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改天换地(三)(1 / 1)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诸位,轩少年读史时,常为商鞅车裂、吴起伏诛而扼腕,非悲其死,悲天下不知‘变法者必先自损’之理!
今日轩不才,也想改变这个天下,还请诸君助我。”曹轩端起酒杯豪迈的说道。
“世子此言,当浮一大白!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这天下确实到了该变的时候了。”杨修率先举杯道。
“哈哈,德祖所言,深得吾心啊。
诸位可否有兴趣听一下轩的大变之论?”曹轩大笑道。
“吾等洗耳恭听。”众人拱手拜道。
曹轩站起身来,他抬手挥开殿内厚重的帷幔,让月光照亮身后的巨幅舆图,图上用朱砂标出的道路如血色脉络一般,贯穿了北方各州。
“变法之根本便在于改制。
朝堂上现如今冗官、冗费严重,轩决定,废除三公九卿制,实施三省九部制,何为三省,便是中枢省、御史省以及五军都督府。
九部乃兵部、户部、吏部、礼部、工部、刑部、商部、器部、三思部。
另外轩还要将在职官员的按照尊卑分为十八个等级,亦称九品。”曹轩侃侃而谈道。
因为事发突然,别说那些士族领袖了,就连曹家自己人都懵了。
曹仁壮着胆子问道:“不知世子可否为吾等详解?”
“咱们先从最简单的九品制来解释吧,所谓九品,非是简单分尊卑,而是要让官吏铨选有规可循。
从前选官多靠举孝廉、征辟,难免出现任人唯亲的情况。
如今将官职从正一品到从九品划为十八级,每级设正从之分,如此说来,朝廷便可以按照官员们的资历来进行选拔,比如一个正一品的官职缺人,就从从一品中进行选择,不会直接把一个五品官提拔到正一品。
如此解释,大家可能明了?”曹轩笑着问道。
郭嘉喝了一杯酒缓缓问道:“是不是从今往后,白衣傲王侯的事情就没有了?”
曹轩摇了摇头道:“一般情况下,官员选拔是按照资历来选拔,但若真遇大才,一切可从简。”
“世子英明。”众人拱手拜道。
“三省之设,乃取分权制衡之意。
中枢省主决策权,草拟诏敕,主官为相,一般设左右两相,乃正一品;御史省掌监察权,纠察百官,主管为御史大夫,乃正一品,副官为左右御史中丞,乃副一品;五军都督府统领军权,分领全国军队,分为前、中、后、左、右五大都督,皆为正一品。
昔年霍光秉政、梁冀专权,皆因权柄集于一人。
今日三省各司其职,如鼎之三足,缺一不可。
诸卿以为如何?”曹轩笑着询问道。
曹仁皱眉抚须道:“世子,五军都督府既掌兵,又与中枢省分庭抗礼,若有边患…”
“叔祖问得好!
五军都督府只管兵籍、训练及武将的人事调动,调兵权在兵部手上,统兵权归前线将军所有,若要出兵,需中枢省草拟诏令,御史省副署监军,五军大都督亲临战场坐镇。
如此一来,上将不能专兵,中枢不能擅权,御史可监军纪,岂非万全之策?”
曹仁点了点头道:“世子所言有理,但现在天下尚未一统,若事事都走中枢,恐怕会贻误战机啊。”
曹轩苦笑一声回道:“叔祖莫要误会,军事改制,只会放在天下一统之后。”
“世子英明。”
说到此处,堂下传来了陈群的咳嗽声,曹轩瞥了一眼陈群继续说道:“九部之中,吏部管官吏任免,户部掌户籍钱粮,礼部司典章礼仪,兵部掌调兵及后勤。
刑部掌司法,为确保律法公正,需单设一部监督刑部,此部名为督查院,所有刑部查过的案件,需报都察院审批,两部达成共识后,方可治罪。
工部掌工程、水利;新增商部,专管市集关税、海外互市;器部统辖军器监、将作监,以后铁器冶炼、甲胄打造及官家营造事务皆归于此。
至于三思部么?乃是取自思危、思退、思变之义,专管舆情探查、灾异预警及救灾所有事宜,下设知事司、预警司、变革司,今后但凡有郡县灾异不报,三思部可直达天听,连带各地主官一并弹劾!”
“世子此法,乃大大的善政啊,就在去年,弘农蝗灾,当地官府欺上瞒下,竟然瞒了整整三年,导致弘农郡易子相食,死伤百姓数以万计,这还是在天子脚下呢,在那些天高皇帝远的地方,这种事还不知道有多少呢?”毛阶第一个站出来赞赏道。
所谓的三思部便是曹轩仿造后世的应急管理部门所设。
“世子,老朽还有一问?”
伏完这个吉祥物突然站了出来,不禁吓了曹轩一大跳。
曹轩干笑两声道:“国丈有话但说无妨。”
“九部是否归中书省管辖?”
曹轩点了点头道:“那是自然,相帮一职,上扶天子,下安百姓,乃群臣之首也。”
“老朽不才,想为魏王左相。”伏完大言不惭的回道。
听了这话,曹轩一口酒差点把自己呛死。
“国丈,祖父的爵位还未定下,轩也只是和大家探讨改制一事,现在说这些是不是有些为时过早啊?”
伏完摇了摇头笑道:“伏完一生之志便是为相,还请世子成全。”
“国丈请起,此事轩会如实告知祖父的。”
“多谢世子。”
曹轩摆了摆手道:“诸位,刚才所言乃是中枢改制,我下面所言的乃是宫禁改制。
首先为了避免帝王被小人蒙蔽,轩准备重设尚书台,尚书台设尚书令一名,主管全局,尚书郎九人,分别对应九部事宜。
因为尚书台都是天子近臣么?所以职位不会太高,尚书令为正三品,尚书郎为从四品,此其一也。
其二便是天子设六军,分别为左右武卫、左右羽林军、左右骁骑,此六军共计六万人,乃天子私军,其中左右武卫、左右骁骑守卫都城,左右羽林军守卫皇城。
另在宫城之内,再单设一支三千余人的禁军,此禁军皇帝不在的时候,可由皇后调动。
其三宫中设御书房,宗室子弟及三省主官子弟可入内陪同皇子、公主读书。”
“啊,世子,公主也去御书房,是不是有些不妥啊?”
司马朗的话刚一出口,便引来了众人的窃窃私语
曹轩冷哼一声道:“此乃帝王家事,卿等休要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