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章 真狠啊(1 / 1)

加入書籤

陵邑制的定策与施行,在楚凌看来是时候了,该制意在定期迁一批富户豪绅到临近帝陵之地修筑陵城,该制既可拱卫皇陵,又能削弱地方豪强盘踞之势。

最为重要的一点,是能趁此机会,疏散一批批人口到这些陵城,以减轻虞都人口稠密的压力。

更何况陵邑之地多是荒芜未辟区域,借助此事兴工,尚能聚拢破产群体,兴以工代赈之策。

从长远来计,该制是利大于弊的。

按着楚凌的设想,在正统一朝,他要促成太祖、太宗、宣宗三陵邑的营建,待到上述三陵邑建成竣工,即可在他所修万年吉壤之地再建陵邑,这是将贯穿正统一朝的策略。

楚凌当然知道该制一旦施行,势必会引起极大的反对与抨击,主流舆情势必跟劳民伤财,抽富必弱地……对此楚凌早就有了心理准备。

在楚凌看来,不定期进行这一迁移,势必会使地方出现一批阀,门阀一旦形成,便如附骨之疽,难以撼动。

历史的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因此他宁可背上苛责,也要强行推行陵邑制。

再者言,科技与生产力没有攀升到一定程度,就别想着搞出跨时代的产物,因为没有这一基础。

可楚凌谋划的事太多,需要更多的来作为支撑。

发展集约型手工制造业,是楚凌所布大局的关键一步,而想要实现这一部署,就必须要具备足够的消费市场,内外皆需要。

这不是把人口扎堆,把产业集中起来就能促成的。

至于说抽富户会削弱地方,这在楚凌看来就是一个伪命题,没有一个强势富庶的中枢基本盘,地方上的豪强就永远不会被真正遏制,而一旦中枢出现风波,导致对地方的掌控力度削弱,则天高皇帝远下,是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的。

所以楚凌必须建立一种新的秩序,将豪强纳入中枢有效控制的体系之内,待到中枢基本盘繁荣起来,楚凌会有针对性的推动一系列政策,以驰道遍布全国为根基,加强中枢与地方联系的同时,使得地方在改革浪潮下得以大跨步向前。

“陛下,这……”

刘谌的声音响起,叫楚凌从思绪下回过神来。

“卿有什么想说的,无需有任何顾虑。”

看出刘谌的惊疑,楚凌微微一笑,伸手示意道。

还没有任何顾虑的讲出?

陛下啊陛下,您觉得这可能吗?

该制一旦问世,必将引起轩然大波啊!!

刘谌喉结上下蠕动,表面看似没有太大变化,可心里却掀起了惊涛骇浪,他万没有想到天子突召他进宫,居然想聊的是这件事。

甚至刘谌猜到了,该制,天子恐是想叫榷关总署这边,趁着此次前去东域深查,有试探性的去进行吧?

不是!!

您怎么不叫楚徽去做啊。

这事儿,他能狠下心去做啊。

臣……

此刻的刘谌,思绪异常活泛。

“卿是有何顾虑?”

见刘谌迟迟不言,楚凌双眼微眯,沉声说道。

刘谌心下一紧,腿不受控制的哆嗦起来。

“臣,臣没有。”

刘谌忙作揖拜道:“臣就是觉得该制涉及太大,真要施行起来的话,恐朝野间对此是很激烈的。”

“恰是这样,朕才会召卿来。”

楚凌倚着软垫,审视着刘谌,“自朕御极登基以来,中枢也好,地方也罢,卿仔细算算,这前后生出了多少风波?”

“说是不计其数夸张了,但频次未免也太频繁了!!”

“朕有时就在想啊,为何总有些人漠视我朝所定律法,有正道不走偏要走邪路,因为他们利己思潮,看看把我朝风气败坏成什么样子了!!”

刘谌的脑袋埋的更低了。

为什么会这样,别人不知道,可他却最清楚不过。

还不是特权闹得。

关键是这玩意儿还杜绝不了。

怎么杜绝?

“既然榷关总署要去东域深查,那这次就由卿亲自挂帅前去。”楚凌一甩袍袖,语气铿锵有力道。

“把跟宗藩有牵扯的,趁此机会全给朕迁移到京畿一带,此外还有那些违背律法,但却不多的也给朕迁移过来!!”

“这次他们没有过多涉足,但今后呢?人心中的贪欲一旦滋生,除非有极强的震慑,否则是打消不了的。”

“朕对这些事已疲惫,反反复复的,是最叫人厌烦的,既然是这样,那就给朕从根本上解决!!”

“陛下,那祖坟……”

刘谌犹豫了很久,还是讲出关键所在。

“迁!!!”

楚凌冷哼一声,“既然是迁到京畿一带,那就将一切念想都给断了!!”

这差事太烫手了啊。

刘谌心中哀嚎起来。

这闹不好啊,是会起大乱子的。

也是在这一刻,刘谌突然明白,为何天子如此强硬的,要从南北两军遴选精锐,前去解决东域哗变啊。

这不仅是要平定东域的乱局,更是要借此机会起到震慑作用啊。

‘此事做起来不易啊。’

看着刘谌变幻的表情,楚凌心生感慨,但也是这样,楚凌才决意叫刘谌去做此事,万事开头难,不能因为这个难,就把想做的事情给停了。

倘若连这点魄力与决心都没有,那干脆什么事都别做了。

按着楚凌所想,楚徽在中枢,刘谌在地方,接下来这段时日,既要把此前所定的给做好,还要把陵邑施行打好基础。

至于说这期间会起什么风波,那就根据遇到的及时解决与调整就行。

宝贵的战略时间,是容不得半点浪费的。

楚凌推动的改革,不是一开始就针对底层的,因为楚凌知道,任何一项政策,是需要时间来沉淀,在很久才会显现出来。

既然是这样,该布的长线也要布,该推的短线也要推,只要能把这一节奏把控好,在这过程中不断地凝聚大多数,以打击少数派,楚凌不觉得他推动的改革,到最后会惹得天怒人怨。

真要是有这种矛盾集中时,对外发动战争的时机就到了,内部矛盾一旦无法消化,就必须要用外部来转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