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刘武的身份问题(1 / 1)
“上卿虚爵?”
刘武惊道:“您愿意授予我这样的爵位?”
虽然虚爵并不能世袭罔替,也没有封邑,但这终究是上卿爵。
对其他人来说太虚,但对刘武来说可不虚。
正儿八经的秦国元帅职,联盟承认的元帅职,再加上上卿爵,他就是一个可以影响秦国朝堂的一股巨大的力量。
可他是魏国人,秦王难道就不怕魏国通过他干涉秦国内政呢?
面对这个问题,秦王笑着回道:“魏国让,但您会吗?”
刘武一愣,笑着摇头。
刘武现在的表现是注重名声,那么在很多利益方面的事情,魏国就没办拿捏刘武。
如此一来,刘武自然不会损坏秦国的利益。
再说了,只要他担任了这元帅职和上卿爵,那么秦国自然也会有他一份利益。
这份利益,他怎么可能损害。
还有就是,就刘武现如今的身份地位,魏国又有什么能够拿捏他的呢?
若是魏国通过魏子夫,仗着自己是刘武的封君去逼迫刘武做这些事情,那对秦国来说还是一件大好事呢。
毕竟封君择封臣,封臣也择封君。
到时候,刘武与封君心生嫌隙,那就不要怪他秦国趁虚而入啊!!!
想来,一个上卿实爵,定然会让刘武满意。
所以这就是刘武摇头的原因。
魏国没那么傻!
“那么,元帅这是同意了?”
刘武抱拳拜见:“见过大王!”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好,好,好!”
秦王大喜,哈哈大笑,连连叫好。
“寡人这就通传诸侯国!”
刘武听了,面露感激之色。
通传诸侯国,这也意味着再给魏国上眼药,逼迫魏国给刘武更高的待遇。
纵然刘武不在乎太大的封邑,但在魏国,更高的封邑和爵位,他也不会拒绝啊!
他刘武的刘,可是不占邑刘家的刘!!!
“多谢大王。”
秦王扶起刘武:“不用谢,不用谢,元帅是我秦国的元帅,可不能在他国受了委屈。”
这话说的,茶言茶语,就差把这个他国说成魏国了。
刘武讪笑,也不回答。
这也没指名道姓,虽然他对封君魏子夫没什么微词,但对于国君的感官可不是太好。
虽然他理解国君,但他是贵族,理解归理解,自己的利益受损,再理解也不行。
只能说,田家倒霉是阴差阳错,可不是国君之功。
他本质上,就是想要和稀泥,然后拿刘武当对付田家的棋子罢了。
秦王也不在意,接着道:“虽然您答应了,但具体的流程还是要走的。”
刘武明白,这必须在秦国的朝堂之上,跟大家正式认识一下。
之后接帅印,受爵位。
“诺!”
......
刘武要接收秦国元帅和上卿虚爵的事情被秦王大肆宣扬。
联盟上,秦国的执政卿通告诸侯国。
另一边,秦国邀请周边的国家一起观看刘武的任职典礼。
而还在同犬戎大战的魏国,此时魏王的脸色都漆黑的不像话。
“这秦荡想要干什么?他这是什么意思?”
魏王都快要气死了。
刘武在他魏国是什么身份?
爵位是公主册封的下大夫爵,类比子爵册封的下大夫,虽然有爵位,是贵族,但地位不高。
官职是公主府的都尉,理论上统领公主府的府兵,虽然没卸任,但他也没统兵,虚军权罢了。
在魏国的官职,朝堂之上没有,军队中给了一个军团长的官职。
正常来说这是上大夫才能担任的官职,可这也是刘武凭借军功攀爬上来的,算不得提拔。
而之前,桐国一个候国就给了刘武元帅的职位,还给了虚爵位就已经让魏王被动了。
现在秦国这一搞,他已经不是被动的事情了。
这事情,拿到诸侯国来说,都得蛐蛐死魏王。
毕竟刘武的战绩太过于夸张,若不是刘武不在其他诸侯国,怕不是为了争抢刘武大臣一锅粥了。
现在,这个消息就是将魏王架在烧烤架上烤。
但问题是,刘武是魏子夫的封臣,不是他的封臣。
刘武第一效忠的人不是他,也不是其他公子,而是公主魏子夫。
他想要从魏子夫手里将刘武要来,也是需要花费巨大的代价的。
因为魏子夫是他的女儿,同样也是他的封臣,所以这事情就必须是公事公办。
“愁啊,愁啊,愁啊!!!”
别说魏王瞅了,魏子夫也发愁。
就连刘武的老爹刘彻也在发愁。
不仅仅是他们,那些跟刘武有过节的贵族,更踏马发愁。
以至于前线打着仗呢,很多人都没心思打了。
一个人的消息,几乎影响了一个国,只能说刘武的地位已经足够高了。
为此,魏王叫来了魏子夫和两个儿子,又叫来了刘彻等人。
他们需要尽快商量出一个办法。
“父王,儿臣......”
魏子夫张了张嘴,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她总不能说将刘武让给父王吧。
她只要说出来,就是侮辱刘武。
要是刘武弱小时,这不算侮辱,而是提拔。
但现在不一样了啊。
她敢说,其他国家就敢给刘武递橄榄枝。
而刘武在桐国、在秦国传出来的信息也证明了他是要名声的,那么刘武也不会做扫名声的事情。
这下,事情就僵在了这里。
于是,众人沉默了许久。
大公子想到了一个办法。
“父王,儿臣以为,可学天子。”
所谓学天子,其实就是学习当年周天子面对这种方法的应对措施。
周天子的措施很简单,不同的人才,给不同的待遇。
他在本国有爵位,周天子需要他,就给他封邑,封爵,让他具有双爵位,双封邑。
这些封邑,都在国外。
也就是说,则是给予了这人诸侯的身份。
只要这人在封邑站稳了脚跟,那就是诸侯了。
而大公子所言,魏王不是不知道,也不是没想过。
只是这是僭越啊!
这时,二公子眼睛一转。
“父王,这其实很不错,您是大姐的封君,自然可以提拔大姐的封臣,给予其爵位和封邑。”
这个时候,其他卿也反应了过来。
“是的大王,您可以封其上卿爵,将我国当初丢失的土地封给他。”
可以说,这就是学周天子册封的变种。
只是周天子是周天子,诸侯是诸侯。
魏王为难道:“可这般,刘武会满意?”
这样封,还不如不封,得罪人。
于是,另一个田家,田中卿上前道:
“大王,其实这有解决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