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家家都不同(1 / 1)
林家福在厂里待到快吃午饭的时间,这才骑上自行车,离开轧钢厂,直奔赵立山所在的医院。
路上,进了一家供销社,买了些麦乳精、罐头之类的营养品。
到了医院,简单问了一下,林家福就找到了赵立山所在的病房。
病房里很安静。
赵立山躺在病床上,正在输液。
“赵哥,你这到底怎么个情况?”
林家福进门,将营养品顺手放在病床旁边的柜子上。
赵立山看了林家福一眼,面露尴尬,道:“马失前蹄,被两个小毛贼给捅了一刀!”
“问题不大!”
“休息几天,等伤口愈合就好了!”
“伤在哪儿?”
林家福在病床旁边的凳子上坐下,很随意地一伸手,就搭在了赵立山的手腕上。
诊脉!
很好!
的确是问题不大!
林家福松了口气,这才跟赵立山随意地唠了起来,自然也知道了赵立山是怎么受伤的。
事情不大,就是一帮所谓的顽主茬架,赵立山带人去阻止,结果冒出来一个愣头青,趁乱捅了赵立山一刀,然后跑了。
“人没抓到?”
“没!”
这才是赵立山感觉最憋屈的。
被人捅了,但人跑了,更闹心的事,他们都不知道捅他的人到底是哪个。
如今,所里的人正在挨个找人回去询问。
“要不要我帮忙?”
“轧钢厂保卫科的人可不少!”
林家福笑着看向赵立山。
赵立山回了个白眼,道:“你别掺和啊,这场子,我非得自己找回来不可。”
“那行,需要帮忙的话,千万别跟我客气!”
林家福在确定赵立山只是小伤后,也就没再继续跟他闲聊,又问了下他要不要吃午饭,在得到否定的回答后,林家福就溜了。
从医院离开,林家福没有再回去轧钢厂,而是直接回家。
如今的林家福,完全没有那种追求进步的觉悟。
秦淮茹在家里做好午饭,正吃饭,听到敲门声,出来一问,听到林家福的声音,着实是有些意外。
“你咋这时候回来了?”
“吃饭没有?”
秦淮茹一边询问,一边往厨房走去。
“还没吃,刚去医院看了下赵哥!”
林家福笑着回了一句,跟在秦淮茹身后,一起进了厨房。
厨房里,秦淮茹给自己准备的午饭就是早上的剩饭剩菜,随便热了一下。
林家福瞧见秦淮茹的午饭,叹了口气,道:“不是跟你说过了吗,午饭弄好点,咱家不差这点吃的!”
秦淮茹被林家福说了,赶忙解释,道:“我平时不这样的,今天就是赶巧了!”
“你猜我信不信?”
林家福恨铁不成钢地看了秦淮茹一眼,“天儿热了,饭菜放时间长了会变质,这要是身体出了岔子,多余的钱就花出去了!”
“这样,以后,我都回来吃午饭!”
林家福干脆作出决定。
他其实大概能理解秦淮茹为什么会这样子。
倒也不是纯粹地节省!
更多的还是因为她自己一个人在家吃饭,就想着随便糊弄一下。
上辈子的林家福一个人过日子的时候,也是能糊弄就糊弄,实在不行就点外卖。
一个人吃饭,真的没心思给自己整几个菜。
“真的?”
秦淮茹听林家福说以后中午回来吃,不由一脸的喜悦。
林家福点点头,道:“真的!”
虽然每天回来吃饭有点辛苦,但作为轧钢厂的副厂长,他也算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如今厂里没什么要紧的事情要忙,他这个副厂长还是很清闲的。
这要是在那奋斗的年代,他作为主抓技术的副厂长,绝对不会轻松。但现在,他还真的就没什么事儿做。
你要改良技术,你得做实验,你得有资金,你得有器材。
然而,什么都没有。
当初林家福能捣鼓出录音机,靠的还是老大哥得到的优待。
如今,上面可不会给林家福这种优待。
搞实验,做研究的地方不是没有,但轧钢厂这边,完全排不上号。
所以,林家福现在是真的没啥事儿要忙活。
至于提升厂里技术工种的技术水平?
