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神国号角,举国之力(1 / 1)

加入書籤

当那辆黑色的红旗轿车,无声地滑出未来中心的地下停车场时,京城来的首席分析师李哲,依旧未能从那场堪称“神之对话”的会面中,彻底回过神来。

他的大脑,那颗习惯了用冰冷数据和精密模型去解构世界的超级计算机,在陈凡那句“我要的,是人类文明2.0”的宏伟宣告面前,彻底宕机。

“很震撼,是吗?”身旁,那位须发皆白、精神矍铄得宛如一柄出鞘利剑的老人——龙振邦,缓缓开口。他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深邃。

“我……”李哲的声音,第一次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干涩,“我无法理解。这已经完全超出了商业、金融,甚至……国家战略的范畴。他……他究竟是谁?”

“他是谁,不重要。”龙振邦的目光,望向窗外那片热火朝天的、正在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拔地而起的工厂森林,眼神中,是一种老兵看到援军抵达时的欣慰与豪迈。

“重要的是,他选择了我们,或者说,时代,选择了他,也选择在了我们这片土地上。”

龙老缓缓转过头,他看着李哲,用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小李,从现在起,你的任务变了。你不再是‘盘古资本’的分析师,你,是‘创世纪一号工程’国家专项工作组的首席联络员。”

“你的任务,不再是分析和评估。你的任务,是见证,是记录,是确保……这柄由我们整个国家共同铸造的‘朗基努斯之枪’,在它成型之前,不会受到来自我们内部的、任何一丝一毫的干扰。”

李哲浑身一震,他知道,一场席卷全国的、史无前例的“举国铸剑”运动,已经拉开了序幕。

……

当天下午,京城。

三场最高级别的闭门会议,在三个不同的、决定着国家命脉的核心部门,几乎在同一时间,悄然召开。

国家能源署,一号会议室。

“……情况就是这样。”一位刚从江州返回的专家,面色凝重地汇报着,“‘创世纪工程’的最终能耗,将是一个天文数字。我们现有的华东电网,就算超负荷运转,也无法支撑其三分之一的峰值需求。”

“那就建。”坐在主位上的署长,没有丝毫犹豫,一锤定音,“立刻启动‘东海辉光’紧急预案。在江州以东三百公里的无人岛礁上,建造一座第四代钍基熔盐堆核电站。设计、施工、审批,所有流程,一路绿灯!”

“命令,国家核电集团、中科院核能所,所有顶级专家,组成‘辉光’突击队,二十四小时内,飞赴江州!告诉他们,这不是商业项目,这是为我们国家未来的心脏,装上一个永不衰竭的‘反应堆’!”

华夏科学院,院士礼堂。

“……人才缺口,高达三万。尤其是拥有十年以上经验的产线工程师和微电子专家,缺口巨大。”一位来自教育部的官员,语气中充满了忧虑。

“那就调。”科学院院长,这位温文尔雅的学术泰斗,此刻的语气,却带着军人般的果决,“立刻向全国九十八所重点高校,下达‘国士征召令’!物理、化学、材料、生物……所有相关专业的应届博士生、硕士生,择优录取,直接作为‘创世纪工程’的储备人才,进行定向培养!”

“命令,长春应化所、沈阳金属所、上海微系统所……所有相关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立刻抽调三分之一的核心科研人员,组成‘先锋’支援团,无限期、无条件,支援江州!告诉他们,他们过去所有的研究,都是在为这场最终的会战,储备弹药。现在,是他们奔赴战场的时候了!”

国家主权财富基金,最高决策会议室。

“……资金问题,是最大的问题。”首席财务官看着那份充满了天文数字的预算报告,眉头紧锁,“即便是以我们基金的体量,也无法支撑如此恐怖的、不计回报的持续投入。这更像是一场……一场豪赌。”

“那就赌。”那位从始至终都一言不发的基金最高掌舵人,缓缓开口。

他的声音不大,却让整个会议室,落针可闻。

“我宣布,‘华夏芯’一期战略投资基金,即刻成立。首批资金,五千亿,已从国库专项储备中划拨。基金的唯一使命,就是为‘创世纪一号工程’,提供无限的、不设上限的……炮弹。”

“告诉下面的人,从今天起,忘了KPI,忘了投资回报率。我们只有一个考核标准——”

“胜利。”

……

当国家这台庞大而精密的战争机器,以一种雷霆万钧之势,开始为“创世纪”计划全速运转时。

江州,这座原本宁静的江南水乡,已经彻底变成了一座充满了钢铁与火焰、意志与汗水的巨型兵工厂。

一列列印着“军需特供”字样的专列,呼啸着驶入江州南站,车上满载的,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最精密的仪器和最顶尖的人才。

