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奉大唐皇帝令,于大唐全境举行联合军演,时间,不定!(1 / 1)

加入書籤

不管柴令武乐不乐意,有了这么一遭,程柔进入县公府都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至于阿珠和阿朵进门之事,他也做不了主。

因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规矩,这个时代,后宅之事,便是由当家主母一言而决。

哪怕他才是这个家的主人,也无权插手。

是以柴令武都还没有反应过来,整个县公府已经开始忙碌起来。

当然,即便是柴令武要一次纳三人,县公府忙碌的重心,依旧还是侧重于小云朵的认亲宴。

毕竟,县公府内已有当家主母,

纵然大唐的礼仪束缚不如后世明清那般变态,民间更是并嫡之风大盛。

但一夫一妻制,仍是维持国家道德统治的基石。

在这个前提之下,哪怕程柔是国公府嫡女,想入县公府,也唯有做藤妾。

至于阿珠和阿朵,更是只能做侍妾。

而对于谢知书的这些安排,柴令武唯一能做的,便是沉默。

因为男人,大抵都是有些贱骨头长在身上的。

不管是什么样的男人,对于美女,都会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占有欲,恨不得将全天下的美女都收入囊中。

无关情爱,就是最单纯的欲望。

柴令武也不例外。

只是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或是因道德的约束,或是因虚伪的自尊,便只能将这种不可言说的心思压在心底。

于是,嘴硬,就成了男人的代名词。

既要又要,也就成了大多数男人的常态。

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男人这种生物,与婊子也有非常多的异曲同工之处。

嘴上喊着不要,实则内心恨不得有人给他塞满。

哪怕是最高洁的道德之士,能够最大限度的控制自己内心的欲望,其实也无法免俗。

只不过是两者欲望在形态上存在不同。

可能俗人追求的就是低级的肉欲和金钱,权力,而高洁之士,他们的欲望是名留青史。

但归根结底,不管是高级的欲望,还是低级的欲望,它们从本质上来说都是欲望,并没有什么不同。

柴令武是个俗人。

要他自己去做这些事情,他会羞于启齿,从而克制欲望。

但若是有人帮他去做这些事情,他便会掩耳盗铃一般的安慰自己,这不是他想要的,而是别人强塞给他的。

然后,高高兴兴的接受所有安排。

而他选择沉默,也纯粹是为了维护一下自己的面子,不想让别人嘲笑他得了便宜还卖乖。

这种自欺欺人的做法,实则也是大多数人的常态。

只是因为说出来会感到羞耻,感到脸面无光,是以大多数人不敢去承认。

当然,我们也可以将其看作是人的多样性。

人之所以是人,就是因为人具有思考的能力,具有判断事物正确与否的能力。

而这种能力,需要约束。

道德的约束,形成了秩序的上限,律法的约束,保证了秩序的下限。

上限与下限共同组成一个框,人站在框里,就需要接受约束。

而当人们无意间越过这个框时,心里便会生出一种介于害怕和刺激之间的情绪。

现在的柴令武,就有这种感觉。

因为一开始,他是死活不愿意和程柔成亲的,但现在,他又要将程柔接进府中。

他有些害怕,害怕别人嘲笑他心口不一,害怕别人嘲笑他前倨后恭,害怕他的脸面,从此被踩在脚下。

但同时,他又觉得有些刺激。

因为程柔这样的美女,若是嫁给别人,他心里是肯定会有些不甘的。

而现在,程柔不仅没有另嫁他人,反而主动对他投怀送抱,这让他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于是,在这种既要又要的心态折磨之下,沉默就成了他唯一的选择。