这事儿一直都有在进行,但收效比起一千来,差了太多。没了工级考核的进步空间,大部分学徒工都已经开始躺平了。
也就是那些在厂里干了多年的工人,还在努力。
毕竟,技术学到手,那是一辈子的事情。
再说了,这工级考核的事情,指不定什么时候就又恢复了,别到了那时候什么都不会,那可就是真的要抓瞎了。
林家福如今也不想继续给学徒工们画饼,毕竟他们转正都得慢慢来,没有了破例的机会。
秦淮茹很快重新做好了午饭,炒了一份鸡蛋,又做了一个醋溜土豆丝,贴了两个白面饼子,最后还没忘记做了一个青菜汤。
这也就是林家福忽然回来,若是一早知道自家男人中午回来吃饭,秦淮茹指定会好好准备一下。
两人很快吃完了午饭。
秦淮茹看了时间,担心林家福下午去轧钢厂要迟到,还催了他两句。
林家福笑笑,道:“下午就不去厂子里了,我请了假的。”
他因为不知道赵立山到底是怎么个情况,所以从轧钢厂出来的时候,他是跟周益华打了招呼的。
这个时间,厂里不会有什么紧要的事情。
即便是有,也不差这一天半天的。
“真的呀!”
“那,咱们出去转转?”
听闻林家福下午不用去上班,秦淮茹顿时来了精神,她现在也是挺喜欢跟林家福一起出门转悠的。
虽然出门不一定是买买买,但跟自家男人一起出门,秦淮茹就觉得开心。
没来由的开心!
老夫老妻二十多年,秦淮茹现在这状态,倒像是新婚的样子。
他们刚结婚那会儿,林家福正是奋斗的时间,加上秦淮茹刚刚嫁进来,做什么都是谨小慎微,唯恐做错了。
是以,秦淮茹跟林家福刚结婚的时候,日子过的是规规矩矩,不敢越雷池一步。
后来呢,秦淮茹总算是安稳下来,但林家福却忙了起来,不是出差就是在出差的路上。
等林家福闲下来,又出了这一档子事,街上乱糟糟的,秦淮茹哪儿敢没事儿到街上转悠?
如今虽然风暴还没过去,但街上已经恢复了很多,业没有那么多的糟心事儿。
再者,有林家福陪着,即便是遇到什么事情,林家福也能解决。
“好啊,出去转转!”
林家福其实也是挺喜欢跟秦淮茹一起出去溜达,毕竟有个不会在逛街这件事情上花太多时间的媳妇儿,可是太难得了。
两人收拾好了厨房,清洗干净了锅碗瓢盆,便出了家门。
从四合院门口经过时,正巧遇到了从四合院里出来的闫埠贵。
闫埠贵推着自行车,车上带着钓鱼的那一套家伙什,显然是准备去钓鱼的。
如今退休在家的闫埠贵,也没了什么事情做,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了钓鱼上。
可惜的是,闫埠贵钓鱼并不是为了消遣,而是为了生活。
以前是上班的时间,偷空去钓鱼,一方面补贴家用,一方面改善生活。如今退休了,只要天气不错,闫埠贵都会去钓鱼,目的呢,就是给家里增加点收入。
不然的话,单靠他那点退休工资,这日子可是要难过了。
闫解成如今的日子是过起来了,但他并没有想要回馈一下父母,只是逢年过节表示一下,大体上不出岔子,但要怎么尽孝,那是没有的。
老闫家的做派,凡事要算计。
闫解成也算是学有所成了。
因着两家的关系如今处于冰点,林家福看到闫埠贵,也没有打招呼,跟秦淮茹就这么无视了对方。
闫埠贵想说点什么,却啥都没说出来。
后悔啊!