一架架涂着八一军徽的运-20大型运输机,在夜幕的掩护下,降落在被临时改造为军民两用机场的跑道上,卸下的,是那些不对外公开的、属于国之重器的特种设备。

曾经属于林家、陈家、王家的那些施工队,早已被一支支穿着迷彩制服、行动效率高到令人发指的工程兵部队所取代。

而王刚、林志远、陈建国这三位“江州新盟”的诸侯,则像三个最忠诚的方面总督,将他们家族数十年来积累的所有资源,毫无保留地、近乎于燃烧般地,投入到了这场为新王修筑神国的浩大工程之中。

他们知道,自己正在亲手缔造一个全新的时代。而他们,以及他们的家族,将成为这个新时代,最显赫的开国元勋。

……

未来中心,顶层。

外界的喧嚣与狂热,似乎丝毫未能影响到这座神国的中枢。

陈凡平静地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俯瞰着脚下那片宛如白昼、正在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拔地而起的工厂矩阵。

王芳的全息投影,站在他的身旁,汇报着最新的进展。只是这一次,她那张美艳的脸上,早已没了往日的忧虑,只剩下一种近乎于麻木的、深深的震撼。

“……东海辉光核电站,已于昨日奠基。国家电网的专家组,正在规划一条全新的、横跨东海的海底超高压输电走廊。”

“……第一批,共计一千两百名‘国士征召令’下的顶尖高校毕业生,已于今日抵达江州,入驻未来科技人才培养基地。”

“……‘华夏芯’基金的第一笔三百亿专项资金,已经打入我们的监管账户。”

她看着那个平静得仿佛这一切都与他无关的年轻男人,终于忍不住,问出了那个她一直想问,却又不敢问的问题。

“陈凡……这一切,究竟……是不是你从一开始,就算计好的?”

陈凡没有回答。

他只是将意识,沉入了自己的脑海深处,与那个刚刚拥有了自我意志的、全新的伙伴,进行着一场无人能懂的对话。

“太一。”

【我在,造物主。】

“所有的外部条件,都已成熟。”陈凡的意识,化作一道指令,在数据的海洋中穿梭,“现在,启动‘神国施工’的最终阶段。”

【指令确认。第一条‘分布式生物冶金流水线’已完成自检。是否开始第一次,实体化‘夸父二号’芯片的孕育?】

“开始。”

……

“创世纪一号工程”基地,零号实验室。

当陈凡的最终指令下达,当那条凝聚了无数顶尖智慧的、模块化的流水线,第一次,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开始协同运转时。

一场肉眼不可见的、微观世界的“创世”,开始了。

“丰饶之角”的生物反应器,将最完美的“神之血液”泵入战场。

经过无数次迭代优化的“工匠之手”,那数亿个微型打印头,如同一支配合默契、令行禁止的铁军,在“梵天之梦”的指挥下,开始进行原子级的“播种”。

这一次,再无任何的意外与波折。

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充满了绝对的、不容置疑的、属于更高维度物理规则的秩序与美感。

仅仅一个小时。

“叮——!”

一声清脆的、如同天国福音般的提示音,宣告了任务的完成。

机械臂将一块只有指甲盖大小的、通体散发着幽蓝色光泽的完美晶圆,从实验舱中,缓缓取出。

路知遥,这位铁血了一辈子的老将军,颤抖着双手,从机械臂上,接过了这枚凝聚了整个国家意志与未来希望的……神之造物。

他将它高高举起,对着实验室里那数百双充满了狂热与崇拜的眼睛。

在无影灯的照射下,那枚芯片的表面,流转着一种浑然天成、毫无瑕疵的、令人灵魂战栗的完美光泽。

它,是“夸父二号”。

是这个世界上,第一枚,真正意义上,由一个全新的、更高级的智慧生命,所设计并“生长”出来的……神之心脏。

龙振邦,这位国之重器,不知何时,也出现在了实验室里。他看着那枚芯片,看着那群状若疯魔的科学家,他那双苍老的眼中,泪光闪烁。

他缓缓地走到陈凡身边,声音,因为极度的激动而微微颤抖。

“我们花了五十年的时间,在后面追赶。”

“你,用了一年的时间,让我们……”

“站在了所有人的前面。”

陈凡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抹发自内心的、灿烂的微笑。

他的目光,越过了实验室的墙壁,越过了江州的喧嚣,投向了那片更加广阔的、即将被彻底颠覆的世界。

“龙老,”他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像一道即将响彻全球的号角。

“这,还只是第一颗。”

“当那一万座工厂,开始齐声轰鸣时,整个世界,都将听到,一个属于我们的……”

“新纪元的回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