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人祸(1 / 1)
不多时,便有两个内侍抬了个三尺见方的木匣进入屋内。
高纬命他二人就在堂下将那木匣打开。
但见当中立着个二尺来高的小木人,那木人形如枯槁,面貌狰狞,头上更是长了四双可怖的眼睛。
堂中的宫女妃嫔见了,俱皆面露惊恐,冯小怜也吓得缩入了高纬的怀中,待高纬命人将那木人收了,她才道。
“至尊真胆大也,竟不惧旱魃。”
高纬自得一笑。
“前时,我曾剥人面皮,行见鬼之术,早已见过凶厉妖鬼,此小小旱魃,不足畏也。”
冯小怜也从宫人处闻听过高纬曾用巫术以人面见鬼一事,过去只以为是谣传,现在由他亲口确认,顿觉可怖,口中只怯怯道。
“剥人面以见鬼,损德伤物,妾愿至尊少行此类之事。”
高纬对她甚为宠溺,在她额上一吻之后,随即应允道。
“淑妃既有此言,朕将不为此事。”
“至于损德,则不必忧。”
“我发百工造大佛于晋阳西山,又于四方广起佛寺,功于沙门实已不浅。”
“近岁国中又多水旱灾异,我常命州郡为饥人设斋,已活人无数,其德实大。”
似是想到了什么,他言语一顿,进而又道。
“况今岁国中大旱,我正可广为设斋,更作一大功德。”
“诸如此类小小损德之事,淑妃不必为我忧。”
将此事轻松揭过,他又道。
“近来为卿新造一裙,值钱可万匹之数,甚为华贵绮丽。”
“卿可为我试之否?”
闻言,冯小怜似是忘却了方才的恐惧,满面欢欣道。
“此妾之幸也。”
——————————
与此同时。
邺城,齐判文林馆事、通直散骑常侍颜之推的宅邸之内。
“今日家中奈何饮粥?”
颜之推见仆妇端上桌来一个盛粥的陶瓮,有些诧异地看向妻子。
颜妻殷氏叹了口气,幽怨道。
“近来都中谷米贵,汝俸禄又积欠有日,若不饮粥,恐我家将为饿杀。”
颜之推诧异道。
“月前天子已令都中常平仓放粮周济,谷米何以仍贵?”
邺城风俗,女子虽主内,但也常为抛头露面之事,于家中颇有话语权。
只听,殷氏应道。
“今之官府不比旧时,闻都中人言,朝廷前岁征关中,断小吏粮膳之赐以供军需,去岁征辽东,又减百官俸禄以充钱粮。”
“今年以来,都中官俸又多积欠,故上下勾连,取贵价出常平仓粮,而其出粮所获,皆为官吏贪墨。”
“而今官府其余行事,亦颇如此类,惟贪百姓钱帛而已。”
“今年以来,闻都中民家破亡者甚多,盗亦蜂起。”
“居邺中,实大不易也。”
颜之推听罢,愤然道。
“国家之乱,皆由此辈人也。”
桌上一直埋头饮粥的长子颜思鲁忽然接口道。
“父亲今判文林馆事,奏书常能直达天子,何不以此类之事奏闻于上。”
颜之推摇了摇头。
他是梁时江陵之败后被掠入北方的士人,昔年归乡心切,方才夺了舟船,渡过黄河投齐,欲要借道南归。
哪知投齐之后,便为齐人滞留,其间虽受了高氏恩惠,得了官职,但一直饱受歧视。
他一个出身江南的汉官所以能够执掌齐国的文林馆,全是靠了祖珽在任时的赏识提携。
是以,去岁祖珽失势被贬之后,那些依附于陆令萱母子的人马,便每每欲寻出他的纰漏,将他铲除。
似这般上书之事,他是万不敢为的。
他饮了口粥,慨叹道。
“若祖公尚在朝堂,此事或有可为。”
“今时若仓猝上书,我家阖门恐为陆氏虐杀。”
见父亲情绪低落,颜之推对面年方十五的次子颜敏楚欲要出言宽慰,心中却不得要领,只唐突言道。
“父亲本江南人也,儿闻江南天子,为政清明,上下和悦,又能容南北之士。”
“齐国若败坏不可救,我等何不举家南投?”
颜之推猛然板起面孔。
“敏楚。”
“慎言。”
殷氏却为儿子帮腔道。
“昔我二人,自江陵被掠入周,彼时,汝尚有勇,于弘农夺舟,载我与思鲁渡黄河而投奔于齐。”
“彼时,汝欲归江南,以江南衰弱,故不能行,今江南兴盛,与齐界分南北,奈何竟如此之怯?”
颜思鲁也道。
“父亲,儿闻邺中每日饿死之人不下数十,儿亦常见死者于道,其言当为可信。”
“今都中尚且如此,远邑鄙乡,百姓受祸之深,儿不敢思也。”
“而天子见百姓困苦如此,竟不减赋敛,匠作、游宴如故,耗费弥巨,日夜不息。”
“是知百姓之苦,非惟天灾,亦由人祸。”
“父亲若不能助其匡正,儿以为,不若弃之。”
颜之推满面怒容,道。
“我颜宅之内,尽为齐之逆臣邪?”
“齐天子数世,待我家不薄,今齐室一但衰弱,便要弃之,非人臣所为也。”
他复又盯着两个儿子,厉声道。
“齐政之衰,纵由人祸,汝父亦为造祸之人。”
“天子尚幼,且雅好文学,纵性颇残虐,尤可以用圣人之言教之化之。”
“苟能转恶为善,则我终报齐恩。”
“南投之事,我必不为!”
殷氏见说他不动,只叹道。
“汝为忠臣如此,家中饮食不能足备。”
“而那邺中天子,其犬马皆为开府、郡君,日日食粱肉而不绝。”
“忠臣不比犬马,此亡国之兆也。”
“异日,我家终将南归。”
颜之推心中微动,而面上默然,不应其言。
——————————
光大八年五月十五。
齐以国用不足,税境内富户六等,以补积欠百官之俸。
初,齐之男子十八授田,纳租调,二十充军,六十免役,六十六退田,免租调。
武平以来,水旱频发,朝廷又征敛日多,齐之百姓于是贿赂官司,多诈为老、小,以避兵役、贡赋。
是故,齐之所加赋敛愈多,所得赋敛愈少,而齐州县之兵亦多空籍,不堪任使。
齐朝廷所恃,不过中军及其缘边镇戍之兵二、三十万矣。
五月十八。
齐主高纬造宫室于邯郸,以财用不充,下书催其兰陵王高长恭速平高句丽。
五月二十。
陈帝陈伯宗至寿州,于八公山下,见齐地南渡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