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追剿与清乡(1 / 1)

加入書籤

黑云寨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去,一旅的铁蹄并未停歇。

肃清主要匪帮后,作战重心转向了更为繁琐却也至关重要的阶段:追剿残匪与政治清乡。

旅长柱子深知,军事上的胜利若不能转化为长治久安,匪患必将死灰复燃。

此次清乡区域,位于长治西北部与邻省交界的几个偏远乡。

与以往不同,此地绝大多数农户已在领航者公司农垦部的组织下,或迁入新村镇,或加入了集体农庄。

广袤山野间,只剩下零星散布的、不愿离开故土或心存观望的散户,以及那些依托复杂地形和人际缝隙藏匿的溃散匪徒。

一旅以连排为单位,化整为零,如同梳篦般细细梳理着每一道山沟、每一片林子。

他们的任务不再是强攻堡垒,而是更考验耐心、细致和政策的追剿与安抚。

三连二排的士兵们,沿着一条几乎被荒草淹没的猎径艰难前行。

排长周海是个精瘦的南方人,心细如发。

他们根据情报处提供的线索,追踪一股约五六人的残匪,其头目据说背着人命。

“排长!这里有脚印!刚踩过去没多久!”尖兵班长老韩蹲下身,指着泥地上几个模糊但新鲜的鞋印低声道。

周海上前仔细观察,又抬头看了看前方密林和右侧哗哗作响的山涧:“他们想借着水声掩盖行踪。一班从左翼包抄,二班跟我从右侧山涧摸过去,三班原地警戒,听到动静再压上!”

士兵们无声地点头,迅速行动。周海带着二班,蹚入冰凉刺骨的山涧水流,借着岩石掩护,逆流而上。水声掩盖了他们的脚步声。

约莫一炷香后,前方水流转弯处传来几声压抑的咳嗽和低语。

周海猛地举手示意,全班立刻蹲下,枪口指向前方。

透过灌木缝隙,可以看到五个衣衫褴褛、混身湿透的汉子正瘫坐在溪边石头上喘气,武器随意放在身边,毫无戒备。

周海眼神一冷,打了个手势。

“不准动!举起手来!”二班士兵如同神兵天降,猛地从岩石后和灌木丛中现身,十几支G98步枪黑洞洞的枪口对准了匪徒!

匪徒们吓得魂飞魄散,下意识想去摸枪,但看到那精良的武器和士兵们冰冷的眼神,瞬间丧失了抵抗勇气,哆哆嗦嗦地举起了手。

士兵们迅速上前,缴械、搜身、捆绑,动作干净利落。

周海走到那个看起来是小头目的汉子面前,冷声问道:“叫什么名字?黑云寨跑出来的?”

那汉子脸色惨白,嘴唇哆嗦着点头。

“李家庄的王老栓一家,是不是你们杀的?”周海的声音陡然严厉。这是情报处提供的、与这股残匪特征吻合的一桩血案。

汉子身体一颤,低下头不敢吭声。

“带走!”周海不再多问,挥手让人将其单独看押。

这种血债累累的,等待他的将是林大虎那座特殊监狱。

另一边,一连指导员孙铭,带着一个班的士兵和文化教员小刘,来到了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小山村。

村里只剩下七八户人家,大多是老弱妇孺,青壮年要么被抓了壮丁,要么逃荒外出,也有极少数可能入了匪伙。

看到军队进村,村民们都惊恐地躲进屋里,关门闭户。

孙铭让士兵们在村口开阔地列队等候,严禁擅入民宅。

他和小刘拿着铁皮喇叭,站在村中央的空地上。

“老乡们!不要怕!我们是长治警备师的队伍!是来打土匪、保平安的!”小刘的声音还带着学生气的清亮,努力放大音量。

孙铭接过话,语气沉稳:“土匪黑云寨、野狼峪,都已经被我们剿灭了!赵保坤死了,穿山甲也抓了!以后,再也没有土匪能祸害咱们乡亲了!”

一些门窗悄悄推开了一条缝,露出惊疑不定的眼睛。

孙铭继续道:“我们知道,村里有些人是被土匪逼得没办法,或者被裹挟着干了错事。现在,机会来了!只要手上没有人命,愿意改过自新,主动出来登记,说明情况,我们保证从宽处理!领航者公司正在开荒修渠,正需要人手!去了就有活干,有饭吃,挣的是安生钱!”

