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百花争鸣,烟火人间(1 / 1)
咸菜主要是红白萝卜还有豆角子、洋姜组成的。
但不论是哪种咸菜,都散发出来浓浓的原本的味道,甚至连颜色都是原本的颜色。
鲁西南一带口味颇重,自家腌制的咸菜都是用大量的酱油腌制的,基本上除了咸没有别的味道。
也就是百年老字号玉堂酱园,才能够呈现一些食材原本的味道。
但是今天苏风赠送的小咸菜,确实是色香味俱全。吃了一口,滋味特别充足,萝卜的爽脆和洋姜的脆嫩,都呈现出的非常完美。
有点像是四川的泡菜,但又没有那么清淡。
好吃!
苏风汗颜,即便是自己再怎么努力,个人在系统的面前还是不值一提啊。
韭菜盒子也让老赵吃了一惊。
作为使香料的行家,老赵还是很会辨别不同菜肴所使用的香料的。
但这个韭菜盒子就是大力出奇迹。
甚至老赵还能吃出一股子海鲜味,特别鲜美。
正是这种海鲜味,才能让韭菜盒子的整体的味道上了一个台阶。
这个海鲜味还不是金钩所赋予的。
“苏风,你这个海鲜味放的什么?之前,我吃你的炸藕片,也是这个味道。”
苏风一愣,这个老赵果然厉害,能够品出来这里面是一种海鲜的口感。不过,到底是能力有限,还是没吃出来这个海肠粉。
“这就是海肠粉。”苏风很老实的回答道。
“哦,对,就是这个口感。难怪你做的这些吃食都这么贵,光这海肠粉,可不便宜。”
老赵有些惋惜的摇了摇头,本来是想着苏风年少耿直能够说一下秘方的,结果说到了,却没有办法用。自己如果用了,那成本上升的可就不止一倍了。
“老黄,你的宴三文是吃饭的高级场所,应该能用吧。”
黄老板摇了摇头:“也用不了,我这边主打的是鲁西南菜,用上海肠粉,让人家吃出来了,再说我这地方不正宗,而且,光成本就根本控制不下,不行不行。”
苏风微微一笑,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就算他们学过去了,也不是系统里面的海肠粉,徒增成本的事情,他们可不会干。
当厨师最要紧的是做的好吃,但是身为行政总厨或者老板,首要考虑的就是降本增效了。
苏风断定,老赵和黄老板肯定不会这么用的。
他们考虑的是赚钱,而不是好吃。
老赵喝了一口糁汤,倒是连连点头。
“这糁汤也不错,现在咱们这边的糁汤,大都是死命往里面放味精。你这个倒是没有,反而显得别出心裁了。”
在摊位上吃了这一顿饭,老赵瞬间就被苏风给折服了。
果然是自古英雄出少年啊。
老赵和黄老板吃的尽兴而归。
苏风把东西从仓库运过来,整理好后,挂上了暂时休息的牌子,也直接去逛庙会。
自己中午还没吃饭,正好去尝尝庙会里面的特色小吃。
广场摊位林立,五颜六色的招牌随风摇曳,吆喝声、欢笑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曲欢快的市井乐章。空气中弥漫着各种食物的香气,勾得苏风的味蕾开始蠢蠢欲动。
他顺着人流缓缓前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卖周村烧饼的摊位。摊主是一位头发花白的大爷,手法娴熟地从烤炉中取出一个个金黄酥脆的烧饼。苏风凑近一看,烧饼薄如纸片,上面密密麻麻地撒满了芝麻,香气扑鼻。
大爷热情地递给他一个,笑着说:“小伙子,尝尝咱周村的烧饼,这可是咱山东的老字号,祖传的手艺,又香又脆,保准你吃了忘不了!”
苏风接过烧饼,轻轻咬了一口,“咔嚓”一声,烧饼在口中碎裂,芝麻的香气瞬间在口腔中散开,那股酥脆劲儿让他忍不住又咬了几口。
“大爷,这烧饼太好吃了!您这手艺真是绝了!”
确实,周村烧饼,各大商场都有卖的,但是现场制作的,却是第一次见。
不远处一个卖德州扒鸡的摊位前围满了人。苏风好奇地挤进去,只见一只只色泽红亮、香气四溢的扒鸡整齐地摆放在摊位上,让人垂涎欲滴。
摊主是一位中年大叔,正在熟练地为顾客切割扒鸡。苏风买了两个鸡腿,找了个地方坐下来品尝。轻轻撕下一块鸡肉,鸡肉鲜嫩多汁,轻轻一咬就骨肉分离,浓郁的香味在舌尖散开,让人回味无穷。
骨肉分离是德州扒鸡的典型表现,能够做到这种酥烂程度的德州扒鸡,算得上是上品。
德州扒鸡是山东的招牌美食,位居“四大名鸡”之首。制作工艺讲究得很,用多种香料腌制,再经过小火慢炖,那味道,别提多香了!(中国四大名鸡指的是河南的道口烧鸡、山东的德州扒鸡、安徽的符离集烧鸡和辽宁的沟帮子熏鸡。)
品尝完德州扒鸡,自己的肚子已经有了几分饱腹感,但面对琳琅满目的美食,还是忍不住继续探索。
比如,这个泉城油旋的摊位前。油旋呈螺旋状,外皮酥脆,内瓤柔嫩,上面撒着一层葱花和芝麻,香气扑鼻。外皮的酥脆与内瓤的柔软完美结合,葱花和芝麻的香味相互交融,让人欲罢不能。油旋在制作时需要将面揉成面团,擀成薄片,涂上油、葱花和盐,再卷起来,盘成螺旋状,放入炉中烘烤而成。
虽然年前在泉城和王怡可孔暮雪他们吃过,但苏风还是买了一个,咬了一口。
好吃!
越往南走,好吃的越多。什么枣庄菜煎饼、潍坊朝天锅等众多山东特产小吃。每一种小吃都有着独特的风味和制作工艺,让他大饱口福。
真的是百花争鸣,烟火人间!
不知不觉,太阳已经西斜,庙会也迎来了下班的中都居民和喜欢凑晚上热闹的外地游客。游人反而多了起来。
苏风吃饱喝足,准备返回摊位上,继续奋斗。
途径中间的时候,广场上的大屏幕吸引了自己的注意力。
上面的是庙会各个商家的实时排名,自己的摊位:苏风家的小店赫然就在第二位。
不过,这后面的评论怎么这么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