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扫定西南(地图见彩蛋章 )(1 / 1)

加入書籤

今时的胡太后,面上只隐约显着两道浅浅的泪痕。

显然,和士开的死并未叫她太过伤心。

或许,于她而言,和士开只是件用来满足欲望的玩物罢了。

但听她道。

“仁纲,仁威杀和郎、聚兵宫外,必非本心,当为旁人所惑。”

“他将大军屯千秋门外而不入宫禁,便应此理。”

“咸阳王在京邑,可速请之,必能平此祸。”

“祸息之后,惟愿我儿惜手足之情,勿伤仁威。”

胡太后虽好男色,却并未真就糊涂,一句请咸阳王斛律光入宫,便道出了现下事情的最优解。

可到底是爱亲子胜过爱情郎,和士开尸骨未寒,她便已在言语中为罪魁祸首高俨开脱起来。

只是,她这言语,叫高纬听来,甚不是滋味。

他没想到,值此关头,自己的家家仍是在偏心那高俨。

果然,这世上值得他信赖的人物,太少。

若今日能度过此劫,那高俨,他必杀之!

高纬于心中如此一念,在面上却做出了副十足可怜的形色。

他终究得争取到胡太后足够的同情。

否则,一旦斛律光不能解决高俨,没有胡太后替他求情,只怕高俨入宫之后,他登时便要丧命。

他搂住胡太后的手臂,泣涕道。

“家家,儿已遣人召丈人来,皇后在此,丈人当助儿。”

言罢,他又搂住了自方才便一直伴在他身侧的皇后——斛律光之女斛律氏,道。

“若丈人不能熄此乱,琅琊王卷甲入宫内。”

“儿请家家说琅琊王,勿杀儿,儿愿以国让之。”

直到将如此一番保命的言语说尽,高纬这才舍了二人,立身向胡太后拜别道。

“儿自往永巷候咸阳王。”

“有缘,于此更见家家。”

“无缘,永别。”

