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踩进坑(1 / 1)

加入書籤

“七个亿!”

谢依柔脸色铁青,嘴里说不出一个字。

如果眼下谢家能掏得出七个亿,她又何必四处求人?

“怎么,七个亿很多?”张济狐疑地打量谢依柔,“我记着,谢家这些年资产可不下三十亿。”

“哪怕固定资产一时半刻卖不出去,抵押出去,也不至于连七个亿都凑不齐吧?”

“要是谢家连七个亿都凑不齐……”

“我们这些老家伙怕是帮不了谢家了。”

张济很清楚,七个亿这个数字对其他家族来说,不是一个小数目,可对谢家却恰好能够做到。

而且,这个数字既不会让谢家伤筋动骨又能让谢依柔肉疼。

果不其然,张济话音落下,谢依柔那张铁青的脸变得愈发难看。

可犹豫再三,她还是咬牙点头,“好,七个亿就七个亿。”

“不过,短时间内依柔怕是很难一口气拿出七个亿,希望各位叔伯能够给依柔一些时间。”

确认谢依柔入局,张济眉开眼笑,摆手道:“这话说的,我们可是世交,还能信不过自家侄女?”

“不过……”

张济话音一转,谢依柔心一下子提到嗓子眼,生怕张济拒绝自己,忙开口问,“不过什么?”

“如果张叔叔还有什么别的要求,您只管一并说。”

“只要侄女能够做到的,绝对不会推辞。”

张济干笑道:“就是这笔钱,算是我们私人出资,不能走公司账户。”

“侄女你也知道,谢氏集团如今这名声不怎么好,我们这些人出资救谢氏集团自然没什么。”

“可要是和谢氏集团扯上关系……”

听出张济言外之意,谢依柔心中暗骂。

她哪里不知道,这是张济生怕谢氏集团消息压不下去,最后再牵连张家的企业身上。

可如今形势比人强,如果拒绝,这头老狐狸怕是一分钱都不会出!

为了自己的未来,她就是有再多怨言,也只能笑脸相迎,“明白,张叔叔这也是为了家族,能够理解。”

张济笑眯眯点头,“小谢能够理解,那是最好。”

“我们的投资就以支票形式支付了。”

谢依柔哪里有拒绝余地,只能乖乖咽下不甘。

其余家主同样提出相同要求,只愿以支票形式支付。

多次,谢依柔虽满腹不满,却也只能接受。

“好了,时候也不早了,明天依柔在公司等候几位叔伯登门。”

商定签约时间后,谢依柔告辞。

“成了吗?”

一出张家大院,崔景轩便快步走近,忙不迭问。

“哼,一群老狐狸!”谢依柔冷哼一声,不悦地说道:“想从这群老不死身上扣点钱,当真是比登天还难!”

“不过,碍于谢家过去的面子,他们还是愿意资助谢家。”

确定得到资助,崔景轩宽心不少。

有了各大家族支持,他们至少不必担心,谢氏集团连两天时间的撑不过。

“明天,想办法将一部分钱从海外转回国内。”

“为什么?”崔景轩惊讶地看着谢依柔追问。

他距离将那些钱变成自己的只剩下一步之遥。

这个时候,谢依柔却要将这笔钱拿回,他自然不悦。

“还能为什么,那群老家伙都是些千年狐狸,会是好糊弄的?”

“他们说了,这一次谢家如果不投入七亿,他们根本不可能资助谢家!”

“这……”崔景轩只觉得心脏生疼。

七个亿,那可是属于他的钱!

这要是掏出去,扔进谢氏集团这个火坑中,日后还能收回多少?

怕是连十分之一都不足!

“难道,咱们就不能往后拖拖?那可是七个亿啊!”

“咱们好不容易将钱转出去,再转回来,剩下的可就不多了!”

为了尽早将资产转移,谢依柔在处理谢家资产时,刻意压了价,导致钱转到海外后缩水了近三成。

这要是再取回,和割肉根本没有分别!

听着崔景轩叫嚷,谢依柔揉着发疼的太阳穴没好气道:“不然,你有别的选择?”

“如果你还有别的法子,我倒是可以不钱转回来。”

“可咱们,哪有什么选择余地?要是不将这七个亿砸进去,咱们损失的,可是三十亿!”

三十和七,孰轻孰重,谢依柔自然明白。

所以,她哪怕再不甘,也只能照搬。

甚至,为了避免迟则生变,三天之内她就必须将一部分钱转回国内。

“可是……”崔景轩依旧恋恋不舍。

可很快,他也看开了,不再多想。

“小辛,事情如你预料的一般,谢依柔已经答应将七个亿资金注入谢氏集团。”

“想来,为了改变局势,她已经顾不上其他了。”

张济告知谈判结果,辛霁华暗暗松了口气。

其实,他没有太多把握,确信谢依柔舍得投入大笔资金。

而一旦谢依柔卷款逃跑,就是他有再多手段也休想将谢依柔拖入深渊。

“答应了就好,这件事还是得感谢张叔。”

“这么客气,可就生分了。”张济笑着说道:“如果不是你这小家伙,我张家也没有这么得天独厚的机会,在谢氏集团即将倒台时,抓住机会,成为临江新一任老头。”

“所以,算起来要感谢还是我们张家感谢你啊!”

面对张济的感谢,辛霁华没有拒绝。

因为,这一切他受得起。

“对了,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办?”

“是继续加大力度惩处谢家,还是……”

辛霁华看了眼身旁的慕婉,笑着说道:“不急,不给谢依柔一些甜头,她可不会相信,这灰谢家有望摆脱困境。”

“所以,下一步我打算蛰伏一段时间,给谢依柔整顿谢氏集团的机会。”

实则,这段时间看似是留给谢家,实则是接二连三吃下临江的公司,辛霁华觉得步伐还是太急切了。

接下来,他要抓住这的真空期,好好重塑海运联盟与陆运之间的系统。

否则,海运与陆运之间不熟悉,很难将其做到盈利阶段。

这也是为何,辛霁华要大肆招揽人才的原因。

“如此也好,贪多嚼不烂,还是要多化为己用。”

张济说罢,挂断了电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