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错综复杂的局势(1 / 1)

加入書籤

“那法正、张松二贼,又该如何处置呢?

刘备的使臣诸葛亮已经过了剑阁,估计很快就能到达成都,若这二贼和诸葛亮暗通款曲,会不会出大乱子啊。”刘璋皱着眉头问道。

“那主公何不杀之?”

“哎,这二人素有贤名,若杀了他们,恐怕会引得益州动荡,群臣不安。”刘璋轻叹一声道。

“杀也不能杀,留也不能留,既然如此,那就把这二人支出去吧,主公可派这二人出使魏国,这样岂不是就能和诸葛亮错开了?”刘晔缓缓回道。

“此计甚妙啊,曹轩真是有眼无珠之辈,子杨如此大才,竟不能用,真是可惜了!”刘璋抚掌大笑道。

“主公过誉了。”

回到府中,李严的妹妹李氏已在廊下等候,一身素衣,眉眼温婉:“夫君今日累了吧?汤在炉上温着,我去给你盛。”

刘晔望着她的背影,心中掠过一丝复杂,这场婚姻本是算计,可李氏的体贴却并非作假,她会在他思念家人时默默陪伴,会在他忧心国事时温好夜茶,让他偶尔恍惚,忘了自己是谁。

“不必了,今日府中有客,汤…晚些再喝吧。”他走上前,轻轻按住她的手说道。

李氏一愣,随即温顺点头道:“好。”

她转身去备茶,刘晔却望着窗外的成都城,这座他精心布局的城池,此刻正因为他的一句话,掀起惊涛骇浪。

而他的夫人,永远不会知道,自己的夫君每说一句话,都可能决定无数人的生死…

人生的旅途本来就有许多例外,当诸葛亮到达成都时,并没有受到多少重视。

刘璋治下的益州,虽偏安一隅,却早已在派系倾轧中显露出疲态,本地士族盘根错节,外来流民帅各怀心思,而偏偏益州的统治者刘璋是个空有仁厚之名却缺乏决断力的人。

他性情柔弱,既无其父刘焉那般“据险自守、图谋霸业”的雄才,也无驾驭复杂局势的手腕,面对益州盘根错节的矛盾,始终束手束脚,最终让这片天府之国沦为各方势力觊觎的对象。

“真是可惜了。”看着成都街头繁荣的景象,诸葛亮不禁轻叹一声。

“军师,您是在可惜刘璋守不住这天府之国吗?”身旁的老将黄忠缓缓问道。

“老将军有所不知,刘璋虽非雄主,然蜀地百姓能有今日安乐,亦赖此数十年无大战乱。

主公入川,虽为兴复汉室,可兵戈所向,难免生灵涂炭。

你看那酒肆里推杯换盏的商贾,巷陌间追逐嬉闹的孩童,他们眼中的安稳,一旦战事起,便如风中残烛了。”

黄忠捋着花白的胡须,默然点头道:“军师仁心。

只是乱世之中,分久必合乃是天道,刘璋暗弱,纵能守一时安稳,终究护不住这天府之国周全。

曹轩虎视眈眈,孙权亦有觊觎之心,若蜀地落入他人之手,百姓怕是要遭更大的苦难。”

“哦,老将军是如此看待曹轩的?”

“哼,谋权篡位之辈,能是什么好人。”黄忠冷哼一声道。

黄忠,字汉升,本是刘表麾下中郎将,驻守长沙,后来刘备攻打长沙,费了很大功夫才收复此人,这次因为诸葛亮出使益州一事事关重大,刘备特意安排这位老将护卫诸葛亮出使益州。

诸葛亮轻摇羽扇道:“曹轩不像曹操那般嗜杀,却比曹操更懂‘收民心’。

这样的人很不好对付啊。”

黄忠喉间发出一声闷哼道:“收买人心罢了。

那厮靠着谋夺汉室基业才坐稳天下,如今做这些虚情假意的勾当,无非是怕夜长梦多。”

“虚情假意?

可那些流民今年却给他上了万民书,洛阳街头小儿都在唱‘曹郎曹郎,分我稻粱’。

老将军征战半生,该知道民心这东西,从来不是靠喊几句忠义就能得来的。”诸葛亮轻笑一声道。

“那又如何?伪善之人,还能装一辈子不成,早晚他都会原型必露。”

“哎,希望将来有一天,此人能变得昏庸吧,要不然他必定是我汉室兴盛的大敌。”

话音未落,一个小校便匆匆上前说道:“军师,老将军,咱们的拜帖已经送进了刘璋府上,还是没有任何反应。”

“送拜帖的人,见到刘璋了吗?”诸葛亮一脸平静的问道。

小校拱手回道:“门房说刘璋正在给张主薄、法从驾送行。”

“这两人要去何处啊?”诸葛亮大吃一惊道。

“好像是出使洛阳。”

“坏了,老将军,咱们得想个办法尽快见到刘璋。”

“军师这是何意啊?”

“老将军有所不知,这二人与主公早有消息往来,此时刘璋派这二人出使魏国,恐怕是识破了这二人的身份。

这对我们此次出使恐怕极其不利啊。”诸葛亮满脸担忧的说道。

“如此说来,刘璋也不是易与之辈么。”

诸葛亮走到窗边,望着驿站外巡逻的益州兵卒,低声道:“这正是棘手之处。

如今刘璋已识破他们的身份,故意派其去洛阳,便是要借曹轩的刀除这二人。”

“要是这么说的话,那刘璋岂不是已经有了降曹之心?”

诸葛亮点了点头道:“也许是吧。”

“那我们下一步该如何做?还请军师示下。”

“不对,刘璋一向暗弱,即使有降曹之心,却未必有降曹之胆。

他麾下的东州兵多是从徐州、荆州逃来的流民,与曹操有血海深仇;本地士族虽不满刘璋,却更怕曹轩来了之后,重蹈中原士族的覆辙。

这其中一定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事。”诸葛亮喃喃自语道。

“军师,老夫推测也许还有一种可能。”

“此时已到生死存亡之际,老将军有话但说无妨。”

“也许刘璋的目标并不是曹轩,而是张鲁。

这么多年,张鲁和刘璋一直不和,二人杀父之仇未报,领地之争未休,早就是水火不容的死敌。

刘璋是不是听说曹轩出兵阳平关,准备联合曹轩共击张鲁啊?”黄忠摸着胡须缓缓回道。

“这也是一种可能,但无论如何,这二人的离去,对我们来说都不是一个好消息。”诸葛亮点了点头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