而在柴令武沉默的同时。

谢知书筹备此事,却是筹备得很开心。

因为站在谢知书的角度,这不仅可以让她充分的感受到行使当家主母的权力是一件多么开心的事情,更是给了她一个可以为自己选择同伴和盟友的机会。

是的,她不止是在帮助柴令武找女人,更是在为自己寻找盟友。

作为出身高门大户的女子,她深知男人的秉性,更是深刻的明白这个时代的规则对于女子来说有多么苛刻。

因此,她必须要将人事权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里。

既然男人往家里抬女人,她无法阻止,倒不如由她主动去指定哪些女人可以进门。

这样,她还能最大限度的将这些女人团结在自己身边,去最大限度的控制她在这个家中可以行使的权力。

这样,纵然依旧无法杜绝后宅争宠之事,起码心里也能好受些。

至于什么一生一世一双人这种事情,她更不会去妄想。

所谓一入侯门深似海,这豪门,可不止是豪那么简单,门后错综复杂的关系更是交织如网,剪不断,理还乱。

别说柴令武这样,还未彻底掌权的年轻权贵。

哪怕是大权在握如房玄龄那样的男人,也无法拒绝李世民的恩赐。

最后,还需要依靠自家夫人喝醋,才给李世民扑出一个台阶。

一言蔽之,这世上的无奈之事颇多了。

她无法改变现状,那么她便只能去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一个选择。

而让程柔进门,便是对她最有利的选择。

这份利,利在何处?

最简单来说,她与程柔关系不错,且程柔的脑子不是特别聪明,将来不会成为她的威胁。

其次,以程柔的火爆脾气,将来定然是无法再容许其他新人进门的。

若柴令武将来再有什么旖旎心思,或是有旁人讨好柴令武,给他送女人时,都不必她出手,程柔便会主动成为她手里最锋利的一柄刀。

最后,便是程家的门第不差,入了府中,也能为柴令武的仕途提供很多助力。

作为柴令武的正牌妻子,她的荣辱与柴令武高度绑定,柴令武的地位越高,相应的,她的地位便会越高。

有此三利,她没道理拒绝程柔入府。

......

......

而就在县公府紧锣密鼓的筹备两件喜事之时,整个大唐,也逐渐沸腾起来。

先是长安城中,长孙无忌甫一掌控监国的权力,便将房玄龄,魏徵,萧瑀,温彦博等实权派人物赶回了家。

随后火速提拔了一个叫做都水监的部门,将其改名为百骑司,专司稽查关内道地方官员不法事。

自从百骑司成立之后,整个长安,便每日都有百骑司的快马开赴地方,也每日都有地方上的百骑司快马折返回长安。

不到短短两个月时间,关内六十余州三百余县的官员便被百骑司查了个遍。

一时间,关内诸州风声鹤唳,地方官员惊惧而死者更是不在少数。

同时,整个关内道的地方官府,也几乎陷入了停滞的状态。

百姓们求官无门,各大州府之内无数的政务堆积如山。

越来越多的官员被百骑司带走调查,关内道的地方行政体系彻底陷入混乱。

而就在关内诸州陷入混乱之际,关内诸州的各处折冲府,也被长孙无忌调动起来。

这些折冲府将士,临时扛起了地方安保部队的职责。

凡乡间有人趁机奸淫掳掠投机倒把者,一律就地格杀,凡乡间有趁机散布谣言霍乱民心者,人头一律传阅诸州为百姓所戒。

可以说,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之内,整个关内道从官府到民间,都彻底陷入了高威高压的处境之下。

就在关内道的一切事务尽皆陷入停滞,民间的商业和经济陷入急速倒退之时。

消失日久的李世民麾下四万大军与李靖麾下的两万大军也终于再次露面。

只不过这一次,他们露面的地点不是在关中,而是分属在中原各处。

其中柴绍率领五千精兵,于荥阳郑氏的祖地以西二十里处的荒原上,举行大规模军演。

程咬金则率领五千精兵,陈列于青州清河县城之外。

尉迟恭出现在晋阳,候君集出现在范阳。

此外,李绩陈兵陇西,李道宗陈兵博陵,薛万钧兄弟分别陈兵河北赵县与安平县。

李靖率精兵一万,扼守崤洛古道。

李世民则亲率甲骑五千人,驻跸于河东汾水之畔。

随着一支又一支消失的大军陡然露面,整个中原之地也瞬间变得人心惶惶。

各大世家不断派出使者慰问大军主将,想要试出这些突然冒出来的大军究竟有何目的。

但不论他们怎么试探,各路大军的答案,都只有一个,便是奉陛下之命,于大唐全境之内,举行联合军演,至于时间,则是未定。

联合军演。

还是熟悉的配方,但换了方式。

上一次大唐举行联合军演,主要使用的部队,是地方折冲府,人数较少。

而且那一次,吓世家只能算是顺便,主要还是吓一吓诸国使节。

但这一次,李世民干脆连演都不演了,直接将大唐最精锐的十二卫大军开赴各族祖地。

这种堪称骑脸输出一般的侮辱,世家岂能接受?