他是真的后悔。
这个四合院里这么多湖人家,当初明明是他跟林家福的关系最好,林家福也帮了他很多。
然而,一步错,步步错。
如今跟林家福的关系彻底坏了,他想要从林家福这里得到一点帮助,只能是在梦里想想。
闫埠贵看着林家福跟秦淮茹的背影,一双小眼珠子转的飞快。
现在这日子,他是真的过得不爽。
明明三个儿子,却一个靠不上。
以前看着后院刘海中打儿子,闫埠贵心里就在嘀咕,就刘海忠这个做派,将来注定享不到儿子的福。
谁曾想,事情居然发生了转变。
刘海中的俩小儿子如今对刘海中别提多孝顺,反倒是他闫埠贵,自以为对儿女的教导不差,也不曾打骂他们,却不想两个儿子如今去了乡下,将来能不能回城还不知道。
唯一留在城里的大儿子,却是个自私自利的,只管自家吃喝,根本不在乎他的爹妈过的啥日子。
“不能这么下去啊!”
闫埠贵仔细想了下刘海中如今好日子的根源,心里也是有了打算。若是他能把俩儿子闫解放、闫解旷从乡下弄回城来,让他们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这俩儿子对他这个当爹的,指定感恩戴德。
毕竟,刘海中就是这么享受上了好日子的。
可要把俩儿子从村里弄回城里,这事儿就需要找人帮忙。
谁能帮这个忙?
他所认识的人里面,只有林家福有这个本事。
可林家福会愿意帮忙吗?
不会!
闫埠贵很清楚这一点。
“到底该怎么办呢?”
闫埠贵钓鱼的心思都淡了,他迫切地想要想出一个办法,能让林家福愿意帮他这个忙。
……
林家福自然不知道闫埠贵的心思。
两家如今形同陌路,他自然不会去关注闫家的事情。
至于闫解放、闫解旷兄弟俩将来会不会在乡下扎根?
这事儿,在原著剧情里没有多少提及,但在闫埠贵生病的时候,他的三个儿子跟一个闺女可都到齐了,在承担医药费这个事情上,很是表现了一把老闫家的传统。
林家福跟秦淮茹先在路上一人买了一根大雪糕,然后才慢悠悠地在街上走走看看,时不时地买点东西。
秦淮茹的关注点依旧是几个孩子跟林家福,都是给他们买的东西。
林家福见状,只能自己为秦淮茹买。
当然了,东西是给秦淮茹买的,但最终享受的,还是林家福自己。
男人嘛,都是这个样子的。
这走走逛逛,逛逛买买,时间倒是过得飞快。
等两人决定回家时,时间都已经到了快六点钟,不管是上班的,还是上学的,这会儿都已经各回各家了。
“要不,晚上就不做饭了,咱们买点卤菜、馒头回去吧!”
“那也得熬一锅稀饭,不然干巴巴的!”
“没事儿,买点喝的汽水回去!”
林家福一下就想到了解决办法。
虽然这会儿已经入秋,但天气还是热,秋老虎正厉害着呢。
于是,两人干脆买了卤菜,买了馒头,又买了汽水,这才大包小包提了一堆,回转家门。
等他们到家,就发现厨房里四个孩子正在通力合作,准备晚饭。
锅里,一锅稀饭已经是热气腾腾。
因为天气热,几个孩子也是想吃点稀的。
这倒是跟林家福跟秦淮茹的设想不谋而合。
晚饭,自然也就轻松解决。
汽水也没白买,哪怕是已经工作的林晓朝、林晓夕对于这汽水也是很喜欢,毕竟平时很少买。
这俩孩子可是太懂事了!
工资都是到手就上交,每个月的花销很少。
“这样,以后啊,你俩每个月十块钱的零花,花不完就自己攒着,花超了,再来跟我讲!”
自家不是没钱,咋俩孩子工作了还过得这么节俭,这让林家福感觉自己这辛苦努力这么久,毫无成就感。
“爸,那我跟妹妹呢?”
林晓泽一听自家哥哥、姐姐都用零花钱,立刻激动了。
林家福白了他一眼,道:“你哥哥姐姐是自己挣的钱,你现在一毛钱没挣,成绩也没见多么的出彩,你说,你好意思要零花钱么?”
“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林晓泽同学是一点儿没觉得自己跟老父亲要零花钱有什么不妥的。
林家福呵呵笑,道:“不错,这脸皮是挺厚的!”
“鉴于你的脸皮这么厚,以后每个月,给你们每人一个月两块钱的零花钱吧!”
家里钱是不缺,但林家福不会让孩子们养成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