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山河一统(1 / 1)
光大十四年(580年),四月。
吴明彻于夏州遇疾,不能视事,帝使萧摩诃代领其军。
闻夏州得胜,宇文赞被擒,帝授其食三千户绥德侯以安置之。
周罗睺请增麾下骑卒,以与突厥决战,许之,调杨素、萧摩诃麾下骑卒八千赴丰州。
帝自洛阳入关中,谒秦始皇及前汉诸帝陵寝,使百姓数百家世代守之,勿令盗掘,事毕,入居长安。
五月十三。
残周宗室公卿入长安,帝于西京留守府邸见之。
时海东经略府又自虾夷拓得新土,未及封赐,帝以其土封伐周功臣侯国七,周宗室及公卿侯国六,置县四,并置秋田郡以辖之。
五月二十二。
突厥叶护庵罗引突厥本部四万余骑南来,召大逻便不至,乃自引军出高阙塞,入于阴山之南。
初,周罗睺问韦孝宽却突厥计,韦孝宽言上中下三策,周罗睺取其上策。
其策曰,先守阴山诸塞,惟留西面高阙一塞不守,匿车营于申屠泽南,待突厥兵自高阙大入,车营则衔尾而进,复阻高阙,断突厥归路。
突厥南来,必不愿空手而还,必东向,或攻丰州,或掠民间。
值此之际,正可引兵与之决战。
突厥之兵,甲械弱于中原,其所长,不过知悉草原水草,得地利而已,战于丰州,则地利在于中原。
突厥失其所长,必败,败还高阙,为车营所阻,此时前后夹击之,突厥将悉数成擒。
五月二十八。
忠武将军阴寿、镇朔将军周法尚引所伏车营一万五千,自申屠泽南出,据高阙塞,以车为垒,又掘长壕,立拒马,高阙为之固若金汤。
时突厥人已尽数东去,不知其事。
五月二十九。
突厥兵至丰州,欲掠民间,周罗睺于平野张精骑三万二千阻之。
周罗睺分骑卒为南北二阵,自领北阵一万八千骑,使韦孝宽督其南阵一万四千骑。
周罗睺使骑卒南北向列大横队,人马相间丈许(3米),前后凡七重。
其阵南北遮绝四十里(16公里),穷人目之极,周罗睺因造楼车以观形势,放纸鸢以为指挥。
突厥用兵,斗战往往不过数千,战阵一望可及,观陈军阵列极广,皆畏惧,以为陈兵多不可数。
突厥之兵斗战,又往往数十、数百聚其头目、酋长左右,观其首领之行止而行止。
如此数万之兵合战于野,以突厥兵之散乱无序,虽孙武、白起不能指挥。
两军相斗,突厥战不数合,即落下风,渐渐骚动,又数合,陈军以整击乱,突厥前后相冲,竟为陈军大破之。
其日,陈军追亡逐北,虏突厥羊马十万余匹,俘斩二万余人,河水为之尽赤,庵罗为之破胆。
六月初二。
庵罗领其余部万余骑渡河西逃,欲自高阙塞北返大漠,然陈军之工事已备,阴寿、周法尚,用弩车驰射,复破其众。
时突厥兵南为申屠泽所阻,北为阴山所拦,西为阴寿、周法尚所拒,东为周罗睺、韦孝宽所追,逃遁无门,进退无路。
周罗睺因指挥各部,从容与之战数日。
六月初五。
轻车将军薛世雄擒庵罗于阵,突厥余兵数千,皆降。
是役,凡俘突厥部族首领数百,部众二万余,获羊、马二十余万。
是时,突厥精壮之兵,大抵十八万,其众,大逻便领三万,步离可汗领三万,尔伏可汗摄图领四万,佗钵可汗领本部八万。
去此四万之兵,佗钵可汗无力横压各部,突厥将生乱矣。
六月初九。
韦孝宽年七十二,旧守丰州,常为突厥使者轻蔑以待,每深恨之,必欲雪耻。
故见周罗睺用其破突厥上策,甚欢悦,请统兵亲临战,周罗睺以其才略,许之。
韦孝宽既领军,振奋若少年,至庵罗成擒,乃复老态。
是日,大军凯旋,还于丰州,韦孝宽登城三顾突厥俘囚,面南含笑而卒。
