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李世民问策,吐蕃陈兵羊同!(1 / 1)
自谢知书诊断出身孕之后,谢知书便成了整个县公府的宝贝。
不仅是府中女眷随时哄着候着,就连柴绍都经常三天两头的就差人搜罗一些奇珍异宝送过来,说是给未出世的孩儿的礼物。
柴令武更是,每日除了在书院授课之外。
闲暇之余,要么是陪着谢知书散步,要么就是钻进厨房,研究各种美食给谢知书改善口味。
被如此娇养着,短短月余时间,谢知书的身子便肉眼可见的庞大了一圈。
最后,还是经常来看诊的王太医看不下去了。
拉过柴令武一通告诫,直言孕妇的营养不能过甚,否则孩子大了不好生,柴令武才放弃了继续喂养谢知书的心思。
而就在谢知书的胎象逐渐稳当之时,第二重和第三重喜事也接踵而来。
先是漫冬在上值的路上,出现了反胃干呕的症状,最终被确诊出有运。
再是程柔在练武的过程中,也察觉到了自己的身体不对劲。
这一下,原本子嗣单薄的县公府,一下子就来了三个孩子。
这突如其来的消息,可谓是让柴令武又喜又忧。
喜的是成婚多年,都没动静,结果这一来,就连来三个,简直是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
而忧的则是突然一下子来三个孩子,他有些担心自己会顾不过来。
尽管家中有无数的下人可以帮忙,但柴令武身为一个新时代的青年,依旧不愿缺席他的任何一个孩子的童年。
当然,现在怀都怀了,柴令武再担忧,也只能接受现实。
只不过每日要陪的人,从一人变成了三人而已。
而柴绍,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更是也从国公府搬到了翠微山别墅居住,准备在第一时间迎接自己的三个小孙儿。
要知道,这可是连柴哲威长子降生,都没有的待遇。
由此可见,柴绍对即将降生的三个孙儿,是有多么期待了。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三人的肚子,也是肉眼可见的大起来。
柴令武的重心,也逐渐从书院教学,偏向了家庭。
至于他的课程,则是彻底交给了裴行俭。
只是,平静的日子,注定是要用来打破的。
这一天,柴令武刚刚带着三女出去散心回来,迎面就碰上了乔装打扮过后的李世民。
李世民身后,还跟着同样乔装打扮过后的房玄龄和长孙无忌。
看见三人的刹那,柴令武顿时忍不住愣了一下。
“陛下今日,怎么有空出宫微服私访书院来了?”
听见柴令武的问题,李世民却是并未第一时间回答,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柴令武身后大着肚子的三名女眷。
三女见状,急忙上前见礼:“见过陛下。”
李世民微微颔首,转头看向柴令武,神色有些复杂道:“你个小混球,倒是好福气。”
柴令武闻言,脸上顿时浮现一抹笑容,丝毫不谦虚道:“微臣也是这么认为的。”
柴令武理直气壮的语气,顿时就把李世民逗笑了。
他摇摇头,有些无奈的瞪了柴令武一眼。
随即也不再废话,直接道明来意:“朕今日,不是来微服私访的,而是来见你的。”
“见我?”
听见李世民此言,柴令武顿时愣了一下,眼中浮现一抹不解之色。
“陛下来见臣,有事吗?”
听见柴令武的问题,李世民还没搭话,一旁的长孙无忌突然笑了一声,阴恻恻地问道:“柴贤侄就打算让老夫等人和陛下在大太阳底下和你议事吗?”
“呃......”
柴令武被噎了一下,回神之后,急忙对着三人邀请道:“是臣大意了,还请陛下,房相,赵国公随小子进门一叙。”
“这还差不多!”
长孙无忌满意的点点头,对着李世民做了一个邀请的手势。
李世民也不见外,背着手大步进了别墅。
翠微山上的别墅,乃是书院的教职工居所,面积虽不大,却极为精巧。
饶是李世民和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都不是第一次来翠微山别墅区了,但还是会被别墅区里的建筑震撼到。
尤其是那巨大的落地窗,一整块琉璃,从外面看去,什么也看不见,但从里面往外看,却是能将翠微山的风景尽收眼底。
三人跟着柴令武来到客厅落座,柴令武遣散三女,来到李世民对面陪坐。
李世民对着落地窗朝外看去,忍不住赞叹道:“此建筑之精巧,当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是极,是极!”
