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故人重逢(1 / 1)
“德珪,孤听说你府上最近很热闹啊?”
蔡瑁刚跨进丞相府东阁,便听见曹操这话如针尖般轻飘飘扎来。
“魏王说笑了,不过是因为儿女婚事,惊扰了您,蔡瑁实在是惶恐啊。”蔡瑁陪笑道。
“哈哈,德珪,莫要紧张么,孤就是随口一问。
轩儿,别愣着了,去给你未来的岳丈看座。”曹操摸着胡须大笑道。
“诺,祖父。”
“多谢世子了。”
曹操斜倚在胡床上,目光似笑非笑地落在蔡瑁身上,曹轩垂手而立,而蔡瑁已经是满头大汗了。
“德珪啊,孤闻令爱才貌双全,善抚琴,这门风倒是与孤家子弟甚为契合。”
“魏王说笑了,小女怎能和世子相提并论?”蔡瑁干笑两声道。
“前几日孤让太府寺送了些蜀锦过去,不知令爱可还合心意?”曹操继续问道。
蔡瑁擦了擦头上的汗水,恭敬的回道:“魏王厚爱,瑁怎敢推辞?小女常言,能嫁入公侯之家,当效仿乐羊子妻断机劝学…”
说到这里,蔡瑁突然顿住了,曹轩又不是那种玩物丧志之人,用得着夫人来劝说么?
蔡瑁连忙低咳一声道:“不过是小儿女家的胡话,倒叫魏王见笑了。”
“哈哈,孤这孙儿,虽年少聪慧,但有的时候也不让孤省心,倒是需要这么一位贤内助。”
“魏王说笑了,世子雄才伟略,颇有您年轻时候的风采啊。”
此时曹轩突然从怀里拿出一份图纸,递给蔡瑁道:“这是器部马尚书亲自设计的朱漆辎车,今日轩便借花献佛,将其送给钰儿了,还望蔡公帮忙转达。”
“世子有心了。”蔡瑁受宠若惊的回道。
曹操摆了摆手道:“轩儿,你先去外面陪文将军他们吧,孤与德珪多年未见,今日…”
话音未落,曹操的目光已转向案几上的酒樽,指尖轻轻摩挲着樽沿,眼底似有万千感慨翻涌。
“祖父且与蔡公畅谈,孙儿先告退了。”曹轩抱拳回道。
“去吧、去吧…”
曹轩刚刚出了屋,便听见曹操缓缓说道:“想当年孤与德珪共饮汉水时,你我尚是青丝少年。
如今孤这把老骨头已经快要不行了,德珪也要操心儿女婚嫁了。”
曹轩轻叹一声,给许褚嘱咐了几句,便去了前院。
前院中厅,荆州故人中,除了蒯越因水土不服没来,剩下的人全部都已经到齐了。
众人见到曹轩出来,立刻站起来大礼拜道:“参见世子。”
“哈哈,莫要多礼,都坐下吧。”
“诺,世子。”
待众人落座后,曹轩便问起了荆州的情况。
“轩闻文将军近日在教新兵水战?江夏的楼船,可还合用?”
文聘连忙回道:“回世子,荆州水师旧部已整编完毕,只是…新造的蒙冲舰吃水太深,只能在江中深水区作战,恐难适应浅滩水情。
请世子放心,末将正在努力寻求解决之法。”
“无妨,这次文将军回去时,就带几个器部的人一起走吧,想必他们会有办法的。
从今往后,这大汉朝境内的所有官营作坊、工厂全部由器部主管。”曹轩摆了摆手道。
“世子,这也是新政中的一项?”文聘小心翼翼的问道。
曹轩点了点头道:“正是。
还希望诸位回到荆州后,能够全力支持新政,轩在此感激不尽了。”
“世子放心,吾等定全力支持。”
“当然,这新政中若是有什么弊端,诸位也不要藏着掖着,直接告诉轩即可。”曹轩继续说道。
“启禀世子,璨倒是有一事不明,还请您赐教。”王璨站了出来说道。
“先生但说无妨,轩定知无不言,言而不尽。”
“前汉时期,武帝采纳董仲舒“独尊儒术”的建议,于建元五年罢黜诸子传记博士,专立五经博士,至今已连续数百年,璨不才,想问一下世子,如今之朝堂,为何不见一人也?”王璨拱手问道。
曹轩微微一怔,然后缓缓回道:“此事轩倒是问过祖父,不知先生想知道祖父是如何回答的么?”
“还请世子明言。”
“祖父曾说,当年董卓擅废少帝、鸩杀太后,满朝公卿战栗俯首时,那些峨冠博带的博士们,竟有三五人捧着《公羊春秋》跪在相府门口,声称‘顺天应人’乃汤武之事。
后来他们更是每日在朝堂上引经据典,为废立之事背书。
如此毫无廉耻之辈,简直就是污了博士的名号,所以祖父定都许都后,从未想过设立博士一职。”曹轩轻叹一声道。
“世子千万不可如此断言!
昔年叔孙通降汉,初时荐举群盗壮士,人皆笑其趋炎附势,然最终定朝仪、兴礼乐,使汉室知尊君卑臣之礼,博士之职,本非尽是附逆之徒。
今魏王挟天子以令诸侯,若废博士之位,则天下书生皆以为朝廷轻贱经术;若仿先朝旧制,设太学、征贤良,反可使天下士人知魏王崇文重道之心。
昔王莽篡汉时,尚有扬雄闭户著书,今若网罗天下英才,安知无伏生之辈藏于民间?”王璨不卑不亢的回道。
听了这番话,曹轩方才恍然大悟,王璨真正的意图并不是什么博士制度,他是在变着法的给自己推荐人才呢。
“那先生有没有合适的人选推荐?若可行,轩便上书祖父恢复博士之制。”
“璨不才,确实有一个合适的人选。”
“何人?”曹轩好奇的问道。
“长沙桓阶,此人年轻时曾被孙权之父孙坚举为孝廉,孙坚战死后,桓阶冒险求见刘表,索回孙坚尸体。
官渡之战时,桓阶曾劝说长沙太守张羡归附魏王,但后来长沙被刘表攻破,张羡战死,桓阶也不知所踪了。
后来刘表多次征召桓阶,还准备把妻妹嫁给他,但桓阶拒不接受,接着又称病辞官告退了。
直到去年,世子南下时,桓阶才找到璨这里,说实话这恢复博士一职的建议,还是的提议呢。”王璨笑着回道。
“此等大才,遗忘于乡野之间,确实是朝廷的损失,只是不知他现在所在何处啊?”
“就在洛阳城内。”
“善,先生便带他来见轩吧,若真如先生所说,轩定会重用。”
“多谢世子。”
“先生举荐人才有功,轩也不能不赏,轩决定在洛阳重设太学,此事便交给先生全权处理了。”
“诺。”王璨大喜过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