帝闻其事,赠其太尉、征北大将军、安定公,使人刻石记其与周罗睺破突厥之功于丰州,其诸子皆赐官。
是月,帝见突厥叶护庵罗于长安,庵罗请送其归国,声言必说其父,与陈通好,每岁绢帛,悉并免之。
陈公卿闻其言,皆笑,帝亦笑之,并不遣还,授其爵归化伯,赐建康宅第以安处之。
以周罗睺之功,益其食户至一万六千,加其衔为太保、镇卫大将军,晋其爵为寻阳王。
复以侯安都献策之功,晋其爵为桂阳王。
隋王杨坚闻陈军伐周,恐将图己,自高昌星夜赴兰州,并频遣谍人探关中消息。
七月。
淑仪张丽华生皇三子,以大军胜突厥于故秦之地,赐名至溱,封朔方郡王。
贵妃沈婺华生皇三女至琬,封云中郡公主。
二妃悉加赐,进张丽华位号淑媛。
帝以丰州置朔方郡、又置云中郡于敕勒川,令迁关中河东贫人六万实之,并以其丁男充卫所兵,编为朔方左右卫、云中左右卫。
遣军送所获突厥人老弱者数千及所获突厥首领于大逻便。
大逻便以陈军之强,事陈愈厚,又闻陈国留庵罗不返,甚喜,请罢绢帛之赐,惟请开榷场以通贸易,帝许之,仍命使者赐其绢帛万匹。
杨坚闻陈国灭周,并于丰州大破突厥,恐事将及己,急遣使者赴长安,请献黄河以南隋土,并送子女以充陈国宫廷。
其使声言隋王以赤心事陈,惟愿世世代代为国牧守西陲、臣事中土,绝无他心。
又言隋在河西,张国臂掖,能钳制突厥,于中原甚利,不如存之。
帝答其使者,隋王若欲为藩服,须尽割姑臧南山(今乌峭岭)以南之土与陈,隋王当须携其一子,往陇原(今固原)亲为拜谒,以示忠顺。
八月。
突厥佗钵可汗闻其大军丧于丰州,其子庵罗被擒不返,又闻大逻便私与陈国相勾连,愤怒呕血。
左右或请大集国中兵以讨陈,佗钵恐突厥国中更有与陈国勾连者,一旦征伐失利,突厥将大乱,止之,欲先安其内,再攘其外。
遣使者南来,索其子庵罗,帝答其使,若欲庵罗北返,必立大逻便为可汗。
杨坚在兰州,得帝之语,思虑数日,乃决意从陈之命,携其次子杨广东赴陇原,为参谒之事。
九月。
帝率中军二万自长安西巡至陇原。
十月十二。
帝见杨坚及其次子杨广于陇原。
杨坚上姑臧山南数州图集,称罪跪伏于阶下,帝降阶赦其罪,加其太尉、征西大将军衔,设宴以款之。
宴饮之间,帝言辞颇问西域诸国事,杨坚闻而心惊,乃豪饮酒,诈做酣醉,问帝曰:
“今得陇西之地,将更图河西、西域否?”
帝亦佯为酒醉,笑而言曰,“河西本属汉魏版籍,虽此代不取,后世帝王势在必取。”
又醉言,“留汝河西,不过欲使汉家风仪流布西土,且贷汝河西二十年,以观后效,汝若不能为此事,朕自取而为之。”
杨坚再问西域之事,帝以醉旧酒不答。
十月十六。
帝于陇原城之西门送杨坚归其国。
临别,杨广忽请帝予其赏赐。
时杨广年十二,帝异之,问何故。
杨广答曰,其父杨坚与罗马将军指腹为婚,今西域与罗马为波斯所阻隔,其来日当为陈之征西将军,击破波斯,娶其罗马妻而还。
以破波斯功大,故请先酬之。
在途公卿皆笑,帝独壮之,赐配剑与之,勉之曰:
“若果破波斯,遣汝子孙持剑东来,朕保之三百年富贵不失。”
杨广问,三百年后将如何,帝笑而不答。
复问之,帝叹息曰,“此天数,非人所能测。”
是月,凉州(今武威)以南之隋土悉入于陈。
隋王杨坚请帝必纳其女,以全君臣之盟,帝不能拒,受之,纳其第五女杨阿五。
自是,终光大之世,帝不复为纳娶。
而隋之为陈臣,至其祚绝,亦不改易。
天下以此,归于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