于是,各家全都默契的准备修书送往长安,准备让世家在长安的代表性官员联合地方上的世家官员上书弹劾,狠狠的给李世民一点颜色瞧瞧。

但可惜的是,这一次,李世民没有惯着他们。

各家信使刚刚出了族地,便被驻守附近的大军截获。

信使,被大军安然无恙的放了回去,但信件嘛......没看见。

他们分明只觉得来人可疑,所以留下来探查一番。

至于信件,他们是真不知道。

这个消息传回各大世家,各大世家更是被气得牙痒痒,忍不住对着门外破口大骂。

但也只是如此了。

由此可见,上一次大唐演武,终究还是在各大世家心里留下了心理阴影。

当然,也可以说,世家这几年,是真的衰落了。

要是放在大业年间,或是武德年间,世家早就组织族中私兵,开始造反了。

双方就这么对峙了一月有余,一直到长安城中的柴令武两场喜事都已经办完。

持续了两个多月的关中,终于掀起了一波大规模的流血事件。

先是大量世家官员被查出在任期内多次出现违法犯罪事件。

随后,便是百骑司越过刑部和大理寺,直接对这些官员进行了审问。

再然后,就是将近四百名世家官员被砍头,六百余名世家官员被褫夺官身永不录用,被判流徙之刑的人数量,更是多达两千余人。

如此大规模的地方官员落网事件,堪称整个大唐立国以来规模最大,牵连范围最广,死的人数最多的一次清洗。

一时之间,天下哗然。

百姓们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得瑟瑟发抖,这场变故,更是在各地官场之中引起了轩然大波。

无数的奏折宛如雪花一般飞往中枢,无数官员辞官的请求更是堆满了三省。

而当这个消息传到各大世家耳中之后,更是气得各大世家的家主忍不住吐血三升。

他们是真的没想到,李世民会如此疯狂。

一开始,他们还以为李世民将大军部署到各家族地之前,只是打算故技重施,准备携大胜之威,再一次对世家进行打压,以此来逼迫世家给朝廷让利。

但谁他妈的能想到,李世民这一次,竟然直接掀桌子?

一时间,各大世家群情激愤,祖宅之中夜明如昼,往来之人更是络绎不绝。

任谁都能看得出来,世家这次是真的准备发怒了,还是不死不休的那种。

而李世民,在得知了世家的反应之后,也立即做出应对。

他先让大唐日报连续数日刊登了此次清洗官员的详细情况。

告诉百姓们,此番清洗,意在处理贪官污吏,以此安抚民心。

又将一直保留着的两场战事的所有细节全部登报。

以这种直观又简单的方式,向百姓们宣告了这两场大战的战果。

以及大唐的军队是多么英勇无畏,大唐的将领是如何的算无遗策。

最后,才是向驻扎在各地的军队,下达了开始演习的命令。

然后,便是灯火通明的世家祖宅之外,连续数日时间硝烟弥漫,炮火声络绎不绝。

并且此次,唐军更是对外公布了一种名叫火炮的新式火器。

根据“知情者”透露,火炮的射程足有五里开外,远远超出了军中射程最远的投石车与床弩。

且火炮威力之大,足可破城如捣纸。

要说这种新式火器唯一的缺点,便是才诞生不久,以至于唐军对这种新式火器的操作还不太熟练。

而其中最不熟练者,当属程咬金。

他在试炮的时候,因为操作不熟练,以至于不小心瞄错了方向,将清河崔氏的祖宅当成了打击的目标。

根据人民日报所言,程大将军一共放了三炮。

其中一炮不小心打掉了崔氏的匾额,另外两炮则不小心打垮了崔氏的宗祠。

而对于这样的说法,崔氏自然是第一时间跳出来否认澄清,并简称崔氏祖宅并未受到伤害,宗祠也和匾额也完好无损。

但即便崔氏已经站出来澄清,依旧有居住在崔氏祖宅附近的居民反应。

不知道为什么,往日里不论白天黑夜都灯光璀璨的崔氏祖宅,在程大将军的军演过后,突然就沉寂下来。

每日天黑之后必然熄灯,天亮之后必然中门大开。

对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个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更是遵守得比绝多数百姓还要完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