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两路使者(1 / 1)
话说那东吴,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决定派遣与西蜀关系密切的张温作为使者前往蜀汉。
张温,本是东吴阵营中的一员忠臣,对东吴忠心耿耿。
然而一次出使季汉的经历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轨迹。
当张温踏入季汉的土地时,他与那位传奇人物——诸葛亮相遇了。
诸葛亮那超凡的智慧、卓越的才能以及令人折服的人格魅力如同一道耀眼的光芒,瞬间穿透了张温的心。
从那一刻起,张温仿佛着魔一般,成为了诸葛亮的狂热追随者和忠实小迷弟。回到东吴后的张温,逢人便大肆夸赞诸葛亮的丰功伟绩,对其敬仰之情溢于言表。他的言辞中充满了对诸葛亮毫不掩饰的赞美之词,甚至到了盲目吹捧的地步。
这种行为逐渐引起了孙权的不满和反感。孙权认为张温作为东吴的臣子,理应将忠诚和重心放在本国之上,而如今却对他国谋士如此崇拜有加,实在有失体统。
因此,尽管张温才华出众,但由于他对诸葛亮的过度追捧,始终未能得到孙权的重用。
这一次,为了迷惑西蜀,孙权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决定重新启用张温。
张温心中思绪万千,不禁想起了已经离世的秦宓,往昔与秦宓争锋相对的种种情景涌上心头,令他不由得感慨万分。
而此时,在蜀汉这边,负责接待张温一行人的乃是向朗。双方见面寒暄过后,张温便迫不及待地询问起诸葛丞相的近况来。只见向朗微微一怔,稍作思索后,才缓缓回答道:
“诸葛丞相正在忙着整顿南中之事务。”
然而,张温何等聪明之人,他自然不会轻易相信这番说辞。
但他并未当场戳穿向朗的谎言,只是微微一笑,表示理解。接着,张温从怀中取出了东吴精心准备的国书,郑重其事地递给了向朗。国书中详细阐述了当曹魏出兵攻打武都之时,东吴将会全力配合蜀汉,一同攻打合肥。此乃两国之间的重要战略部署,若能成功实施,必将对局势产生重大影响。
向朗接过国书,仔细阅读起来。他深知这份国书所承载的分量和意义。他将国书小心收好,并邀请张温等人先去歇息,等待进一步的安排。将张温妥善安置之后,向朗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马不停蹄地赶往蒋琬所在之处,准备向其详细禀报这件事情。
蒋琬接过向朗递来的国书,仔细阅读起来。只见他眉头微皱,似乎心中正在思考着什么重要问题。对于此次与东吴的联合作战提议,蒋琬内心其实是持赞同态度的。
毕竟,共同对抗强大的曹魏势力,对蜀汉来说无疑是一个不错的战略选择。然而,一想到孙权过往那些劣迹斑斑的行为,蒋琬又不禁心生疑虑。
“这孙权向来诡计多端,我们不得不防啊!”
蒋琬放下手中的国书,看向一旁的向朗说道。
向朗点了点头,表示认同:
“大人所言极是。虽然这次联合作战看起来颇具吸引力,但我们确实不能掉以轻心。万一孙权只是表面上与我们合作,背地里却另有图谋,那可就麻烦了。”
两人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最终决定采取一种相对稳妥的策略。一方面,他们要积极回应东吴方面提出的合作意向,展现出蜀汉的诚意;另一方面,则需暗中加强防备,以防孙权突然变卦或者搞一些小动作。比如,可以派遣密探密切监视东吴军队的动向,同时加强边境地区的防御力量,确保一旦出现意外情况,能够及时做出应对。
洛阳城,这座古老而繁华的都市,迎来了一位特殊的使者——张昭。
此次,他身负重任,代表东吴出使曹魏。
然而,对于这次使命,张昭心中却充满了耻辱之感。
遥想当年赤壁之战前夕,张昭曾主张投降曹操,但那已是多年前的往事。时光荏苒,如今的局势早已不同往日,可孙权却仍要派他前来出使曹魏,这无疑让张昭感到无比的憋屈和郁闷。
当张昭踏入曹魏宫廷时,曹睿亲自率领群臣热情地迎接了这位来自东吴的“带头大哥”。
曹睿深知,若想要成功劝降东吴,张昭将是一个关键人物。因此,他对张昭表现出了极大的礼遇与尊重。
与此同时,曹魏朝廷中的大臣们也纷纷向张昭示好。陈群、辛毗、华歆等人更是不遗余力地恭维着张昭,对他的学识和书法赞不绝口。面对众人的殷勤,张昭原本沉重的心情逐渐好转起来。待气氛稍显融洽后,张昭缓缓地从怀中掏出孙权交给他的国书,并郑重其事地递给了曹睿。
国书中详细通报了孙权所制定的一项重大战略计划:即在曹魏与蜀汉展开最终决战之际,东吴将趁机出兵偷袭广州。此消息一经传出,曹魏朝堂之上瞬间掀起一阵轩然大波,欢呼声此起彼伏。众臣们皆兴奋不已,他们仿佛看到了胜利在望的曙光。
徐庶突然间毫无征兆地笑出了声。这笑声在寂静的朝堂之上显得格外突兀,引得众人纷纷侧目,尤其是坐在高位上的曹睿更是满脸疑惑。只见曹睿微微皱起眉头,忍不住开口问道:
“先生缘何发笑?”
徐庶嘴角微扬,眼中闪过一丝狡黠,不紧不慢地说道:
“陛下,没什么,臣只是笑那小孙权不知羞耻、厚颜无耻!”
听闻此言,曹睿心中的好奇愈发强烈,
示意徐庶继续说下去。
徐庶接着解释道:
“以臣之见,那孙权向来贪得无厌。依常理而言,此时此刻以孙权的无耻应当是待价而沽,坐等我大魏主动找上门去商谈事宜,一如当年的襄樊之战那般狮子啊大开口。然而如今,他却一反常态,主动派遣张昭前来,恐怕另有所图。”
曹睿听后,心头不禁一紧,开始暗自思量起来。这时,一旁的陈群见状赶忙上前一步,凑近曹睿轻声说道:
“陛下莫忧。若那东吴果真有意攻打广州,势必要大规模调动军队。如此一来,其动向必难掩人耳目,此事查证起来并非难事。只要我们派人密切留意,定能识破其阴谋诡计。在者,徐庶说的话得反着来听,他既然明说了,肯定是想挑拨大魏和东吴关系。”
曹睿闻得陈群所言,紧绷的心弦稍稍松弛下来,点了点头表示认同。但他深知不可掉以轻心,仍需谨慎应对,以防被东吴所算计。于是,他当即下令加强边境的侦察力量,并命人时刻关注东吴方面的一举一动,务必做到知己知彼,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