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小胜一场(1 / 1)

加入書籤

朔风卷着砂砾掠过黄土高坡,曹轩身披玄铁甲胄,端坐在踏雪乌骓之上,身后大魏旌旗猎猎作响,对面韩遂银须飞扬,胯下枣红马踏起阵阵烟尘,两军阵前气氛剑拔弩张。

“曹轩小儿!昔日老夫与你祖父,歃血为盟,尔今却要赶尽杀绝,当真不念旧情?”韩遂挥鞭指向对面怒吼道。

曹轩冷笑一声,摘下腰间佩剑,大笑道:“哈哈,旧情?

你私通羌胡,意图谋反之时,可曾念及当年?

韩遂老贼,祖父待你不薄啊,封你为镇西将军,赐你万户侯,你却恩将仇报,在他丧期举兵造反,这便是你所说的旧情,真是可笑。”

“哼,你曹家挟天子以令诸侯,妄图篡汉自立,天下人早已看清你的狼子野心!今日老夫便替天行道!杀了你这不知好歹的小儿。”韩遂冷哼一声道。

曹轩猛地将剑插入黄土,怒喝一声道:“少拿‘纲常’放屁!你在凉州私铸钱币、蓄养死士时,怎不见你讲纲常?

孤给你十日时间投降,你却把孤派去的使者剜了双目,既然你要战,那就战!”

话音未落,身后虎豹骑突然齐齐敲响马侧战鼓,百具“魏”字战旗被风扯成笔直的横线,恍若一道铁幕压向西凉军的阵地。

为首三员大将正是号称“曹家三虎”的曹彰、曹休、曹真三人。

曹轩拉住最前面的曹彰,低声嘱咐道:“三叔,莫要轻敌,西凉军战力不弱。

再说此战的决胜之处不在此地,我们没必要和他们死磕。”

“哈哈,魏王放心,我曹家男儿何时怯过阵?当年北征袁绍之时,某家单骑冲阵时,这帮西凉狗还在啃羊皮饼子呢!”曹彰大笑道。

一旁的曹真低声说道:“魏王放心,无论如何,这一战我们都要拼尽全力,若被韩遂等人看出端倪,那徐晃和郭淮那边可就危险了。”

“就是啊,魏王,您在后面压阵即可,韩遂此人没有那么大的魄力,此战也就是对方互相试探而已,越是这个时候,咱们就越不能露怯。”曹休也嚷嚷道。

见三人意见如此统一,曹轩不禁有些难堪,和这三人比起来,自己的战阵经验确实太少了。

曹轩稳了一下情绪,笑着回道:“善,那孤就在此静待三位叔父的好消息了。”

“谨遵魏王之命。”

寒风如刀,卷着祁连山的雪粒劈面而来,此时竟然下雪了。

曹彰的黄须上凝着冰碴,却浑然不觉,手中长枪在阳光下划出寒芒。

他身后曹休、曹真各领千骑,如三支铁箭斜插西凉军左翼。

那里旌旗虽密,却掩不住西凉军步卒眼底的惶惑。

“杀!”曹彰暴喝一声,乌骓马已跃过丈高的拒马桩。

最前排的刀盾手刚举起牦牛皮盾,便见那铁枪如开山巨斧般劈下,盾碎人翻的瞬间,枪尖已挑飞第三个人的咽喉。

血珠溅在他护心镜上,更激发出了曹彰的凶性。

“子文小心!”曹真忽然疾呼道。

左侧沙丘后骤然腾起大片烟尘,三百余匹重甲骑如黑塔般冲出,马首铁椎上的骷髅串哗哗作响。

曹轩大吃一惊道:“他们疯了么?刚开战便出动自己的王牌军?”

他身后的贾诩镇定自若的回道:“魏王莫要担心,此事正在老夫意料之中。

这些年韩遂也没闲着,秘密的打造了这三千铁甲军,冠军侯便是吃了这个亏,方才一败涂地。”

“如此说来,先生是有应对之法了?”

贾诩点了点头道:“这便是老夫为何坚持要在天水城下开战的原因了,因为地利在咱们这边。”

话音未落,第一具铁甲军已踏入碎石道,战马铁蹄碾碎拳头大的石块,火星四溅间,忽闻“咔嚓”脆响,不知何时铺设的薄木板下,竟是深达丈许的陷马坑!

前排铁甲军连人带马栽入坑中,后边的重骑收势不及,竟如叠罗汉般轰然倒塌。

“韩遂这铁浮屠,每具甲胄重八十斤,战马披双重革甲,看上去无坚不摧…实则如巨石滚坡,遇坑则陷,遇水则沉。”贾诩淡定的说道。

“这便是先生为何让我军出击左翼的原因?”曹轩恍然大悟道。

贾诩笑道:“正是此理。

韩遂之所以露出如此大的破绽,不就是为了引我军上当么?

既然如此,那咱们就将计就计,提前在重甲兵冲锋的路上安排好陷阱。”

“先生真是高明啊。”曹轩由衷赞叹道。

此时,战场上又发生了新的变化,原本四散而逃的西凉步卒突然转身,抛出成捆的蒺藜与铁锁链,在地上织成密不透风的“铁网”,曹休率领的前锋军,猝不及防,数匹战马被扎破蹄掌跪倒,马上的骑士也滚落在地。

“放箭。”

随着曹休的一声令下,那些还没来得及逃离的西凉步卒纷纷到底不起。

“哎,看来此战到此为止了。”典满轻叹一声道。

“先生意下如何?”曹轩缓缓问道。

贾诩苦笑一声道:“韩遂征战沙场多年,若是如此轻易被打败,又怎会让马腾父子忌惮半生?

此战我们小胜一场,已经不错了,魏王莫要急功近利。”

“先生所言有理,关键时刻能有所取舍,韩遂是个不弱的对手。”曹轩点了点头道。

就在此时,韩遂军中响起了鸣金声,西凉军缓缓后撤。

“魏王,韩遂败而不乱,退而有章。

咱们无利可图,也退军吧。”

曹轩点了点头道:“就听先生的。”

随着曹轩的一声令下,战场上很快便恢复了平静。

此战总体来说,算是曹军小胜一场,损失不到百人,歼敌四百余人,其中还有百余重甲兵,估计够韩遂心疼一阵了。

看着眼前的这些重甲,曹轩若有所思的问道:“先生,三叔,你们说我军要不要也组建一支重骑兵啊?”

“真的么?”曹彰大喜过望道。

“孤倒是有此意,但孤认为重甲骑兵人数绝不能太多,五千人足矣,其一这重甲兵太费钱了,另一方面是这玩意限制条件太多,很容易被人当成靶子。”曹轩点了点头道。

“魏王英明,重甲骑兵确实不宜过多,多则无用。”贾诩轻笑一声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