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如何区分四大名著?(1 / 1)

加入書籤

“欸,好嘞,张兄弟就是仗义。”

苏风一偏腿,直接去坐上了跑车。

张三从昨天开始,就来了好几趟,盯着苏风。毕竟张师哥说了,要给这个年轻人一点颜色看看。

结果怎么就开车一溜烟走了?

这是给颜色还是当司机了?

张三从角落出来,站在酒店门口,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苏风坐上车后,对于张俯身说的好话就没听过。使的张俯身也感觉苏风不像是爱出风头的年轻人,倒是谦逊有礼了。

“哎呀,可惜没早两天遇到了张兄弟,不然我还想去好好逛逛这大青岛呢。”

“咳咳咳,小事。等你下次来,肯定尽地主之谊。”

张俯身尴尬起来,刚才还想着要给人家点下马威呢,真是感到羞愧。

“对了,你不是已经有了免试名额么?怎么还来进行春招?”

神飨大学餐饮管理部是夏季高考招生,分数线六百多分,并不低。

而大头的烹饪部,主要依靠各世家的免试生带领着春招生组成。虽然没有餐饮管理的分数线高,但也是本科线往上的。

“就是想试一下自己水平到底有多高呗。毕竟自己也是刚露头就拿到了这个免试名额,肯定有人不服输呗,那就用分数来证实一下。”

苏风这点倒是没说错,虽然孙叔让自己都考着,但后期有什么用,还真不好说。反正都是顺手,这些知识到了大学也能用得到,权当提前学习了。

还有一点是,自己当时获得了免试名额,当时确实有很多人并不服气。

其中就有张俯身。

此刻,张俯身倒是有些脸红了起来。确实当时自己也有这个想法,不过,没想到面前的这个苏风这么刚,竟然选择两次考试都参加,那确实是很不容易了。

张俯身倒是隐约听张仰望说过,说什么只要免试,且春考夏考达到线上,那么将会有一项特别的奖励。

至于这奖励是什么?师哥没告诉自己。

毕竟学厨师的,有几个高考能考六百分以上的。

别说六百分,五百分都考不上。

我特么要是能考上本科,我当这厨师干什么?

虽然厨师赚钱不少,但是依然不受广大的考生待见。

厨师赚的都是辛苦钱,一站就是十来个小时,神仙来了也是受不了。

不过,真的是烹饪部出身,高考分数线又达到六百分以上的,神飨大学每年都有。这些优秀的学生毕业后直接担任各大酒店的行政总厨,确实非同凡响。

“到时候去了学校,咱们都是校友了,还是老乡,大家都多相互帮助些。”

一番话倒是和张俯身之间拉近了距离,张俯身直接和苏风加上了微信,觉得苏风这伙计能处。

能够玩一起。

下次去了齐鲁学宫,也算是多了个知心好友了。

这一路上也是敞开了心扉,倒是和苏风拉了不少听说的事情。

什么当年济南菜的掌门人王鼎光直接被自己的徒弟王择端打败,王择端才是直接成为了大师兄的。之前还有一个大师兄,不过离开济南派了。

还有张仰望的这个提仙手的称号,不是在厨艺上得到的,而是他经营公司有方,公司研发部门研发的很多香料自己都是第一时间获得,多次在比赛中起到了出其不意的效果。直接就给自己拿到了一个提仙手的名号。

还有孔喻礼这个人之所以不结婚,据说有断袖之喜······

苏风这一路听的算是瞪大了眼睛,不是,哥们。厨艺圈这么乱的么。

直到了高铁站,苏风和张附身握紧双手,一幅相见恨晚的表情。

以后常联系。

直到把苏风送上了高铁站,张俯身才算回过味来了。

怎么就开始送人了?还成了好朋友了?

~~~~~~~~~~~~~~~~~~~~~

春考剩下的语数英综是春考考生通考的科目,因此直接在中都县考。

专业课考完后的第三天,就是统考科目。

苏风回来后歇了口气,直接就参加了县考。

考试这天,跟高考一样严格,两天的时间才算考试结束。

题目跟预料的差不多的难度,苏风算是都能做了出来,不出意外的话,差不多就能通过了。

身为学霸,苏风还是有这一点的自信的。

刚出来考场,孙诺直接就在群里发问了:

“风哥,你们考的怎么样?有什么比较印象深刻的题啊,好跟我们传授一下经验。”

确实,虽然题不一样,但春考夏考的题型基本都是相似的。

苏风想了想,认真回复道:“这一次的作文题目比较难一些,需要借助四大名著来和当今的社会联系起来,写一篇不少于八百字的论述。”

“我靠,这也太难了,我连四大名著都没有具体读过,看电视剧知道的算不算?”

王一宁:“······”

唐可欣:“······”

胡一菲:“······”

这个作文题目看似简单,其实也不算难。甚至能够从多种角度入手。

但难点就在这里,高中生明白什么样的社会现象,无非就是从小本本上死记硬背的一些内容。

论述社会现象,也只会从表面论述,鲜有学生能够深入到社会本质当中。

有的同学甚至连四大名著作者是谁,有什么人物,都能够搞混。

比如说孙诺这种的。

孙诺的语文成绩,甚至都难以及格。跟他一比,唐可欣都算是学习好的,每次至少人家唐可欣都能够考到一百分以上。

当然,群里其他人,王一宁和胡一菲这种的,都是会考到一百一十分以上的。

至于苏风,没下来过一百二。

苏风想了想,用比较能够让孙诺听懂了的话语来做出了解释。

“小叔子要杀嫂子的是《水浒》。”

“小叔子要上嫂子的是《红楼》。”

“小叔子保护嫂子的是《三国》。”

“小叔子跑到嫂子肚子里撒欢的是《西游》。”

王一宁:“苏风牛逼,三言两语尽显王者风范。”

唐可欣惊叹:“这操作也就你能够想出来了。”

胡一菲也是哭笑不得:“原来学霸们都是这样记知识的,苏风你以后当老师,教出来的学生肯定会很出色。”

孙诺:“······我好像明白了些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