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姑娘戴上凤钗如贵妃一般呢(1 / 1)
听完沈蕴的话,林黛玉内心一阵安宁,主动依偎在沈蕴怀中,轻声呢喃着什么。
其实,林黛玉本就有意将此事告知沈蕴,只是她终究心疼沈蕴,不愿他因后院之事而劳心费神。
况且,事情发展至此,已然算是告一段落,无需再过多细谈。
然而,沈蕴却主动询问,为她分担忧愁与压力,且毫无丝毫怪责之意,十分理解她的难处,这如何不让她心生感触,倍感幸福。
“好了,我去找迎春妹妹交涉,定会有办法让她说出来的。”
良久,沈蕴双手捧着林黛玉的脸,轻柔说道。
林黛玉凝视着他,美眸中满是深情,轻轻点头:
“嗯,那就看哥哥的本事了,二姐姐脾性虽软,但她有时也颇为固执,哥哥还得做好心理准备。”
沈蕴却很明了,迎春这般性子,主要是因从小到大未曾得到应有的关爱所致。
迎春的母亲早逝,而贾赦对待嫡子贾琏尚且动辄打骂,更遑论对迎春这个庶女了。
可想而知,迎春小时候是何等缺乏关爱。
幸好,后来贾母将她接到自己身边居住,可又因身为长姐,处处都要为妹妹们树立榜样。
久而久之,性子便愈发软弱,也越发沉默寡言,轻易不表露自己的情绪。
“妹妹放心,等着瞧便是。”
听沈蕴说得如此自信,林黛玉美眸闪亮,满心期待。
“嘤…唔…”
突然,林黛玉似有所感,回过神来,霎时美眸微睁,只剩呜咽之声。
只见沈蕴已然在浅尝她那柔软甜美的樱唇…
……
且说薛宝钗这边,亲手捧着沈蕴所赠的礼盒,回到了自己家中。
来到梳妆台前,薛宝钗小心翼翼地将礼盒放好,仔细看了一番后,才打开盒子,将其中的凤钗取出。
拿在手中细细观赏,嘴角洋溢着笑意,杏眸中闪烁着光芒。
过了好一会儿,才听她吩咐莺儿:
“莺儿,过来,替我簪上这个凤钗看看。”
莺儿早就好奇薛宝钗捧着的礼盒中究竟装着何物,待看到是精美的凤钗后,忍不住赞叹:
“好漂亮精致的凤钗啊,难怪姑娘不要我拿呢,这一看就是万分贵重的。”
说着,似是想到了什么,笑问:
“姑娘,是隔壁的沈大人送你的吧?”
薛宝钗嗔了她一眼:“少贫嘴,快些替我试试!”
莺儿跟在她身边多年,见她如此回应,哪里不知,自家姑娘表面虽嗔怪她,心里却高兴着呢。
当即也面带笑容,接过凤钗,一边替薛宝钗梳妆,一边夸赞这凤钗好看,沈蕴真有心之类的。
这回薛宝钗倒没有再嗔怪她,反而脸上多了几分红霞,凤钗簪上后,更显得她珠光宝气,贵气十足。
莺儿也忍不住赞叹:
“姑娘,真好看,就像是贵妃娘娘一样!”
薛宝钗听得心中喜悦,却也知道,‘贵妃娘娘’这种话可不能随意乱说,当即轻斥:
“休要胡说,什么贵妃娘娘的,你也不怕被割了舌头。”
莺儿听后,吐了吐舌头,却并不在意,接着又夸赞起其他话语来。
薛宝钗听得心情大好,她也曾想过,自己或许有朝一日能够成为贵妃。
可自从王夫人阻拦她入宫侍选后,她便也死了这条心。
不过,眼下看到自己戴上沈蕴所送的凤钗,犹如贵妃一般,心里也不免五味杂陈,更多的还是高兴与释怀。
如果能成为心上人的‘贵妃’,她也无怨无悔,此生无憾了。
正痴愣地想着,忽见薛姨妈进来,莺儿连忙迎上前去:
“太太来了。”
薛宝钗闻声,立时回过神来,下意识便想将头饰摘下。
怎奈这凤钗簪得颇为牢固,并非轻易可取,顿时有些慌乱,愈发难以摘下。
这时,薛姨妈已然行至她身旁,端详一眼后,说道:
“我听丫鬟们说,你自己带了个礼盒回来,便过来瞧瞧是什么,原来是这样精致好看的凤钗啊。”
薛宝钗满脸羞红,急忙起身行礼:“娘,您快请坐。”
言罢,搀扶着薛姨妈在一旁的凳子上落座。
既然薛姨妈已然瞧见,她也不急于取下凤钗,免得愈发显得像是做贼心虚一般。
薛姨妈坐下后,仔细端详了她一番,面带笑意地说道:
“好啊,我的儿,你就该佩戴这种饰物,你看看,多显贵气啊,比隔壁的林姑娘,似乎还要更显贵气呢。”
薛宝钗心头砰然一跳,她岂会不知自己母亲对她的期许。
那时,她们薛家初入荣国府,便得知了林黛玉这个特殊人物的存在,加之王夫人以及贾家下人的有意无意引导,她们母女二人实则也暗暗以林黛玉为参照进行比较。
毕竟,薛宝钗与林黛玉一样,皆是寄居于荣国府的外戚,同样身为贾宝玉的表姐妹,年纪也相仿。
然而,眼见林黛玉不仅离开了荣国府,还与一位极为有出息的郎君定下了婚事,如今更是因夫而显贵,获封‘乡君’,已然将薛宝钗远远比了下去。
薛姨妈心中自然不是滋味,谁家父母不希望自家孩子比别人家的孩子更为出色呢。
此时,见薛宝钗戴上凤钗,珠光宝气,贵气逼人,也不免心生感慨,更觉惭愧。
迟疑片刻,薛宝钗红着脸颊回应:
“娘,女儿福薄,若非沈郎相赠,我也不会佩戴此物。”
薛姨妈凝视着她,拉起她的手,面露愧色:
“我的儿啊,是咱们家拖累了你,若非如此,你如今定也不比林姑娘逊色。”
“眼下咱们娘俩既然已经出来了,你和沈大人又有交情,那不妨请沈大人帮忙,让你再入宫侍选一回如何?”
薛宝钗闻言,脸色一滞,望向自己的母亲,见薛姨妈正凝视着自己,她顿时明白,薛姨妈这是在试探自己的态度。
轻轻呼了一口气后,正色对薛姨妈说道:
“娘,哥哥如今已是彻底无法回来了,咱们薛家眼看着就要彻底衰败,这个时候,咱们只能寻求依靠。”
“母舅王家、姨丈贾家的态度,您也看得一清二楚,尤其是王家姨母,恨不得将咱们薛家彻底生吞了。”
“我知道,她肯定和您提及过我和贾宝玉的婚事,按理说,您是母亲,您说了,我定当依从。”
“可她们这般态度,我们母女若真的顺从了,死后又如何面对薛家的列祖列宗?”
说到这里,薛宝钗看着薛姨妈,不再继续往下说。
薛姨妈满脸苦涩,轻叹:
“我的儿果然敏慧,是我当初想得太好了,以为是亲戚,还是亲姐妹,多少会关照咱们一家,怎知竟是这样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