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都在衰落(1 / 1)
桐国路联军弩骑兵的组建并不是将所有的步兵全部改编成弩骑兵。
毕竟桐国路联军加起来也有两百万,这样搞弩也吃不消不是。
再加上战车部队也有战车部队的作用,步兵也有步兵的作用。
不能一拍脑袋就改。
所以刘武对桐国路联军的改编,那就是诸侯国的战车部队不动。
他真正动的是桐国的军队。
可即便如此,也不是全部都懂。
有一些军团确确实实是全部改编成弩骑兵。
可有些军团,只是加强弩骑兵、战车部队,亦或者其内部改组一支弩骑兵军。
简单来说,战车部队就类比于重装部队。
弩骑兵就类比轻装部队。
那些加强有战车部队,弩骑兵的军团,就是合成部队。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刘武经过探索以后才改编的。
只可惜现如今改编刚刚开始,具体想要形成战斗力还是需要一段时间。
不过桐国的边境稳定,战线无犬戎来犯,给了刘武从容改编的时间。
为此,刘武还从桐国那里,让秦王去协调交易了一些战马。
同时秦国的弩、箭工坊也筹备完成,正在进行第一批样品生产。
对此,秦王问:“元帅,您要这么多的战马,真的要组建弩骑兵?”
刘武应是:“当然,弩骑兵的威力强大,克制犬戎骑兵,这将是我们的致胜法宝。”
秦王:“那一口气组建三十万弩骑兵,是不是太过于冒险了?”
刘武摇头:“不冒险,我还觉得太少了,我的计划是组建一百五十万弩骑兵。
只可惜,弓弩生产力不足。
箭矢生产力不足。
甚至就连战马都不够。
三十万,只是我没办法的情况下,所能组建的最大数量了。”
“什么?”
秦王大惊。
一百五十万弩骑兵?
这不是在开玩笑吧?
弩骑兵的编制要求他可是看了。
军团级可是一人双马。
唯有那些战车部队里的弩骑兵是一人一马。
毕竟两者的作战任务不同,数量集数也不同。
可这般算下来。
所需要的战马也要超过两百万。
这太吓人了。
秦国根本负担不起。
对此,刘武表示。
“秦公何必如此惊讶。
弩骑兵我早就考虑好了,是可以在战争结束以后退役的。
他们训练时间短,好解决。
唯一麻烦的是战马。
不过只要秦公不想开拓国土,收复失地,到时候可以将军队裁减至三十万,甚至是十万都行。
这一点上,它比战车军团来的更加实惠。”
这一点刘武早就考虑好了。
现如今是在战争期间,军队数量超乎想象。
但伴随着战争结束,必然要有大量的士兵退伍,回到地方补充生产力。
所以大量的士兵会被裁撤。
这些弩骑兵就是刘武准备的。
裁撤的时候,只要将其精锐留下,就可充当教官。
只要未来弓弩、箭矢、战马足够,就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拉起一支超过百万人的弩骑兵。
可以说,刘武可是给秦、桐两国留下了极其丰厚的产业。
然而秦王却忽略了前面的话,只注意到了开拓国土,收复失地。
“这弩骑兵真的能够开拓国土?收复失地吗?”
刘武:???
你注意的是这个?
不过刘武还是立即回过神。
“自然,弩骑兵是克制犬戎骑兵的兵种。
虽然对云气军团无效,但是我们也可以用云气军团应对。
常规的犬戎骑兵,我们都能碾压。
再不济也能兑子一换一。”
秦王:“可是,弩骑兵我看了,射箭速度太慢,这是巨大的劣势。”
刘武摇头:“我知道,但优势更多,与其一比,区区一点劣势,无足轻重。”
说着,刘武还给秦王大致推演了一番。
“秦公,您就想想,面对射击距离远,射击死角小,几乎没有射击盲区的弩骑兵军团,你怎么应对?”
秦公设想了一下,不由的打了一个寒颤。
这太可怕了。
你打不到弩骑兵,弩骑兵却轻易能够打到你,弄死你。
弩骑兵越多,其威力就越恐怖。
恐怖到你只能绝望的面对死亡。
这种打击,一般的甲胄都扛不住。
不过他很快就发现另一个问题。
“可是,我们能够训练弩骑兵,那犬戎同样可以训练弩骑兵啊?”
刘武道:“犬戎只会破坏,重视齐射,对于弩这种需要优秀工匠,需要标准化技术的东西,你说他们搞的明白吗?”
秦王想了想犬戎的生活水平,不由的摇了摇头。
这些夷人很有意思,不喜欢拥抱文明。
八百诸侯国,四百多都落入夷人手里。
可是这些夷人,都只是抱着他们族传的那些技术和经验,来批判摧毁他们周人的文明。
无数的城池建筑,无数的工坊技术,基本上都没留下来。
或者说最开始是留下来了,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就因为他们内部的冲突等一系列情况,逐渐毁灭消失。
不过他们周人也是有问题的,再加上最初周天子失踪的动乱,以及当初那些夷人在技术上并没有太大的差距,导致最开始他们周人就陷入巨大的劣势。
但随着时间流逝,这些夷人逐渐退化。
现在竟然都变成这样子了。
要知道三百年前,联盟派遣联军,上百万云气军团,也只能硬抗。
可现在,要不是某个蠢货胡乱操作,都不会发生现如今的情况。
毕竟就连魏国那里以往都挡不住犬戎,只能让犬戎长驱直下。
可现在,魏国都能挡住了。
而刘武不过是推了一手,这犬戎竟然就败退两百里
所以从这里就可以看出,犬戎包括其他的夷人,技术水平都是断崖式下降。
想到这里,秦王点头道:“他们搞不明白。”
“是的,”刘武肯定秦王的话,“所以秦公您担心什么呢?”
他又道:“现如今,我们的水平也在快速下降,跟两千年前比,我们的水平都不知道下降了多少。
所以,我们不应该怕他们掌握技术。
而是怕我们固守残缺,因为小小技术裹足不前。
这对我们来说才是危害巨大的。”
秦王沉默了,沉默了很久很久。
最终,他道:“元帅,您的这次改革所有人都看在眼里。
要是成功了,你将名垂青史。
可若是失败了,那你的名声可就不会太好。”
刘武笑道:“没事,我有信心。
再说了,这已经在魏国有了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