听见李世民的赞叹,房玄龄和长孙无忌也是连连应和。
柴令武闻言,不由得笑了笑,随即提议道:“陛下与二位长辈若是喜欢的话,待书院二期工程完工,小子也给您几位各自留上一套别墅,以供闲暇时过来小住几日?”
柴令武这话一出,房玄龄和长孙无忌脸上顿时就露出了意动之色。
这别墅颇为精巧,确实喜欢得紧。
只不过,李世民还没说话,他们也不敢茫然接话。
而李世民,则是沉思了片刻,这才摇头道:“罢了,书院的东西,还是用在书院上比较好,据朕所知,书院现在应是还有不少教谕没有分到自己的居所,往往是两三人,三四人才能共居一栋别墅,颇为不方便,新修的别墅,还是优先供给他们吧,他们比朕更需要。”
听见李世民竟然拒绝了柴令武的提议,房玄龄和长孙无忌眼中都忍不住浮现些许失望之色。
但转念一想,他们也确实不是很需要。
毕竟,他们皆是朝中重臣,就算柴令武给他们留了别墅,只怕也是三五年来不了一趟。
因此,片刻的失望过后,两人便再次恢复了平常心。
李世民拒绝完柴令武后,不由得左右打量几眼,随即好奇问道:“怎么没见长乐?”
“父皇!”
李世民正问着,一道清脆的声音便倏地传进他的耳朵。
他转头看去,就见长乐一脸欣喜的朝着他小跑过来。
还不待他反应过来,长乐已经扑进了他的怀里。
“父皇,您今日是特意来看长乐的吗?”
长乐扑进李世民的怀里,小嘴就开始叭叭。
李世民懵了一下,有些哭笑不得的将长乐推开,没好气道:“都嫁为人妇了,怎么还是这么没轻没重的?”
长乐有些不高兴的撅起嘴,撒娇道:“嫁人咋啦,嫁人了就不是您闺女了吗?”
李世民或许不是个合格的父亲,对待子女做不到一碗水端平。
但对于长乐这个被他从小宠到大的闺女,他还是多有几分耐心的。
见长乐开始撒娇,他急忙求饶:“是是是,父皇说不过你,是父皇的错,行了吧?”
听见李世民认错,长乐顿时转怨为喜:“这还差不多,对了,母后呢,怎么没见她和您一起来,还有太子阿兄和青雀他们?”
李世民脸皮扯了扯,随即摇头道:“朕今日过来,是寻柴小子有事儿,顺便看看你,至于你母后和承乾他们,没跟着一块儿来。”
“这样啊!”
听见长孙没来,长乐顿时有些失望。
李世民见了女儿一面,见女儿精神头都还不错,也不再继续多言,轻声叮嘱道:“你先下去吧,朕和柴小子说点事儿。”
“哦!”
长乐撇了撇嘴,不是很想走,但在是非面前,她还是分得清的,当即一步三回头的转身朝后院走去。
随着长乐离去,李世民再度将目光投向柴令武。
见李世民不像是开玩笑的,柴令武也不禁坐直了身子,问道:“不知陛下寻小子,具体有何要事?”
李世民沉吟片刻,淡淡道:“还是辅机你说吧。”
柴令武愣了一下,转头看向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清了清嗓子,也不卖关子,直言道:“老夫与房相还有陛下今日此来,是想问一问你吐蕃的事情。”
“吐蕃?”
柴令武忍不住又是一愣,诧异道:“吐蕃怎么了?”
长孙无忌淡淡道:“据安西都护府密报,数月前,吐蕃忽然陈兵三万,威逼羊同国边境,虽未对羊同国直接发起攻伐,但还是逼得羊同国主不得不连夜写信向安西都护府都护乔师望求援。乔师望密奏称,吐蕃此举,意在报复我大唐不肯收缩安西都护府辖境,你是我大唐唯一上过高原之人,老夫与陛下此来,就是想问问你的看法。”
“我的看法?”
