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就没有让下人的子弟读书的道理(1 / 1)

加入書籤

还沉浸在那种宏大商业构想里,萧潜却已经转过身,看向了旁边侍立着的老管家。

那管家一直躬着身子,眼观鼻鼻观心,尽量把自己当个透明人。

萧潜的目光落在他身上,很随意地问了一句。

“王管家,府里当差的这些人,家里都有孩子吗?”

“啊?”

王管家猛地一抬头,眼神里全是茫然。

话题跳得太快,他完全没跟上。

姑爷……怎么突然问起这个?

这是要……考察家境?还是想裁人?

心里咯噔一下,赶紧陪着笑脸,小心翼翼地回答。

“回姑爷的话,大……大都有。府里的仆役,大多都是拖家带口的。”

“木工房里的师傅们呢?还有绣房的那些女工?”

萧潜又问。

王管家更慌了,额头上都见了细汗。

偷偷瞟了一眼公主,见公主也是一脸的困惑,心里就更没底了。

“有,都有的,姑爷。”

“年纪多大?”

“七八岁到十几岁的,都有。”

“好。”

萧潜点了点头,然后说出了一句让在场所有下人魂飞魄散的话。

“明天,让他们把孩子都带来公主府。”

“……”

空气瞬间凝固了。

王管家脸上的笑容僵住了。

怀疑自己听错了。

什么?

把……把孩子带来公主府?

那帮泥猴子?

一个个浑身脏兮兮,满地乱跑,大喊大叫的臭小子?

带到规矩森严的公主府里来?

他疯了还是我疯了?!

“姑爷!不可!万万不可啊!姑爷!那些孩子顽劣不堪,吵吵闹闹,会惊扰到公主殿下的!这……这不合规矩啊!求姑爷收回成命!”

周围的几个仆人也吓得脸色惨白,跟着跪了一地。

开什么玩笑?

把孩子带进主家,那不是找死吗?

万一磕了碰了府里的名贵瓷器怎么办?

万一冲撞了殿下怎么办?

那可是要掉脑袋的大罪!

这位新来的姑爷,到底想干什么?

在给他们下套,想找个由头把他们都赶出去吗?

一时间,所有人看萧潜的眼神,都充满了猜疑。

姜婉儿也终于从震撼中回过神来,皱着眉头,同样不解地看着萧潜。

“萧潜,你这是……”

“吵闹?无妨。不仅要带来,我还要在府里给他们专门辟个院子。我还会请一位先生来,在府里开个私塾,教他们读书识字。”

如果说刚才的话是惊雷,那现在这句话,简直就是天塌了!

王管家直接瘫坐在地上,张着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私塾?

给他们这些下人的孩子,开私塾?

教他们读书?

这是什么话本里的故事?

自古以来,就没听说过有哪个东家,会花钱请先生教自家仆人孩子读书的!

别说读书了,能给口饭吃,不打不骂,那就是天大的恩德了!

姜婉儿也彻底懵了。

感觉自己的脑子完全不够用了。

这个男人的行为,永远都超乎自己的想象。

忍不住上前一步,拉住萧潜的袖子,压低了声音。

“你到底在想什么?开工坊,现在又要办私塾?还是给下人的孩子办?”

“婉儿,我问你,一个识字的工匠,和一个不识字的工匠,谁做出来的东西更精细?”

“……自然是识字的。”

“一个能看懂图纸的工人,和一个只能靠师傅口传心授的工人,谁学东西更快,效率更高?”

“……能看懂图纸的。”

“这就对了。”

“我要造的,不是现在这些简陋的纺车。而是更精密,更复杂,需要计算,需要配合的机器。”

“我未来的工坊,需要的不是一群麻木的苦力,而是一批能识字,会算数,懂得思考,并且绝对忠于我的技术人才。”

“这些人,从哪里来?”

萧潜的目光,缓缓扫过那些还处在呆滞中的下人。

“与其去外面找,不如我自己培养。”

“这些孩子,就是最好的璞玉。他们现在七八岁,十年之后,正好是堪用的时候。他们的父母在我这里做事,受我的恩惠。他们的孩子在我这里读书,学我的本事。将来,他们长大了,自然会到我的工坊里来。”告诉我,婉儿,还有比这更忠心,更可靠的班底吗?”

姜婉儿怔怔地看着他,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原来……

原来是这样!

连十年后的人才布局,现在就已经开始落子了!

那些被下人们视作累赘,视作麻烦的“泥猴子”,在萧潜眼里,竟然是十年后支撑起庞大商业帝国的基石!

何等的眼光!何等的心计!

看着那些跪在地上的仆人,他们脸上还带着惊恐和不解。

根本不知道,一个天大的机缘,已经砸在了他们孩子的头上。

一个让他们子孙后代改变命运的机会!

而赐予他们这一切的男人,考虑的,却根本不是什么恩惠。

是利益,是长达数年乃是十数年的长线投资,是对人心的精准算计!

这一次,姜婉儿没有再反对。

只是默默地松开了手,轻声说了一句。

“……随你折腾吧。”

萧潜笑了。

他转头对已经傻掉的王管家说道。

“听到了吗?去,传我的话。明天不想让孩子来读书的,我也不勉强。”

说完,他直接走向不远处的木工房。

一个正在刨木头的老木匠,看到萧潜过来,吓得手里的刨子都快掉了。

“姑……姑爷……

“把这块板子,给我刷上黑漆,越黑越好,要刷得均匀。”

“啊?刷黑漆?”

老木匠一头雾水,但还是连连点头。

“是,是!小的马上就办!”

一个新的时代,就从这间小小的私塾,开始了。

……

第二天。

公主府一间宽敞的厢房被腾了出来,权当临时学堂。

二十几个七岁到十岁出头的男童,被爹娘连推带搡地送了进来。

一个个畏畏缩缩,穿着打补丁的衣服,脸上还挂着泥印子,看谁都怯生生的。

他们挤在墙角,像一群受惊的鹌鹑。

管家站在门口,看着这阵仗,眼皮直跳,心里把萧潜骂了八百遍。

好好的公主府,弄得跟个乞丐窝一样!

萧潜施施然走了进来。

手里没拿戒尺,也没拿书本,只是让老木匠把那块刷得乌黑的木板架在屋子正中央。

旁边还放了一小篓子白色的石灰条。

孩子们好奇又害怕地看着他。

“都过来,站到前面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