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高纬成擒(1 / 1)

加入書籤

光大十年,六月初一。

高纬弃淮阳(今太康),奔郑州(今许昌),齐军乏食,高阿那肱命麾下骑兵四处,索粮草于民间,百姓怨之。

周罗睺入淮阳,百姓来告齐主西遁行迹,周罗睺乃知其将奔洛阳,于是请率主力北上,先急克梁州(今开封),再西击洛阳,与高纬决战,帝许之。

周罗睺遂命华皎领兵二万守淮阳,自引大军九万北上。

其日,日有食之。

世人皆以为此天下革易之兆。

齐司徒赵彦深护胡太后及齐太子高恒入晋阳,见天象如此,以各处败报频传,陈军又阻断南北音信,齐主高纬死生不知,请立高恒为帝,以压胜天象,安集人心,胡太后许之。

赵彦深于是与任城王高湝、广宁王高孝珩共为倡议,与群臣拥高恒为帝,遥尊高纬为太上皇,改武平七年为承光元年。

高恒时年八岁,齐政由太皇太后胡氏、高湝、高孝珩、赵彦深四人主之。

新主既立,晋阳乃得号令各方,遂令朔州、幽州各出二万兵,南下增援晋阳、邺城。

六月初三。

帝与周罗睺共至梁州,吴明彻、任忠攻城尤未下,帝分中军车营兵二万一千,骑兵三千于任忠,令与杨素渡河击怀州(今沁阳),帝亲督众军攻城。

六月初六。

齐东平郡(今泰安)降,鲁广达、河北义军攻安德(今陵城),克之。

齐上皇高纬以郑州等处属豫州道行台,使独孤永业移兵郑州以镇之,自引大军由广州(今襄城)沿汝水西上,径向洛阳。

六月初九。

陈军昼夜攻梁州,是日克之。

陈帝陈伯宗入居高洋所造建国寺,总众军钱粮军器调度,兼理北土政事,复使周罗睺领众军西讨洛阳。

六月十一。

高纬至新城(今伊川),闻晋阳已立新君,甚怒,遣尚书令唐邕往晋阳责之。

六月十二。

周罗睺攻成皋,拔之,洛阳门户洞开。

高纬闻陈军又至,欲再逃,淑妃冯小怜以奔波旬月,甚苦,请稍缓其事,高纬从之,遂留洛阳数日。

六月十三。

齐司徒赵彦深暴疾卒。

是夜,广宁王高孝珩与晋阳公卿集于任城王高湝之宅,声言国家丧乱,须赖长者,不可授国政于稚子妇人,请立高湝为君。

高湝辞之再三,以众意难违,乃与众人相约,暂领大丞相职,以总国政。

六月十五。

初,周罗睺闻高纬居洛阳未遁,乃令众军屯于成皋待后军运粮。

时淮河以北,北伐诸军与降军、义军有众三十余万,月费军粮四十万石,计沿途运夫所食,则近八十万石。

而汴、泗之水每月自江南转输不过五十万石,帝为足其数,乃减运夫,用老弱、降卒、义军运军粮,减其月费至六十万石,更出钱于河南买粮,军需乃足。

时齐境钱币少,陈国又常以金银货其钱,故北土铜钱甚贵。

是以河南之地,米麦一石仅值钱百余文,帝既得梁州,乃运江南之钱买粮于河南,诸军由是足食,不扰民间。

周罗睺以此之故,居成皋三日,待军粮稍足,方击洛阳。

六月十八。

任忠、杨素下怀州,任忠使杨素守怀州,自引军东向,助程文季攻邺城。

六月二十一。

周罗睺屯兵洛阳城外二日,是日,高纬令高阿那肱督众军出击。

时洛阳有步兵六万,骑卒二万,而周罗睺所部虽亦有步兵六万,然骑卒只一万二千,高纬以为己方优势,故与战。

齐军既来,周罗睺于洛水之北列大阵以拒之。

陈军临首阳山列阵,周罗睺使车营九千人居前,重甲枪手、弩手万二千人居中,其余步卒四万居后,又使骑卒在南,庇护侧翼。

高阿那肱先遣骑兵来冲南面骑阵,周罗睺使骑阵退于步卒之后,待齐军骑卒追至步军侧翼,令重甲枪手、弩手,一时俱出,侧击其阵列,此时,骑卒亦返,与之缠斗。

高阿那肱恐骑兵有失,更遣步卒压来,周罗睺出后阵步卒抗之,聚车营所携弩车九十驾,射其阵列一角。

弩车数发劲矢,齐人不能受其伤亡,阵列由是溃,陈军步卒乘势攻之,齐军步卒全线动摇。

弩车又数进,数射齐军之阵,齐军不能阻其势,战数刻,齐阵大溃。

周罗睺于是合步卒击水畔骑兵,以众击寡,复大破之,齐人弃甲而逃。

周罗睺纵兵追齐败兵,遂克洛阳。

高阿那肱左右有鲜卑精骑数百,为高洋所置,旧号百保宿卫,世人称之能以一当百。

齐军败,高阿那肱引之与陈军死斗,俱没于阵,高阿那肱亦为流矢所杀。

高纬在洛阳,闻高阿那肱军败,欲西逃,未出城,陈军骑兵已至,封闭城门。

高纬乃与冯小怜扮作百姓,将出城,遇周罗睺车驾。

时高长恭麾下将军尉相愿在车驾之侧,见而异之。

尉相愿素为高长恭在齐旧事不平,深恨高纬昏庸,遂指认高纬于道,周罗睺就势擒之,献捷于梁州。

六月二十二。

齐大丞相高湝遣广宁王高孝珩领晋阳兵三万东出太行山,令往常山(今石家庄)会幽州骑卒,南救邺城。

六月二十五。

陈帝陈伯宗见齐上皇高纬于梁州。

夜宴,高纬请为陈国奏凯旋之乐,曲甚慷慨,人皆壮之,而北伐以来所降之高长恭、高延宗、高贞等故齐宗室皆为之暗自垂泪。

帝恐来日齐宗室相聚为乱,乃密令户部遣人访海东经略府以北,虾夷苦寒之地,觅数处堪立侯国之土,以备将来安置。

其日,以高纬为食八千户乐安公,令出手书,使齐境未降者,皆降。

高纬唯乞勿夺其夫人冯氏,许之。

六月二十七。

齐尚书令唐邕北上晋阳,闻高湝已为大丞相,又闻洛阳兵败,知事不可为,乃东投上党(今长治),说上党、建州(今高平)共降陈国,其日,二地遣使来降。

六月二十八。

程文季虑义军素无军纪,恐其入邺之后,大为杀掠,故虽围邺城旬月,终不下之。

其日,任忠大军来,程文季乃遣使者携高纬手书入邺招降,邺城留守斛律孝卿览手书泣而降之。

邺城于是下。

程文季使任忠在外监众军,自引精锐入邺城。

邺城人观陈军甲械精良,又军纪斐然,秋毫无犯,皆以王师呼之。

程文季又集邺城富家,请出钱谷财货以劳城外诸军,得财货数亿。

程文季尽出其财货分赏众军,众军由是无怨。

帝闻其事,深自赞叹,甚嘉之。

六月三十。

樊毅下冀州、周罗睺克陕州(今三门峡)。

帝以邺城为东京,洛阳为中京,各置留守,令其政略直隶尚书省,其制略如后世之直辖市。

七月初一。

河北大雨,齐广宁王高孝珩虽与幽州兵汇于常山,不得南行。

任忠引军北击襄国(今邢台),为大雨所阻,亦不得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