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申公豹入西方潜伏,帝辛登基(1 / 1)

加入書籤

元始面沉如水,九龙沉香辇散发出恐怖的威压,东海之水为之倒卷。

他抬手一道玉清仙光没入广成子的体内,广成子的脸上掌印消退。

身上的狼狈瞬间逝去,只剩下眼中那怨毒愈发浓烈!

“申公豹乃吾阐教叛徒,今日必须带回昆仑受审!”

元始的话音冰冷,不容置疑:

“二位道友若执意阻拦,休怪本座不留情面!”

听到这话。

准提虽然依旧面带笑容,但周身梵光已经悄然凝聚:

“元始道友此言差矣,申公豹既然已经皈依我们西方,便是我西方教弟子。”

“阐教不容他,我西方世界却愿意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二对一。

优势在他们。

因此,接引的态度更加强势一些,上前一步,脚下金莲绽放:

“道友若要强行动手,今日东海恐怕要被圣血染红了!”

听到这话。

元始眼中寒光一闪,盘古幡在手中凭空出现,混沌之气开始弥漫。

就在这剑拔弩张之际。

元始突然收到了准提的传音:

“元始道友,莫要忘了在紫霄宫外,你与我们西方约定的事。”

“若今日为此子撕破脸皮,那他日共抗截教之时......”

元始的身形猛然一滞,盘古幡虚影微微晃动,他目光死死盯着准提,传音中压抑着怒火:

“你在威胁本座?”

“别忘了,我可是答应你们条件的!”

“你们西方还想东进......”

不等元始话说完,准提笑眯眯的继续传引打断道:

“岂敢,吾只是想提醒道友。”

“量劫将至,因小失大未免不智。”

“再者说了,吾听申公豹说过,你阐教还有一位天命之子,这申公豹留给我们西方,又有何不可?”

“莫要因此坏了你我盟约!”

接引也在此刻适时开口传音:“没错,天命之子有二,你阐教与我们西方,各得其一。”

“岂不是两全其美?”

闻听此言。

元始脸上神情变化不定,正在权衡利弊,他瞥了一眼申公豹,又看了一眼虎视眈眈的西方二圣。

最终冷哼一声:“既如此,那此子便交由你们西方管教!”

听到这话。

广成子急了:“师尊,这怎么......”

不等广成子话说完,元始怒斥道:

“闭嘴!”

“回山!”

元始深深的看了西方二圣一眼,最终目光停留在了申公豹身上:

“你好自为之!”

话音落下。

九龙沉香辇调转方向,撕裂虚空而去。

广成子临行前怨毒地瞪了申公豹一眼,却不敢再多言。

待元始离去,准提笑着扶起申公豹:

“自今日起,你便是我们西方教弟子!”

申公豹“感激涕零”的叩首:

“弟子定当竭尽全力,报答圣人恩典。”

就在此刻。

通天为了戏演的更像些,声音如雷霆般炸响:

“准提,接引,尔等安敢带走吾截教叛徒?”

青萍剑划破长空,直指西方二圣。

准提祭出七宝妙树抵挡。

接引见状,袖中飞出一朵金莲,将申公豹托起,带往西方。

........

海风呼啸,卷千层波涛。

谁也没注意到,刚刚发生的一幕,被正处在金鳌岛的凌玄看的清清楚楚。

而已经回到昆仑山的元始,怒不可遏,跪在下面的广成子,瑟瑟发抖。

“好个西方教,好个申公豹!”

“待量劫结束,本座定要你们付出代价!”

........

在申公豹入西方潜伏后。

人族发生了一件大事。

朝歌城,龙德殿内。

烛火摇曳间,将人皇帝乙枯槁的面容映照得忽明忽暗。

他靠在床榻之上,每一次呼吸都带着艰难的嘶声,仿佛破旧的风箱。

他声音嘶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传.....传帝辛....”

侍官躬身退出,片刻后,年轻的帝辛快步走入殿内。

他身着玄色诸侯服饰,眉宇间已有帝王威仪,但此刻却难掩悲戚。

“父王!”

帝辛跪在床边,握住父亲无力却满是皱褶的大手。

帝乙艰难抬起眼皮,目光扫射过殿内一众重臣。

比干、商容、闻仲、黄飞虎.....等人。

良久。

“辛儿......”帝乙颤抖着手,将传国玉玺放在帝辛手中:

“今日.....为父将这江山....托付于你。”

“你需谨记,善待百姓,我大商以民立国!”

玉玺沉重,入手冰凉。

帝辛伸手接过,便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着如江河一般的人族气运,他几乎要控制不住脱手而出。

“儿臣....谨记!”帝辛重重叩首,额头触碰在冰冷的地砖上。

这时。

帝乙看向这些重臣,深吸了一口气,缓缓说道:

“孤大限已至,时日无多,然帝辛年幼,还需尔等辅佐。”

诸位重臣纷纷郑重行礼:“吾等绝不负大王所托!”

紧接着,帝乙看向闻仲,命侍卫取来一金鞭,递给闻仲:

“太师,此乃打王金鞭,赐予你,此金鞭在你手中,可上打昏君,下打谄臣。”

闻仲郑重接过大王金鞭,重重点头。

“诸位,大商就交给你们了,孤累了.......”

说完这句话。

帝乙已经阖目而逝。

而那传国玉玺在得知人皇已死,磅礴的人族气运如潮水般涌进帝辛体内。

商容顿时老泪纵横:

“大王节哀,先皇驾崩了......”

随着这声音落下。

钟声九响,哀鸿遍野。

在处理好帝乙后事之后,帝辛登基,坐在龙椅上,看着下方跪满全场的文武百官,声音坚定:

“孤,今日继位人皇!”

“当恪守先王遗训,善待百姓......”

随着帝辛于龙德殿继位人皇,朝歌城,人族气运翻涌如沸。

可与此同时。

天地间劫气陡然加剧,血色煞气弥漫,一些修为低微的修士,都能隐隐感觉到一阵心悸。

.......

娲皇宫。

云纱轻抚,仙雾飘渺。

“为何帝辛刚刚继位,劫气就开始加剧,此次量劫到底对人族的影响有多大?”

女娲叹了一口气,收回目光。

看向殿内正在与几位仙雀嬉闹的灵珠子。

这童子约莫七八岁模样,生的粉雕玉琢,颈戴乾坤圈,身披混天绫,脚踩风火轮。

他此刻正追着一只流光溢彩的凤雀,笑声清脆。

可就在这时。

女娲突然发现,灵珠子周身已经被无形劫气缠绕,那劫气如血色丝线,越缠越紧。

“这是怎么回事?”

女娲不解,伸出芊芊玉指,指间造化之气弥漫,开始推演。

由于量劫已至,天机晦涩,女娲推演不出什么。

只能隐隐窥探见,灵珠子竟需要入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