此话说罢,他面上突地淌下两道泪来。

不知这泪是他为求母亲日后怜悯所做的戏码。

还是他对今日这生死之别的真情流露。

但这些,都不重要了。

一旦一个帝王有过即将失去权力的体验。

那么,往后他心中所怀,很可能便再不是天下,而是如何保住权力了。

如是,则忠良受祸,奸佞大兴,将在不远。

—————

光大五年(571年),三月三十。

齐琅琊王高俨杀录尚书事和士开,率邺都兵三千余众,集邺宫千秋门西。

高俨年少,临大事即怯,虽聚众门外,而久不敢入。

齐广宁王高孝珩、安德王高延宗欲助高俨成事,数催其入,高俨托以兵少,不听。

二人恐高俨事不成,遂退。

齐主高纬召斛律光,二人见于千秋门东,永巷之中。

高纬问计策,斛律光劝其登千秋门,以天子威仪,散叛军气势,并退众军,齐将皮景和亦赞成之,高纬用其谋。

斛律氏久掌齐国兵事,斛律光更威重诸军,高纬既登千秋门,斛律光自出门下,望众军呼天子来,众军即失斗志。

高纬于是许诺诸军,退避者皆无罪,诸军闻之,皆散。

大军既散,斛律光自前驱,把琅琊王高俨衣,强引其至千秋门下。

齐主高纬以刀柄筑其头,至流血满额,乃释之。

继而,收厍狄伏连及高俨党羽于邺宫后园。

高纬引弓亲射诸人,而后斩之,尸首皆肢解。

高俨以胡太后护之,故得不死,亦未获罪。

齐主高纬深怨其事,欲以兴师伐周交结武臣,必雪此恨。

胡太后恐高纬害高俨,处高俨于宫内,每有食,必先俨而尝之。

四月初一。

齐尚书右仆射冯子琮矫诏事泄,死。

四月初三。

齐主高纬用高长恭为录尚书事,赵彦深为尚书仆射,诏令,集诸行台兵马粮草,将兴大兵伐周。

齐国众将闻之,皆喜悦。

四月初七。

武州(今武都)、洋州(今汉中西乡)等处皆降陈。

四月十三。

吴明彻克凤州(今凤县)。

四月十四。

程文季下金州(今安康)。

其日,陈将萧摩诃率数百骑至散关城下,周将王轨遣将击之。

战不利,周将亦为摩诃所斩,关中震动。

王轨因之闭关不战。

四月十六。

征北大将军吴明彻以兵入关中,粮草将不济,令萧摩诃还守凤州。

四月十七。

周罗睺征南大军始发。

其日,周罗睺自将精兵万余发戎州(今宜宾),行五尺道由曲州(今昭通)入南中,以后军四千督周降卒三万运军粮。

四月十九。

镇北将军辛昂将兵五千发眉州(今眉山),行西南夷道由越嶲(今西昌)入南中,用民夫二万修道路,运军粮。

四月二十二。

周大冢宰宇文神举闻齐将大举伐周,甚恐。

盖因恭州败后,巴、汉之地尽陷于陈,周国势力大削,其在籍之民,只余二百万,而兵亦只存八万。

齐若大兵来攻,则周必亡。

周大司徒宇文孝伯请遣使者北上,求援于突厥,宇文神举从之。

四月二十七。

周凉州总管、西域都护杨坚,迎周废太子宇文赟及唐国公李昞于凉州(今武威)。

初,河西众守宰欲拥宇文赟建帝号,正周祚,杨坚以河西民寡兵少,不听。

李昞调和其事,言宇文赟不必称帝,当先不受朝廷陇西王之号,以示决裂,次自为王号、年号、官署,以割据河西。

待天下形势有变,再谋进退,杨坚用其言。

四月三十。

河西众人于凉州拥宇文赟称河西王,用宣政年号,以杨坚为左相、李昞为右相,掌河西机务。

周鄯州、河州守臣与杨、李二家有旧,早为二人言动,宇文赟既称王,二州皆附河西。

杨坚根基在敦煌,请宇文赟移驾,李昞亦觉关中将乱,欲远中国之争,同其谋。

宇文赟年只十三,为李昞所救,又为杨坚之婿,故国事皆由杨、李二人决,遂西迁。

五月初三。

河西王宇文赟令悉解境内毁佛之令,又令关中、陇右之民迁河西者,皆赐土地田宅。

时因恭州之败,关中动荡,长安自顾不暇,州县难禁士民之迁,关中、陇右人多知时世将变,迁河西者十万计。

初,杨坚在敦煌,谋取西域焉耆国,将兴兵,而凉州告李昞至,故东行。

此时宇文赟既立,关中又形势未明,杨坚以故无意东窥。

遂以鄯州(今青海乐都)、河州(今甘肃临夏)置河州总管府,以心腹郭荣为河州总管,领兵九千镇之,备陇右及吐谷浑。

五月初六。

陈帝陈伯宗以巴蜀、汉中、陇南郡县皆已入陈,诏诸郡县上计田宅、人口、舆图。

又诏征北诸军勿向关陇,皆听章昭达节制,分守重城要隘。

五月十二。

初,南宁州刺史爨瓒闻北周入蜀,即叛南周割据南中。

越嶲僚人闻之,亦叛,夺西宁州(今四川西昌),故帝遣周罗睺及辛昂征之。

爨瓒有二子,常以长子爨震统东爨(今贵州六盘水、云南曲靖一带)、次子爨翫统西爨(今云南昆明一带)。

先是,周罗睺过曲州(今云南昭通)入东爨境,有蛮夷扰其先锋,因遣兵逆击之,杀部民以千百计。

爨震闻之,怒,以罗睺兵少,劝其父集兵攻之。

是时,爨氏在南中统部民数万,其中能战者万余,爨瓒方叛南周,不欲当即附陈。

遂用震之言,欲小挫陈师,以壮声威,更重日后附陈爵禄。

因聚兵七千,设伏于南宁州北。

周罗睺在辽东时,即多剿蛮夷,素知御蛮之事,既入东爨,多遣使者贿左右山蛮头目,早知爨军动向。

因诈攻仰败,待爨兵胜,骄而不整,即逆兵击之,遂大破之,并获爨瓒于阵。

爨震与残兵二三千退守南宁州。

周罗睺欲一举击破东西二爨,遂未招降,仅驻兵于南宁州城西,以待爨翫援兵。

五月十九。

镇北将军辛昂袭破越嶲城,诛据城叛蛮二千余。

越嶲既克,西南夷道复通,辛昂遂遣使者南行,往云州(今大理)联络故南周宗室宇文会等。

五月二十七。

陈帝陈伯宗诏罢西土冗州,以西征以来所得州县,置武、汉、益、恭、曲等五州。

以此略计西征所得,有五州、三十四郡、二百一十三县、民户三十五万九千、口一百七十九万。

五月三十。

帝纳周王宇文训义妹、宇文护养女、故南周富平公主崔妙瑜为贵姬,欲以此收西土人心。

其日,周罗睺破爨翫援兵数千于南宁州西,爨震请降。

西南将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