小刘赶紧补充:“对对!去了还能分地!孩子还能上学堂!”

这时,一个头发花白、拄着拐杖的老者颤巍巍地打开门走出来,他是村里仅剩的族老。

“长官,你们说的,可是真的?真不追究了?”

孙铭走上前,敬了个礼:“老人家,千真万确!这是我们林县长定的规矩!首恶必办,胁从不问,立功受奖!咱们长治,现在讲的是王法,讲的是给人活路!”

老者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光亮,他回头看了看那些依旧紧闭的门户,叹了口气,低声道:“村东头老赵家的二小子前阵子偷跑回来,躲在地窖里。他没杀过人,就是跟着穿山甲扛过几天粮食。”

“多谢老人家!”孙铭点头,对身后士兵道,“去两个人,到村东头,喊话,就说我们知道了,让他自己出来,保证他安全!”

片刻后,一个面黄肌瘦、畏畏缩缩的年轻人从地窖里爬了出来,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磕头。

有了这个例子,陆续又有两三个藏匿的胁从匪徒或与匪帮有牵连的村民,主动走了出来,坦白情况。

孙铭让小刘一一登记在册,然后对众人宣布:“你们的情况,我们会核实。只要属实,过几天,就有农垦部的人来接你们去安置点!以后,好好干活,重新做人!”

士兵们将带来的少量粮食和盐巴,分发给村里几乎断炊的几户人家。

村民们捧着救命的粮食,看着这些不像以往那般凶神恶煞、反而帮忙挑水劈柴的士兵,眼中的恐惧渐渐被感激和希望取代。

几天后,在各部队清乡区域的中心点,设立起了临时的转运场。被抓获或自首的匪徒、可疑人员被集中于此。

气氛肃杀。林大虎亲自带着一队神情冷峻的武装警察赶来。

所有人员被重新核对名单和信息。柱子和几个营长在一旁监督。

林大虎拿着一份名单,声音冰冷地念出一个个名字,后面跟着简短的案由:“张黑牛,参与袭击李家屯运输队,致死两人。王三刀,黑云寨小头目,亲手杀害被掳百姓…赵四…李五…”

每念到一个名字,就有两名武装警察上前,将面如死灰、瘫软在地的匪徒拖出来,戴上沉重的镣铐,单独押上几辆加固的、遮得严严实实的马车。

这些人,是血债累累、民愤极大的首恶和骨干,他们的终点,是林大虎那座外人无从知晓的特殊监狱。

剩下的,大多是胁从或情节较轻者,数量较多。

他们虽然惶恐,但看到那些血债者被单独押走,心里反而稍稍安定。

林大虎对这些人训话,语气依旧严厉,但内容不同:“你们!跟着土匪祸害乡里,本该严惩!但林县长和县政府给你们一次机会!是去矿场井下卖苦力赎罪,还是去垦荒队开荒种地挣条活路,就看你们接下来的表现!都给我老老实实,谁敢再生事端,刚才那些人的下场,就是你们的榜样!”

随后,这些被甄别后的胁从人员,被移交给了早已等候在此的、领航者公司农垦部和矿业部的干事。

干事们冷着脸,拿着花名册,如同接收货物一般,将他们分编成队,押送往不同的劳役地点。

等待他们的,将是严格的监管和艰苦的劳动,但至少,还有一线生机和未来的盼头。

柱子看着马车和队伍远去,对林大虎道:“大虎,这边差不多了。后续的安抚和村镇重建,县府的人会接手。”

林大虎点点头:“放心,县长都安排好了。剿匪这块,你们一旅打得漂亮,这清乡的活儿,也干得利索。”

军事的归军事,政治的归政治。

一旅的铁血扫荡,为长治西北边境廓清了寰宇;而随之而来的甄别、审判、安置与建设,则将军事胜利彻底转化为稳固的统治秩序和民心归附。

剿匪之战,至此才算是真正画上了一个有力的句号。

这片曾经匪患丛生的土地,终于开始真正沐浴在安家立业的秩序之光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