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夏收(1 / 1)

加入書籤

天边刚泛起鱼肚白,林家村便被一种蓄势待发的躁动唤醒。

连续几日的晴好,麦穗已干爽脆硬,正是开镰的绝佳时机。

三千亩金毯铺陈大地,沉甸甸的麦穗在晨风中沙沙低语,散发着醉人的醇香。

村头老槐树下,老族长林广福敲响了悬挂多年的铜锣。

“铛——!开镰喽——!”

洪亮的锣声如同冲锋的号角,瞬间点燃了全村。

各家各户倾巢而出!壮劳力们肩扛磨得锃亮的镰刀,妇人们挎着盛满凉开水和馍馍的篮子,半大的孩子也拎着小筐,准备拾捡遗落的麦穗。田间地头,人声鼎沸,吆喝声、说笑声、镰刀割断麦秆的“嚓嚓”声,汇成一首充满生命力的丰收交响。

“栓柱!你这块地头茬,手底下麻利点!”张老汉冲着自家儿子喊道,自己却率先弯腰,镰刀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一抱沉甸甸的麦子便整齐地躺倒。

“放心吧爹!保管不落您后!”栓柱咧嘴一笑,动作更快了。

隔壁田里,王寡妇带着两个半大儿子也在奋力收割。汗水浸湿了她的鬓角,脸上却洋溢着满足的笑容。“大牛,二牛,加把劲!收了麦子,娘给你们蒸白面馍,管够!”

就在这热火朝天之际,一队身着统一草绿色、扎着绑腿的保安团士兵,在队长石头的带领下,迈着整齐的步伐开进了田间。他们没有携带武器,只扛着扁担、绳索和更多的镰刀。

“乡亲们!团长有令,保安团全员助收!哪家缺人手,招呼一声!”石头声如洪钟。

“石头兄弟!这边!这边缺人!”李铁匠家劳力少,正着急,见状大喜。

“好嘞!一队,跟我去李大哥家地!”石头大手一挥,十几个精壮小伙立刻如虎入羊群,镰刀挥舞,割麦的速度比老农还快!

另一队士兵则主动帮劳力弱的家庭捆扎、搬运。他们力气大,动作麻利,一担担小山似的麦捆被稳稳挑起,沿着田埂快步走向村中的打谷场。汗水很快浸透了他们的灰布短褂,紧贴在贲张的肌肉上,却无人喊累。

“哎呦,可谢谢你们了!真是帮了大忙!”孙大娘看着自家田里的麦子飞快减少,感激地直抹眼泪。

“大娘客气!保境安民,助民抢收,都是分内事!”一个年轻士兵憨厚地笑着,肩上的扁担压得咯吱响,脚步却依旧稳健。

士兵们的身影在金黄的麦浪中穿梭,如同坚实的脊梁,支撑起这场盛大的丰收。军民一家,其利断金的景象,让每一个村民心头都暖烘烘的。

村中央巨大的打谷场,早已清扫得干干净净,铺上了厚厚的苇席。一车车、一担担金黄的麦捆源源不断地运来,很快堆起了一座座小山。

打谷是重头戏!几台崭新的脚踏式脱粒机被推到场地中央,成了最抢手的宝贝。精壮的汉子们轮流上阵,双脚奋力蹬踏轮盘,机器发出欢快的轰鸣。麦捆被塞入入口,滚轮飞旋,金黄的麦粒如同金色的瀑布,“哗啦啦”倾泻而下!麦草碎屑被强劲的气流吹向后方,堆成草垛。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新麦香气和飞扬的尘土。

“加把劲啊!看谁脱得快!”有人高声吆喝,引来一片应和。脱粒机旁,妇女和老人则拿着木叉,快速地将脱净的麦粒摊开、翻晒,同时仔细筛去残留的麦壳和碎草。

孩子们在草垛间追逐嬉闹,偶尔被大人呵斥着去捡拾散落的麦穗。整个打谷场人声鼎沸,汗流浃背,却洋溢着无法言喻的喜悦和满足。丰收的欢歌,在机器的轰鸣和人声的喧嚣中,唱得格外响亮。

收割并非一蹴而就。三千亩麦田,按地块成熟度、劳力分布,被精心划分成二十个批次,每天收割一百五十亩左右。打谷场也根据晾晒进度轮转使用,确保每一粒麦子都得到充足的阳光亲吻。

晾晒好的麦粒,被小心地收集起来,迎来了最重要的环节——分选。

优级(种用级):这是重中之重,关乎下一季万亩良田的根基。只有那些颗粒最饱满、最均匀、色泽最纯正金黄、无丝毫破损霉变的麦粒,才能入选。每一粒都经过至少三道人工筛选,确保纯度和活力。最终,这批最精华的种子被单独装入特制的、内衬油纸和石灰防潮层的麻袋,仔细封口,袋口系着代表“优”字的红布条。目标:满足一万亩播种所需,最终精选出119,250斤。

良级(商品种):颗粒饱满度稍逊于优级,但依然远超普通小麦,色泽均匀,无破损霉变。这是未来由“领航者公司”对外销售的良种,代表着林家村种子的信誉。装入标准麻袋,系着代表“良”字的蓝布条。数量:477,000斤。

一级(食用级):颗粒大小不均,或有轻微瘪粒、少量破损,但无霉变。这是村民和未来磨坊的主要口粮及加工原料。装入普通麻袋。数量:182,850斤。数量最少,因为林家村的田间管理和收获标准极高,劣质麦极少。

分选工作细致而枯燥,却无人抱怨。所有人都知道,每一粒麦子的归宿,都关系到村子的未来和信誉。

当最后一粒经过分选的麦子被装入麻袋,时间已过去近一月。

村西,那座用林家自产水泥、条石砌筑,坚固异常、设有防潮通风层的大型粮仓,缓缓打开了厚重的大门。

保安团的士兵们再次成为主力。他们排成两列长龙,喊着整齐的号子,将一袋袋系着红布条、蓝布条的种子,以及代表口粮的普通麻袋,接力传递,稳稳地送入粮仓深处。粮仓管理员林老会计,戴着老花镜,手持账本,一丝不苟地清点、记录着每一袋入库麦子的等级、重量和位置。

“优级种,第三区,第壹佰贰拾伍袋!入!”

“良级种,第五区,第柒佰袋!入!”

“一级麦,第二区,第肆佰叁拾袋!入!”

洪亮的报数声在空旷的粮仓内回荡。麻袋堆砌成一座座小山,散发着新麦特有的、令人安心的气息。总计:

优级麦种:119,250斤(满足本村万亩扩繁用种核心)

良级麦种:477,000斤(领航者公司未来拳头商品)

一级食用麦:182,850斤(村民口粮与加工原料)

总计入库:779,100斤(约合79.5万斤,损耗主要为水分蒸发及分选剔除杂质)

当粮仓大门轰然关闭,巨大的铁锁落下,发出清脆的“咔哒”声时,所有参与这场盛大劳作的人们,无论村民还是士兵,都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疲惫却无比踏实、自豪的笑容。

田野间,收割后的麦茬在夕阳下泛着金光,仿佛在静静等待着下一季的轮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