扬州、镇江这些地方的粮食收的如何了?”
郭英直接道:“回军师,已经收回一半之多!”
“还有一半啊!”
刘英轻叹一声,“殿下,不若让王奉城与刘六他们,都给咱吴国收粮吧!”
“嗯?”
朱元璋目光一闪,有些意动,“雍泰,他们都为使臣,可愿给咱吴国收粮?”
“殿下,不知我吴国何时来了使臣?我吴国上下,何时收到消息了?”
刘英一脸懵。
“雍泰,你……”
朱元璋顿时哈哈一笑,“对,咱吴国没有使臣,但他们若自动暴露身份……”
“殿下,那下面乡镇官吏,也得上报县,再报府,再报应天!”
“如此,殿下派人核实,也就过去十多日!”
“但,殿下,他们既然不愿暴露身份,而是偷偷进入我吴国,应是想仔细摸清我吴国粮食产量到底如何。
让他们亲自去收粮,最是能接触产量……再给他们发些正常工钱,他们应会愿意吧!”
“好!”
朱元璋直接同意,“郭英,就按军师所言的法子去办!”
“喏!”
郭英拱手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