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除旧布新(1 / 1)

加入書籤

光大二十一年(587年),十月。

帝北巡洛阳,受缘边突厥、库莫奚、契丹、靺鞨等部首领朝贺,各赐玻璃器、瓷器、服饰、图书以劳之。

是岁,突厥沙钵略可汗死,其弟处罗侯袭其位,称为莫何可汗。

初,沙钵略既败于陈,乃与莫何避居突厥东北,麾下有部属数万帐,控弦五六万。

沙钵略视陈所封阿波可汗为仇敌,每岁寇其境,抄掠人马,阿波每聚兵欲与战,沙钵略即散众匿于山谷中,阿波不能制。

莫何既立,阿波以为有机可乘,欲聚兵击之,请朝廷抚其东面室韦诸部,以令莫何无所遁逃。

帝从其请,遣使者招抚室韦,令授给土司官。

是岁,罗马王莫里斯罢西面军役,遣军于东境反攻波斯,大破之。

西突厥入寇阿瓦尔,大破其军,罗马北境防务骤减。

莫里斯恐西突厥复为边患,虑与杨坚曾有婚姻之约,乃遣使东行,联络于隋,欲相结盟好,共抗波斯、突厥。

是岁,西海铁勒诸部附于杨坚。

光大二十二年(588年),二月。

东京清都府分田事毕,百姓新附籍者十三万。

五月。

帝自洛阳南还。

遣辽东经略副使、安北将军段文振将步骑八千,自宣威(今哈尔滨)北进,助使者招抚室韦诸部。

六月。

突厥阿波可汗东征莫何可汗,志欲平定漠北。

室韦诸部首领闻之,皆叛莫何,归附于陈。

帝又遣使者顺安居骨水(乌苏里江)而下,招抚右岸诸部落。

时气候转暖,虽宣威(哈尔滨)以北之土,亦能植谷麦。

帝有意经略之,乃以其土,置(从八品)长官司六十二,(从六品)安抚司二十三,(从四品)宣抚司三,县三。

又置普化(今齐齐哈尔)、利远(今哈巴罗夫斯克)二郡以镇之。

复以辽东经略府所辖广大,割其境土,置海西、宣威二经略府,以段文振为宣威经略大使,韩擒虎为海西经略大使。

定宣威经略府治所于宣威,海西经略府治所于永明(海参崴)。

八月。

天下各道开科举,民间来应武科之人甚多。

皇长子汉中郡王至泽,年十八,应宗学之试,弓马之外,皆卓异。

帝喜且憾,加其爵为汉王,食五千户,又为其置领五百户靖北侯国(今吉林市)于辽东经略,欲观其治民实干之能。

诸侯之封国辽东由此始。

是月,突厥阿波可汗与莫何可汗战于俱伦湖东(今呼伦贝尔)。

阿波大败,士马为莫何可汗所掳掠至十余万。

九月。

河北旱,民间饥馑,帝令免百姓租赋,广募受灾百姓疏浚运河,以工代赈,并发府库粮三百万石济老弱不能赴役者。

莫何可汗追击阿波,中流矢,卒于军,其部众拥沙钵略之子雍虞闾为主,称为都蓝可汗。

阿波闻其事,引兵逆击,都蓝不敢敌,率部众东还于俱伦湖。

十月。

初,北面之归义突厥、库莫奚、契丹等部,虽置土司,未置汉人佐官。

是月,帝以兵强国富,不惧叛患,始命皆置汉人佐官,欲使塞外诸夷皆从中夏制度。

诸夷首领或有异志者,以陈国强兵在境,亦不敢为乱。

是岁,隋西域副都护杨广请移镇西面,为国安边,杨坚壮之,以为广贤,始有易储之意。

乃以杨广移镇康州(撒马尔罕),使之总康、寻二州军政机务。

时杨广欲为隋之嗣君,乃收束本性,居府中则示人以简素,在民间则示人以亲和,又处事守正,轻身下士,隋人皆以为贤。

光大二十三年(589年),正月。

隋王杨坚与罗马王约盟,将共击波斯、突厥。

帝遣尚书右仆射姚察赴洛阳,总晋、并、兖、宋、梁、豫六州,长安、太原、洛阳三府废均田,及分田予民事。

复令推行乡里选罢法于岐、雍二州及荆、襄、江、郢等沿江诸州。

三月。

瀛州刺史虞世基奏,今岁石见银山产银将至二十五万两。

帝闻是讯,喜甚,乃令,自明岁始,建康百官俸禄,以银两发其半。

时天下岁产白银近五十万两,合官价五亿钱,而建康百官俸禄之半不过三亿,故足用。

此令既行,建康之银乃多,民间交易以此多用银两。

五月。

广宁宣慰使苏远,上书献广宁宣尉司籍土,请朝廷设流官以治其百姓。

苏远,故倭国大臣苏我稻目之子也,旧名苏我马子。

光大三年,陈并倭土,帝赐其姓名,并令就学于国子寺。

苏远初好佛学,及进学,又好儒术,常以教化夷狄为己任。

光大十年,其父死,苏远袭宣慰使职,归海东,乃于其辖境之内,招夏民,立学校,变风俗,教百姓。

十数年间,广宁风化大行,于海东诸土司中,民情最类中夏。

是月,苏远自以为教化有成,乃上书献土。

帝见其书,颇异之,问左右广宁宣慰司可否罢。

中书值学士苏威以为广宁宣慰司地近石见银山,其地冲要,不可授予外人,必置州县,方为周全,劝帝罢之。

帝从其言,允苏远献土之奏,并晋其爵为二等广宁侯,令其子孙袭爵,皆不降等。

又赐苏远绢五千匹,并以其为海东经略副使。

六月。

罢广宁宣慰司,以其土为广宁郡,隶于瀛州。

八月。

武举会试、殿试毕,授武进士六十人。

帝钦定其前三甲。

以关中人张须陀(时年二十五)为武状元。

以爱州都督陈岘之子陈棱(时年二十五)为武榜眼。

以海西经略大使韩擒虎之甥李靖(时年十九)为武探花。

三甲既定,帝如文举之制,赐诸进士宴,复召张须佗、陈棱、李靖三人于大明宫中,亲见之。

帝与三人对语,言谈之间,常顾李靖。

复与三人笑言曰,“今日果得国之卫、霍。”

时国中旧将多老迈,帝以三人皆有才干,欲用之为腹心。

乃分授三人长水、越骑、屯骑三校尉之任,并常使三人随扈左右,时人皆荣之。

十月。

东宁郡守虞世南奏,以东宁山蛮来归,请置县于东宁东境以辖之。

帝从其所奏,置宜禾县于其东境(今花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