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规划踏中(1 / 1)
炭火通红,三国时期对木炭的制作已经非常精良了,甚至连一点烟尘都没有。天气冷的时候,还会在炭火上温一壶酒,一边烤羊肉一边喝酒,别有一番风味。
刘禅让黄皓打开地图,大汉和曹魏西蜀之争,本质上是对河西走廊的一种争夺。
此刻曹魏在河西占据绝对的统治权力,但是曹魏的吏治并不能让这个地方安定祥和。
于是刘禅通过婚娶昭蕾,控制羌无,做成了一个杠杆,准备撬动河西走廊的控制权。
刘禅原本想着悄悄地干,时机成熟再给曹魏致命一击。但是曹真也不是吃素的,他很快就意识刘禅的谋划,所以开始准备一场针对羌无的军事行动。
杀鸡给猴看,只要这一战打赢羌无,河西所有少数民族都会老实。如果曹真足够聪明,他甚至能给各路少数民族施压,让他们部众也参战,人数多少不是问题,投名状得交上。
刘禅缓缓地放下手中的酒杯,目光扫过在座众人。此时正值三国乱世,科技尚未发展到如今这般地步,既无便捷的手机通讯,亦无丰富多彩的电脑娱乐。对于大多数男子而言,除了纵情于声色犬马之间,玩弄女人取乐之外,恐怕就只有那金戈铁马、浴血沙场的大战方能令他们热血沸腾、心潮澎湃。
“诸位爱卿,今日在此,咱们一同商讨一番,该当如何筹谋规划,才能顺利踏上中原这片广袤大地。”刘禅将视线投向了蒋琬、向朗、董允、山涛、吴懿以及霍弋等人。这些人当中,既有政界的精英翘楚,又有军伍中的中坚力量。
只见蒋琬率先起身拱手说道:
“陛下,微臣以为当下之急乃是建造城池,巩固根基。唯有坚不可摧之城池,进可攻退可守。”
董允紧接着出列奏道:
“陛下,臣提议大量囤积粮草。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充足的粮草储备乃战争取胜之关键所在。”
霍弋亦不甘示弱,抱拳言道:
“陛下,末将认为应当大力推行屯田之举,如此不仅能够增加粮食产量,还可节省不少开支,实乃一举两得之良策啊!”
这时,山涛轻摇羽扇,微笑着进言:
“陛下,依臣之见,不妨派遣使者前往联络各方少数民族。许之以利,给予他们一个抉择的机会。将来战事对曹魏不利,他们必定倒戈。”
踏中这个地方,在三国后期也是比较出名的,姜维被污蔑以后,就是躲在踏中屯田,姜维是诸葛亮的徒弟,军事才能很高,踏中是进攻岐山的桥头堡,进可攻,退可守。
当然,踏中也有他的缺点,那就是踏中和汉中是脱节的,如果汉中受到攻击,从踏中支援过去时间上会有问题。
当然,考虑到阳平关天险易守难攻,其实在踏中屯田是没啥毛病的。
后世姜维的敛兵聚谷,就出现了这种问题,一旦阳平关突然被破,踏中是没法及时支援的。姜维也因为这个敛兵聚谷被扣上了诸多罪名。
刘禅倒不是给姜维洗白,屯兵踏中其实是偏向进攻曹魏的政策,而姜维的敛兵聚谷其实是防守反击战。所以姜维屯兵踏中确实有问题,说白了就是实力弱小的时候,不能既要又要。姜维想要在防御反击的时候,还要具备强大的攻击性,这就是错误的。
所以就敛兵聚谷来讲,姜维应该把大军囤积在阴平桥头,虽然对曹魏的攻击性大大降低,但是防守性绝对的十拿九稳。
“蒋琬,二年时间修建城池,时间来得及吗?”
在原有的基础上修城会比较容易,但是踏中不一样,姜维在这里只是看重它的地形,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有利于屯田。就蜀汉后期的经济状况,他在其他地方屯兵,估计生活压力会很大。
考虑各种客观困难,刘禅就不觉得姜维屯兵踏中有什么罪过,很多时候更多的还是逼不得已。
蒋琬站在众人面前,面色凝重地展开了一卷图纸,上面详细描绘着一座宏伟城池的规划蓝图。他清了清嗓子,开始阐述自己精心构思的筑城方案,并着重强调了以下五个关键问题:
其一,城墙的高度和厚度必须经过精确计算。要足够抵御外敌的强攻,同时也要考虑到自身建设的成本与可行性。过高过厚会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而过低过薄则难以保障安全。
其二,城门的设计至关重要。不仅要方便城内居民进出,还要具备良好的防御功能。可以设置多重门闸、箭楼等设施,增强城门的防御力。
其三,城中的布局需合理规划。包括居民区、商业区、行政区以及军事区等各个区域都要有明确划分,以确保城市运行的高效有序。
其四,水源供应不可忽视。需要寻找稳定可靠的水源,并建立完善的供水系统,满足全城百姓日常生活及战争时期的用水需求。
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筑城所需的材料和人力如何筹备。这涉及到物资采购渠道、工匠招募以及劳动力调配等诸多方面,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整个工程进度。
刘禅听着健忘的阐述,心里不禁感慨,这就是蜀汉第二相的含金量。
就连山涛也是心里折服,他虽然有才,考虑问题也很周到,但是做实事也是需要经验的,这些他肯定比不上蒋琬,所以想要达到蒋琬的水平,他还得至少磨练五年。
“霍弋,快快说来,让朕与众位爱卿听听你的屯田策略!”
刘禅端坐在朝堂之上,目光殷切地望向霍弋。此时的大汉正处于多事之秋,不仅要修筑运河,还要在踏中筹划一场规模达十万之众的大战役。而这一系列浩大工程能否顺利推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屯田政策实施得是否得力,毕竟它直接关系到能够节省多少宝贵的物资。
霍弋闻令后,赶忙起身离座。他先是恭恭敬敬地向在座的诸位大佬行了一个大礼,那谦卑的姿态让人不禁心生好感。待行完礼后,霍弋清了清嗓子,开始有条不紊地阐述起自己精心构思的屯田之策来。
“陛下,诸位大人,臣以为此次屯田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我们可以效仿云南梯田模式,修筑山田,增加耕地面积。其次,可在白水蓄水养鱼,充作军资。再者,派人到陇右大肆宣传优惠移民政策,吸引曹魏流民投奔,此消彼长……”
霍弋滔滔不绝地说着,将自己的想法详细道来,众人皆听得聚精会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