长孙无忌此言一出,柴令武顿时皱起了眉头。
房玄龄补充道:“依你之见,吐蕃此番究竟意在试探,还是准备与我大唐好好较量一番?”
柴令武陷入了沉思,因为光从吐蕃现在的表现来看,主要还是试探居多。
毕竟吐蕃现在只是陈兵边境,并未对羊同国发起进攻,对安西都护府,更是没有造成任何威胁。
但三人既然特意来问他,那就肯定不单单是想要他做个选择而已。
而且,他记得很清楚,在历史上,吐蕃和大唐是实实在在的干了一架的。
虽说最后的结果是吐蕃大败,可真要论起来,大唐在松州之战里,其实也没占到什么便宜。
而且,历史上的松州之战,是发生在贞观十二年,而现在,已经是贞观十三年。
算一算时间,那位年轻赞普的野心,也该到了压制不住的时候。
柴令武心思电转,将历史与实际相结合,逐渐在他脑海中生成了一个大致的轮廓。
而李世民三人,见柴令武已经陷入沉思,也不再开口接话。
他们今日特意来询问柴令武的看法,除了柴令武是大唐唯一上过高原,并且抵达逻些城的人之外。
更关键的,还是想借助柴令武那不拘一格的思维,来判断出吐蕃的真实意图,以此做出应对。
四人沉默良久,良久。
柴令武正沉思着,浑身突然忍不住一个激灵,赶忙看向李世民问道:“陛下,您可否已经向吐蕃派出使节问责?”
李世民微微蹙眉,不明白柴令武问什么突然问起这个。
但还是应声道:“这是自然,吐蕃与羊同同为我大唐藩属,而今吐蕃无故陈兵羊同边境,朕身为天下主宗,自当遣使教化问责,月前,朕已命冯德遐持朕手令,快马前往吐蕃调停。”
“坏了!”
听见李世民的答案,柴令武顿时沉下脸来。
“怎么了,贤侄可是察觉到了什么?”
见柴令武突然变脸,长孙无忌与房玄龄不由对视一眼,露出一副果然如此的样子。
柴令武瞬间起身,笃定道:“这是吐蕃的瞒天过海,声东击西之计。”
这话一出,三人也坐不住了。
李世民急忙问道:“怎么说?”
柴令武一屁股坐回去,脸色变幻莫测。
他在脑海中组织好词汇,好半晌,才沉声道:“吐蕃虽陈兵羊同边境,却并无实质性举动。而我大唐,却是在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便不分青红皂白的遣出使节问责,敢问陛下,您若是吐蕃赞普,是能咽下这口气?”
柴令武这话,问得李世民有些莫名其妙。
但仅仅只是片刻,他便忍不住拍案而起,怒声道:“你的意思是,吐蕃赞普这是故意的,故意陈兵羊同边境,威逼羊同国主向大唐求援,故意激我大唐派出使节问责?”
柴令武肯定道:“不错,唯有如此,吐蕃赞普才有正当理由和我大唐翻脸,而不至于引得四海诸国共伐之!”
随着两人的对话入耳,房玄龄和柴令武也是悚然一惊。
“原来如此,难怪,难怪老夫总觉得吐蕃此次异动,像是别有图谋,原来是这样!”
长孙无忌的脸色阴沉得快要滴出水来,他一直就觉得吐蕃突然陈兵羊同边境的举动不对劲,但又一直说不上来哪里不对劲。
直到此刻听见柴令武的分析,心中总算明朗了起来。
他忍不住斥责道:“好一个狼子野心的吐蕃赞普,区区番邦蛮夷,竟也玩起了兵法,该死!”
房玄龄则是迫不及待地问道:“贤侄所言的瞒天过海,老夫听懂了,但这声东击西,又做何解?”
柴令武神色冷冽,反问道:“房相以为,吐蕃三万大军兵进我大唐安西之地,对上我大唐天兵,胜算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