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隋崩(1 / 1)
光大五十一年(617年),六月。
初,隋王杨广讨波斯,起南北二路马步军十万征之,发境内番民数十万运军需。
又使隋威州都督杨义臣与夏州都督李渊引兵三万五千出南道。
波斯王库思老闻隋兵两路来,欲先破其弱者,乃亲率波斯兵五万余众,赴南道阻隋兵。
至胡齐斯坦,与李渊所率河中劲骑万余人相遭遇。
李渊以波斯骑兵少,开大阵冲之,波斯王令波斯步卒层层设防,渐诱隋兵深入,乃围李渊及左右千余骑于阵中。
李渊引众冲波斯,不能突出其阵,势困窘,将为波斯所擒。
校尉李世民引轻骑八百忽然至,驰射波斯兵侧后,又冲之,乃破波斯阵,救李渊出。
李世民,李渊之次子也,识见深远,气度恢弘,善弓马,能得人,士卒皆愿为之死,故统御虽少,亦足以破波斯阵焉。
李世民既破阵,杨义臣所引后军步卒二万余众亦至,李世民乃与李渊分领骑卒,左右绕后,击波斯阵,而杨义臣则督步卒击其正面。
战数刻,李世民趁隙突入波斯阵后,斩断波斯王旗。
波斯兵见王旗落,以为王死,皆无战心,遂为隋兵所大破,为俘杀者数万人。
波斯王惟与左右数千人逃归泰西封。
七月。
波斯米底守将以波斯王败于胡齐斯坦,降于杨广,隋兵两路俱进,围泰西封。
波斯王留其子喀瓦德守泰西封,自与波斯宗室亲贵东遁。
九月。
隋兵下泰西封,杨广入居波斯王宫听政,时罗马将军希拉克略在西面与波斯战,亦胜,乃与隋人相约,共分波斯西境。
杨广以为泰西封既下,波斯王丧其根本,将计无所施,于是遣李渊等还其镇守,使王孙杨倓留守泰西封,自率精兵四万,追击波斯王。
初,杨广征波斯,大发境内番民赴劳役、出钱米,番民不堪其扰,相聚为叛,杨广恐后方有失,故方破波斯,即令麾下回守旧境焉。
十月。
帝北巡洛阳,使太子留建康,监国政。
十二月。
广南经略大使来护儿说丹丹国、狼牙修国来附。
太子上其事于洛阳,问旨意,帝诏以其地置丹丹、狼牙修二宣抚司,使隶于广南经略。
光大五十二年(618年),二月。
帝自洛阳西巡,过长安至扶风(今凤翔),忽然病,不能复行。
时关中有医者孙思邈甚知名,隐于太白山(今终南山),帝遣使者召之视疾。
孙思邈不慕功名,常不应贵胄豪家之请,以帝有德于天下,乃出,为帝视疾。
居十数日,帝疾愈,神采如初,帝奇思邈之术,又以其治疾有功,欲以散骑常侍之职授之,孙思邈固辞不受。
帝又欲召之同返建康,思邈又谢绝之,帝乃问思邈延年养生之方,思邈知无不言。
帝得延年之术,大悦,以思邈不受官爵,令关陇道布政使每岁给绢帛千匹以劳之。
后孙思邈每受绢帛之赐,即散与太白山下贫人,关中百姓多德之。
四月。
帝自扶风还于洛阳。
隋王杨广追波斯王,至比沙普尔,复大破波斯兵,俘斩万余级。
杨广使聚波斯兵首级为京观以布威,波斯降人观之,多怨。
夜,杨广大宴从臣及降人官长于比沙普尔,酒酣,有波斯降官三人请献舞为贺。
杨广自以为波斯王东遁保其残土,天下已归心于隋,无备,乃许其献舞。
三人起舞数合,辞以技艺疏失,不堪入目,请献胡姬为众人舞。
杨广贪色,素爱美人,闻之,命其速献。
未几,胡姬数人入,果皆绝色,杨广醉其颜色,警惕稍失。
乃命胡姬为舞。
