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平吐谷浑(1 / 1)
光大二十七年(593年),正月。
昭仪杨阿五诞皇六子至滽,帝以其外祖杨坚居河西,授以武威郡王。
晋杨阿五位号淑容,并随例赏银二千两。
二月。
帝以天下钱币不足,令百姓、官吏、勋臣,不得以银、铜随葬,令寺庙、道观,不得以银、铜造像。
民间随葬之器,由是多用陶瓷、玻璃。
寻阳王世子周仲安率船队归国,奏东行见闻,请置木夷安抚司、东州百户所于东土大洲,以为补给之所。
帝览其见闻,壮其事迹,从其奏,为周仲安加衔(五品)散骑侍郎。
又赐东州百户所校尉王十七名致远,令置东州千户所于其境,以王致远世袭东州千户都尉。
其余人等,亦厚加赏赐。
五月。
帝诏,增置镇西卫(今腾冲)于云南,嘉宁卫于交州。
七月。
周仲安率航船九艘,水手八百自釜山东航。
海东经略副使苏远请罢和宁宣慰司。
初,任忠、萧摩诃灭倭国,帝赐倭王族和姓,以故倭王和林(钦明天皇)为和宁宣尉司。
和林虽受朝廷土司之任,而常阴聚死士,谋为叛逆。
居数年,不得时机,乃罢。
未几,和林死,其三子和达(敏达天皇)、和明(用明天皇)、和峻(崇峻天皇)次第袭其土司之任。
三人承和林之志,未息复国之心,其土不纳夏民垦殖,俗又常用倭国旧仪。
海东诸土司多从汉风仪,变其仪貌,独和氏不然。
弘文王妃、故倭王和林之女和田(推古天皇)或闻其事,劝其父兄改弦易辙,以期长存宗社,其父兄不听。
弘文王陈叔宝奏此事于朝廷。
时帝方用心于北土,不遑东顾,故惟下书责和氏,复命海东经略监视之而已。
和氏虽受帝书之责,阳奉阴违,不改其旧。
苏远以广宁宣慰使献土,得授海东经略副使,既得官,更慕中夏风物,以为和氏固存旧风,是真夷狄。
苏远又欲立功,于是搜和氏罪证、并为之罗织罪名。
是月,乃书附罪状上奏于建康,必欲革和氏宣慰使之职。
帝览是书,心中已知蹊跷,然天下既安,帝复有志变海东为夏土,乃从其奏。
诏革和宁宣尉使和峻土司官,并罢和宁宣慰司。
帝又欲稍宽土人之心,乃以和田与弘文王陈叔宝所生子陈辩改姓和,袭和峻之顺义侯爵,奉故倭王宗祀。
又令和辩领侯国于和宁宣尉司之旧土。
八月。
皇次女、永安郡公主陈至瑷,性至孝,姿貌无双,又得其母张丽华之慧,年十六,应宗学试,举卓异,宗室之中莫有能比者。
帝爱公主才德,常叹其不为男子,以卓异之故,晋其爵为宋国公主,并使其领八百户和宁县侯,置和宁侯国,镇和宁故地(今名古屋)。
是月,周仲安过宁东侯国(今国后岛),代朝廷赐宁东县侯宇文宪书籍、服玩、耕牛等物。
初,宇文宪为北齐所虏,封为周公,居于邺中,齐亡之后,宇文宪随例南迁,朝廷未及封赐,惟授宅邸,供衣食而已。
后天下安平,帝常有存亡继绝之念,乃封之于宁东。
宁东旧无人烟,宇文宪就国之初,辖下之民不过朝廷所封之二百户而已。
然宇文宪确可称贤,数年之间,宁东田土、屋舍渐备,百姓逸乐,卓然称治,故朝廷特为加赐焉。
九月。
波斯王库思老,遣兵数击隋。
时杨广镇西州,悉委军事于经略副使史万岁,政事于西州刺史杨达。
史万岁善征战,杨达有治才,波斯兵每来犯,史万岁则引士卒拒敌于前,杨达则督民众输粮于后,兵精粮足,故战无不胜。
而杨广终日所为,不过会宾客,读诗书,遣使奉送波斯珍玩、奴婢于独孤伽罗居所而已。
隋王杨坚闻之,以为杨广能识人用人,得古人垂拱治世之意,愈加钟意之。
独孤伽罗亦好杨广所送珍玩、奴婢,常对杨坚言,须求大国封册,以固杨广之位。
杨坚从之,上书于陈,请册杨广为隋王世子,复别请朝廷赐其长子杨勇侯爵,以示储位迁移。
是月,帝从其请,遣礼部右侍郎裴矩赴西域行册封事,并出使罗马。
十月。
大运河由宁波至于幽州,南北数千里皆贯通。
自是,内陆州县颇得水运之利,商旅兴盛,移民之费亦减。
以致河北少地之民,多由运河而南,辟土于淮南江表,江南棉布玻璃等物,多从运河而北,贸易于太原、长安。
旧时南北之隔,亦随此船马交通,渐渐消融矣。
十一月。
帝北巡洛阳。
是岁,川边经略府籍嘉良夷诸首领为土司官。
川边诸羌部来归附,帝使之皆隶于川边经略。
光大二十八年(594年),正月。
帝以府库储粮多,诏天下州郡有出粮米募民兴修水利者,州郡每出粮一石,朝廷则助之五斗。
自是,州郡乐为兴造水利之事,十数年间,增垦田土数千万亩,民间便之。
四月。
帝还建康。
车骑将军、二等安复公任忠薨,帝亲赴其宅,为之举哀。
帝念旧时之谊并任忠旧功,令其子任幼武袭爵不降等,并厚加抚赐,尽其哀荣。
五月。
诏遣陇右经略副使吕忠肃引精骑六千自西宁出,击吐谷浑残部。
是月,波斯东面总督维斯塔姆举兵反,波斯东西分裂。
初,波斯王库思老之复王位,甚得维斯塔姆及其兄之助。
既复位乃任维斯塔姆之兄为相国,并以维斯塔姆为东面总督,以抗御隋兵,且图恢复旧境。
居数年,库思老忌相国权重,以计杀之,维斯塔姆以其兄死,故反。
隋王杨坚乐见其事,遣人送钱谷甲械与维斯塔姆,维斯塔姆既得隋助,乃与隋盟,将同抗波斯王。
六月。
吕忠肃以麾下骑将张须陀、李靖将三千骑为先锋,用吐谷浑降人为向导,越泥岭而西,袭吐谷浑可汗慕容世伏,破之,擒慕容世伏,降其部落万余帐。
帝令送慕容世伏于建康,使河源宣慰司领所降部落,并迁河源宣慰司辖下之恭顺部落二千余帐分处其地,置十安抚司,称为西海十安抚。
八月。
川边经略府奏,附国王宜缯愿归附,请以宣慰司授之,并请置县于大渡水(今大渡河)西,以通川边道路。
帝从其所奏,置附国宣慰司、康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