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丹书铁券(1 / 1)

加入書籤

曹轩继承魏王之位后,虽说不能大肆操办。

但曹轩也不是小气的人,除了曹丕这个罪人外,自己的那些叔叔们一口气全部封了国公,就连被软禁的曹彰都成了梁国公。

朝中则是从一品以上官员全部封侯,这已经涵盖了中书省左右相、御史大夫、五军都督府、九部尚书等大多数高官。

可想而知,待曹轩更进一步,这些人的身份也会随着水涨船高。

从侯爷到国公,而且还是开国国公,这其中的含金量极高,若没有特殊情况,他们的子孙后代将与国同休。

没过几天,曹轩又为这二十四位新侯爷颁布了丹书铁券。

丹书铁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有“书于丹图”的做法,即在金属或石头上刻字,然后用丹砂涂抹,以表示信用和承诺,这是丹书铁券的雏形。

西汉时期,刘邦夺取天下后,为巩固统治,分封功臣并赐给他们丹书铁券,据《汉书・高帝纪》记载,刘邦“与功臣剖符作誓,丹书铁契,金匮石室,藏之宗庙”。

然而西汉初期的丹书铁券更像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并没有什么大的特权。

而曹轩颁布的丹书铁券却有了免死的特权,除谋反罪以外,持此铁券者,皆可免除死罪。

这可是稀罕物啊,有了它就相当于有了两颗脑袋。

荀府内,看着祖庙中供着的丹书铁券,荀恽感觉自己已经被巨大的幸福给包围了。

自己是嫡长子,无论是爵位,还是眼前的这个保命符,将来都是自己的。

“魏王厚恩,我荀家无以为报,尔等日后定要忠心治事,以报答魏王,切不可做那让我荀家蒙羞之事,更不能毁了这累世簪缨的象征。”

“谨遵父亲之命。”

“老大,跟老夫去书房。”

“诺,父亲。”

来到书房,荀恽先是给自己的父亲倒了一杯茶,然后便笑着说道:“儿子这是沾了父亲的光了。”

荀彧疲惫的揉了揉额头叹道:“过犹不及啊,这次我们荀家一下子得了两块丹书铁券,还不知道会惹得多少人的嫉恨呢?

恐怕在陛下那里,我荀彧现在已经是汉室叛臣了。”

“父亲总说过犹不及…可满朝文武谁不羡慕咱们荀家?丹书铁券供在祖庙,小弟又得了羽林郎的差事…”荀恽满不在乎的回道。

“哼,你知道什么?

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当年董承捧着‘衣带诏’的时候,何尝不是觉得圣眷正隆?

你可知铁券上‘除谋反大逆’六个字,便是悬在功臣颈间的那把利剑?

说白了,功臣的生死其实还是在帝王的掌控之中。”荀彧冷哼一声道。

“多谢父亲教诲,是儿子一时得意忘形了。”荀恽擦了擦头上的冷汗,战战兢兢的回道。

“以你的性格,留在京城早晚会被人利用。

而且最近朝中正是多事之秋,老王爷新逝,你和安阳的婚事也要等到三年以后了,这三年你还是出去历练历练吧。”荀彧摆了摆手道。

“那儿子去哪呢?”荀恽小心翼翼的问道。

“荆州和青州,你自己选一个?”

“儿子选择荆州,以公达兄长在荆州的威望,也能多照顾一些儿子。”荀恽毫不犹豫的回道。

听到儿子的选择,荀彧心中不免有些失望。

但最终还是点了点头道:“好,过几日老夫便去求魏王,给你找个合适的职位。

但你也得想清楚,人最终还要靠自己,你公达兄长不日就要返回朝中担任吏部尚书一职了,照顾不了你多久。”

“儿子知道了。”

伏府中,伏完看着眼前的丹书铁券,心中也是异常激动。

就在这时,管家在门外低声通报道:“启禀家主,吏部侍郎钟繇大人求见。”

伏完刚想应着,但却突然顿住了,思虑良久方才缓缓回道:“就说老夫身体不适,不见外客。”

“诺,家主。”

虽说伏完之前和钟繇算是同盟,但前一段时间,钟繇的吏部尚书一职被曹轩撸了。

这个节骨眼上,去见一个曹轩不待见的人,万一引起曹轩的疑心可就麻烦了。

听到伏府管家的回答,钟繇不怒反笑道:“是繇孟浪了,多有打扰之处,还请伏相恕罪。”

“钟侍郎客气了,我家家主确实是得了风寒,还请您莫要怪罪。”

“善,那老夫就先告退了。”

“钟侍郎慢行。”

上了马车后,钟繇的脸色突变,气急败坏的骂道:“这个老东西,竟然敢如此羞辱老夫,此仇不报,老夫誓不为人。

早晚有一天,老夫会让你伏完把丹书铁券双手奉上。”

想到这里,钟繇敲了敲车窗,一个很不引人注目的身影便悄悄的钻进了车厢。

“最近这段时间,你们给老夫盯好宫里伏后的一举一动,有任何情况,立刻来报。”钟繇冷冷的吩咐道。

“诺,家主…”

曹府的书房内,典满正在给曹轩汇报此事引起的轰动。

“魏王,您是不知道,如今朝中对您感恩戴德之言数不胜数啊,按我说啊,您也不用再等了,干脆过几日您就当皇帝得了。”典满眉飞色舞的说道。

曹轩摆了摆手道:“莫急,时机还未到。

这次孤下了这么大本,若他们当中还有人敢和我曹家作对,那就休怪孤不留情面了。”

“那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啊?”

“先不说这些了。

凉州那边有什么消息么?”

典满摇了摇头道:“风平浪静,什么事都没有。”

曹轩摸了摸自己的下巴缓缓说道:“没想到韩遂这家伙还挺能沉得住气呢。”

“是啊,此时我军士气正旺,若韩遂此时敢反,定能一鼓而下。”典满点了点头应道。

“放心吧,时间长不了。”

话音未落,司马懿便拿着兵部的奏报气喘吁吁的跑了过来。

“世子,兵部刚刚得到急报。

韩遂、侯选、程银、李堪、张横、梁兴、成宜、马玩、杨秋九部皆反,如今正在围攻金城郡的马家。”

“什么?九部皆反?也就是说如今凉州除了金城外,均陷于敌手了。”曹轩大吃一惊道。

司马懿点了点头道:“正是。

如今军情紧急,还请魏王定夺。”

“你去把朝中所有从一品以上大臣都请来,此事宜早不宜迟。”

“诺,世子。”

看着司马懿匆匆离去的背影,曹轩暗暗恼火,自己还是有些自大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