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域外消息(1 / 1)

加入書籤

光大十七年,十二月。

帝自恒州还洛阳,各以郡王、郡公主封六、七月间诸后妃所生子女。

独封皇后高善德所生女至瑄为鲁国公主,以稍慰故齐旧臣之心。

隋王杨坚趁西突厥之乱,尽收天山以北之土,是月,与铁勒等部合兵四万,进至碎叶城(今托克马克)

光大十八年(584年),二月。

帝自洛阳还于建康。

初,邵陵公章大宝既购得工部棉纺专利,乃广募三吴百姓种棉,并设棉纺场于吴郡(今苏州),聘妇人为工,大为纺织之事。

江南百姓旧用麻布,一匹值二三百文,章大宝以二百文售其棉布,用水运之利遍卖于江南。

麻布粗糙而棉布质柔,而棉布又价廉于麻布,故数岁之间,棉布得以风行于江南。

章大宝又募匠人改进工艺,降棉布一匹成本至八十文,于是,虽北至幽州,南至广州,棉布一匹亦只售二百文。

或言吴郡纺场,每岁雇工三万,产布百余万匹,章大宝每岁得利以亿计,而百姓用其布,亦受惠,实为商民两便。

是月,帝以棉纺工艺之专利已解禁,令颁于州县,使民间皆知其法。

复令,旧时百姓供租税用麻布者,可代之以棉布。

棉布由是,更为风行,民间颇有倾家资以办棉纺场者。

六月。

探东海之船队还于建康。

周仲安上书略言其经历。

去岁夏,船队自巨济侯国发,沿海东经略府北岸东行,至虾夷岛后,复北行,见一大岛(今库页岛),甚广大。

众人沿岛岸北行百余里,未见其尽头,乃南还,以其岛多枯叶,名之为枯叶岛。

南还,过崇礼侯国,崇礼侯高纬亲见之,颇言其国苦寒,欲请船队载其还建康,众人辞之。

乃自崇礼侯国东行,过虾夷海,有岛屿连续若珠串,众人称之为虾夷列岛(今千岛群岛)。

虾夷列岛东西凡二千里余,过其境,则见一大洲,气候甚寒,众人名之为寒洲(今勘察加半岛)。

寒洲极大,船队北行二千里不见其边界,忽遇风,吹船队向东南。

时众人欲归,周仲安争之,乃得复东行。

东行,又见岛屿相连。

其境颇异,北面洋中颇见冰山,于是名之冰海,南面洋中多逆流(逆行洋流),于是名之逆水洋。

众人名其岛曰冰海列岛,又沿列岛东行可六千里,复见一大洲,气候亦甚寒,故名之东寒洲。

东寒洲上有土人(因纽特人),其人能用冰造屋,其民风甚朴,船队与之贸易毛皮,得数百。

时船有二艘触礁石坏,不能修,周仲安命沉于海岸,遂引众西还。

帝览其书及所上图集,颇嘉之,欲加其官,周仲安辞之,言请更拨钱帛,新造舰船,明年再探东海,帝许之,出内帑八千万助其事。

帝仍为其加(六品)通直散骑侍郎衔,同其东航者,各皆有赏。

复令工部用其图集增补海图,刊行于世,以利民间。

七月。

帝闻突厥沙钵略可汗遁走东北,聚部众十余万,室韦诸部仍臣属之。

帝恐其东向收揽靺鞨诸部,为边患于辽东,乃先遣使者赴辽东,命招抚靺鞨诸部,使之尽为土司。

复于虾夷岛东,增置侯国十七,新设海北郡(今札幌)以治虾夷地。

九月。

初,西突厥达头可汗死,其国大乱数月,至杨坚兵抵碎叶,突厥贵人方共推达头之子为汗,称为莫贺咄可汗。

其年夏,杨坚率大军自碎叶城西进,逼怛罗斯,莫贺咄为立功树威,弃怛罗斯不守,率轻骑奔袭碎叶。

时庭州卫指挥使、唐公李渊在碎叶为众军督粮草,闻突厥兵来,集其劲弩数百,使伏于城外山林。

又率游骑千人往城射猎驰骋伪做闲暇,莫贺咄笑其无备,亲与二千骑击之,隋兵佯为惊惧,奔逃北山。

莫贺咄少年人,自恃勇武,观隋兵之状,益骄,乃追之,至北山,为李渊所伏劲弩所中。

至夜,莫贺咄竟死。

西突厥由是分裂,其贵人称可汗者六七人,遂为杨坚与诸部联军分而破之。

杨坚又联络波斯,请共击突厥,许以吐火罗之地。

吐火罗旧为波斯所有,闻突厥乱,波斯乃遣将军楚宾来争。

楚宾闻隋使联络之言,甚喜,于是约为盟友。

是月,杨坚与楚宾相见于乌浒水畔(今阿姆河),相约以河为界。

十月。

帝以库莫奚、契丹等北边部族,民风剽悍,虽已附陈,而仍为寇抄,欲弱之。

于是,令幽州、营州、辽东,广开边市,又厚赐其诸部首领。

并募河北僧人欲往域外传布佛法者一百五十人,授为土司僧正,每岁每人给粮五十石,钱二十万,令赴北土传法。

燕山以北,由是颇闻梵音。

是岁,杨坚扫定西域,广授附其之部落首领为世袭指挥使等职,并多给绢帛为职俸以赏之,又解突厥旧时苛政,大减各部贡赋。

各部落悦其政,以突厥残部西遁,西域无主,于是多附而从之。

杨坚营城池于天山北面河谷,称惠远城(今伊宁),欲迁国都于此,以镇河中诸部族。

光大十九年(585年),正月。

帝下诏,推行乡里选罢之法于冀、齐、青三州及直隶与清都府。

时河北、山东之土,均田多不足数,既改乡里之政,少地者得乡里之助移于远方得田土之授,在籍者亦保得其旧土,不为税赋所逼,皆便之。

复遣使劳北边诸将。

三月。

寻阳王、太傅、镇卫大将军、朔方经略大使周罗睺请解官致仕。

帝以周罗睺功高,若再立功,则赏无可赏,从其请,赐绢帛万匹劳之,使幽州都督程文季代镇朔方。

周罗睺既解官,归居建康,避外客,效法桂阳王侯安都,日夜为修道之事。

帝以其为人恭谨,每岁节庆,颇加赏赐。

周罗睺亦安居建康无他异举,君臣由此,不相辜负。

四月。

隋王杨坚罢其旧都敦煌,建西都于惠远城,迁河西之民万余家以安置之。

复遣使献西域奇珍于建康,并表请授其长子杨勇为河西经略副使,授其次子杨广为西域副都护。

帝皆从之,更为杨坚加河中大都护衔。

杨坚以其国土广,乃使杨勇居敦煌监其东面,杨广居高昌监其南面,自居惠远,经营西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