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以市场换技术(1 / 1)

加入書籤

一九一四年三月的太原城,春意渐浓,而比春风更早感知到商业暖流的,是那些嗅觉灵敏的外国洋行。

晋兴银行即将发行新债、领航者公司即将主导开发正太铁路工业区的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的涟漪迅速荡及洋行,终于引来了第一批主动上门的探访者。

比利时华比公司驻并代表范德维尔德、意大利安萨尔多工程公司顾问马里奥·罗西、丹麦史密斯公司商务专员汉森,这三位背景各异却同样精明的欧洲商人,几乎是前后脚地递来了拜帖,请求会见晋兴银行总行长苏婉贞女士。

会谈被安排在新落成的晋兴银行太原分行那间充满中西合璧风格的会客室内。

紫檀木的中式桌椅与皮质沙发和谐共处,墙上挂着山水画,茶几上却摆放着锃亮的银质咖啡具。

苏婉贞今日特意选择了一身宝蓝色缂丝旗袍,从容地坐在主位。

三位洋行代表被同时引入。

简单的寒暄和交换名片后,气氛便迅速转向务实。

范德维尔德首先开口,他中文流利,语气沉稳而直接:

“苏行长,周行长,敝公司专注于铁路及工矿设备,在华北地区已有多年经营。

听闻贵公司即将大手笔开发正太铁路沿线工业区,令人钦佩。

无论是铁路专用线的铺设、厂区内部轨道,还是矿山所需的提升、通风、排水设备,华比公司都能提供最先进、最可靠的产品和技术支持。”他递上精美的产品图册和业绩清单。

马里奥·罗西紧接着跟上,他的热情几乎要溢出胸膛,带着浓重的意大利口音:

“苏女士!奇迹!您创造了资本的奇迹!

安萨尔多拥有全欧洲最强大的重型机械制造能力!

发电厂的锅炉、汽轮机!钢铁厂的轧机!

甚至是未来可能需要的铁路机车!

我们都能提供!

而且,我们可以提供最优惠的融资条件!”他挥舞着手臂,仿佛已经看到了巨大的订单。

汉森则显得更为冷静克制,他推了推金丝眼镜,言简意赅:

“史密斯公司,水泥生产设备、大型破碎机、研磨设备。

如果工业区建设需要自建水泥厂或涉及大量土石方工程,我们的设备是世界最优选择。效率,耐久性。”

他递上的资料数据详实,图表清晰。

苏婉贞安静地听着,脸上始终保持着雍容而略带距离感的微笑。

她逐一翻阅着递上来的资料,却不急于对任何一家做出承诺。

待三人相继介绍完毕,会客室内短暂安静下来。

苏婉贞轻轻放下手中的咖啡杯,杯碟碰撞发出清脆的一声轻响,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过来。

“非常感谢三位先生远道而来,以及对晋兴和领航者项目的关注。”

她的声音温和却清晰,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分量,“诸位代表的企业,皆是在其领域内享有盛誉的巨头。你们所提供的设备与技术,也正是我们建设新山西所亟需的。”

她话锋微微一转:“然而,山西并非上海,亦非天津。此地民风淳朴,亦讲求实惠与长久。简单的设备买卖,并非晋兴与领航者寻求合作的最佳模式。”

三位代表的脸色稍稍凝重起来,知道真正的谈判开始了。

“我们所期待的,”苏婉贞目光扫过三人,缓缓道,“是能扎根于此、共同成长的战略伙伴。不仅仅是卖方与买方的关系。”

“工业区的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持续的技术支持、人员培训、甚至零配件的本地化供应。

我们希望合作伙伴,不仅能提供优质的设备,更能带来先进的管理经验和长久的技术服务承诺。”

她看向范德维尔德:

“华比公司在铁路矿业经验丰富,可否考虑在太原设立一个常驻的技术服务处?

并承诺在未来三年内,为工业区培训至少五十名合格的设备操作与维护工程师?”

她转向马里奥·罗西:

“安萨尔多的融资条件很有吸引力。

但我们更希望,部分核心部件能在未来逐步实现国内采购或组装,以降低长期维护成本。

贵公司是否愿意就此进行技术合作的探讨?”

最后她对汉森说:

“史密斯公司的设备以耐用著称。

若我们采购,希望贵公司能提供覆盖整个工业区建设周期的专家现场指导,并确保十年内的零部件供应价格稳定。”

她的要求,条条都超出了简单的贸易范畴,直指技术转移、本地化服务和长期绑定。

“诸位先生,”苏婉贞身体微微前倾,语气真诚而有力,“山西市场潜力巨大,但开发之初,亦需投入与培育。

晋兴与领航者愿意作为诸位打开山西乃至整个中国内陆市场的桥梁与基石。

但这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与信任。

我们提供市场准入和本土资源,希望换取诸位最先进的技术、最优惠的合作条件以及最真诚的长久承诺。”

“这是一种互相支持,互相成就的合作。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共同在这片土地上,建造起真正坚实、繁荣的工业基础。”

她说完,会客室内陷入了一片沉思的安静。

三位洋行代表交换着眼神。

苏婉贞的提议无疑增加了他们的成本和风险,但也描绘了一个远比单次销售更诱人的长远蓝图——深度嵌入一个快速崛起的区域性工业体系,成为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范德维尔德首先打破了沉默,他谨慎地措辞:

“苏行长的远见令人敬佩。

设立技术服务处和培训工程师,华比公司原则上可以考虑,但具体规模和成本,需详细评估。”

马里奥·罗西则显得更为兴奋:

“技术合作?

哦!当然!我们可以派工程师来!

安萨尔多最喜欢交朋友了!我们可以详细谈!”

汉森沉吟片刻,点了点头:

“现场技术指导和长期零部件供应保障,是合理要求。史密斯公司可以承诺。”

初步的意向在谨慎的氛围中得以确立。

作为副行长的周世安适时地接过话头,开始安排后续的具体技术对接和商务谈判流程。

送走三位心思各异的洋行代表,苏婉贞缓步走到窗边,看着太原城渐渐亮起的灯火。

周世安走到她身后,低声道:“行长,他们的条件似乎…”

“他们还在衡量。”苏婉贞打断他,语气平静,“让他们看到我们的决心和潜力,也让他们知道,进入山西市场,必须按我们的规矩来。这不是乞讨,而是合作。”

她转过身,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真正的好戏,还在后头。等工业区一动工,需要的不只是这几家的设备。到时候,该着急的,就是他们了。”

欧洲的紧张局势,或许正是一个压价的绝好筹码。

这一点,她心里清楚,但此刻还不必点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