少顷,胡姬正作舞,忽有一人手拔发簪,直刺杨广,杨广挥剑格之不及,为发簪中胸。
隋将刘方在席间,见有变,急与卫士格杀三人及诸胡姬。
时隋王世子早夭,国无储嗣,而杨广所中簪,波斯人以奇毒施于上,杨广虽未即死,而口不能言。
刘方请杨广遗命立储君,杨广蘸酒作书,书未毕,气绝死。
刘方哀且怒,密杨广死讯,尽杀列席之波斯降人,屠比沙普尔,虽鸡犬无所遗。
有自比沙普尔逃出者,布杨广死讯于天下,隋国境土大乱。
波斯王乘势反攻,隋自波斯新得之土,多叛隋而响应之,泰西封与河中音信一时断绝。
五月。
帝自洛阳还于建康。
刘方复破波斯王于比沙普尔,引兵护杨广灵柩还泰西封,于波斯王宫拥王孙杨倓为隋王。
杨倓拜刘方为大将军,令总知军国事。
兴州(今戈尔甘)番人闻杨广死,聚众为乱,州司马李轨讨平之。
李轨本武威人,其家世居河西,称为大族。
初,杨坚为保西域,尽迁河西之民于西土,李氏乃徙居兴州。
李轨平番乱,知杨广死讯,以为西域将乱,为保其宗族,乃引兵夺兴州,自号曰凉公。
时隋国都于大兴(今撒马尔罕),群臣未知杨广死,因与泰西封音信绝,恐其已遭不测,乃议请以王孙杨侑监国事。
时杨坚诸子多死,杨广之外,惟杨秀一人在世。
杨广长子早夭,其二子三子与杨秀俱从征,困于泰西封,在国中者惟王孙杨侑及杨侗。
而杨侗在隋之东都惠远(今伊宁)为留守,故杨侑得立。
六月。
太子去监国位,归政于帝。
隋稷州司马薛举闻杨广征波斯有变,举兵反,夺稷州城(今克孜勒奥而达),又引铁勒兵南下,攻达州(今塔拉兹)。
薛举本居金城(今兰州),家称豪富,为杨坚迁徙,乃落户于稷州。
杨广主隋,好征伐,不恤百姓,又最好盘剥番夷,铁勒、葛逻禄等诸番部皆怨之,故薛举兴兵,铁勒助之。
七月。
隋兵在泰西封有五万众,杨倓以道路断绝、军需不给,命将士就食于民间。
泰西封左右两河之土,旧为波斯富庶之区,有民口数百万计,自是数被兵灾,渐渐残破。
八月。
常骏自南洋航海至波斯湾,登岸,见有士卒貌类中华,问之,乃隋兵。
常骏异隋破波斯之事,又闻杨广死,以为泰西将大乱,乃避之归。
九月。
薛举破达州、素州(碎叶城),隋监国杨侑数遣兵击之,不能胜,薛举兵近隋之东都惠远,自号曰秦公。
隋东都留守段达畏薛举,时庭州卫指挥使王世充在惠远,请立王孙杨侗为王,以固众心。
王世充又言,拥杨侗为王,拒薛举,若胜,则二人功大,若不胜,挟隋王东投于陈,二人功亦大,皆可不失累世富贵。
段达意动,从其言,乃与王世充共拥杨侗为王,并遣使者,表请封册于建康。
十月。
南洋经略大使陈棱乘炮舰巡南洋,以炮弩说诃陵国来内附,诏置诃陵宣慰司于是土。
十一月。
夏州卫指挥使李世民说其父唐公李渊举义兵于夏州(今泰尔梅兹)。
李渊从之,声言将兴义兵,为杨广报仇。
隋杨倓在泰西封,以道路不通,波斯兵又数来犯,杨广灵柩无所安置,乃请王叔齐公杨暕护杨广灵柩入罗马境,自罗马借道归国,杨暕从之。
十二月。
帝闻西域生乱,有意乘势收取天山南北,乃调天下精兵良将悉集陇右,又调天下粮米数百万石集于关陇。
光大五十三年(619年),正月。
帝令太子赴长安,总钱粮转运事。
并遣使者赴西域册杨侗为隋王,令其献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