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辩论开始!(1 / 1)

加入書籤

漫天大雪,纷纷扬扬。

整个京城都是被大雪覆盖,街道之上的雪早已经被清除,并未妨碍到通行。

内城早早的打开了城门,不少外城的读书人都是想要进入内城看一看这场儒家辩论。

内城的城门口人流汹涌,大多数都是读书人,穿着比较单薄的青衣儒衫,靠着身上修出来的一点浩然正气御寒。

只不过靠着浩然正气还是无法抵御这寒冷,不少人被冻得有些瑟瑟发抖,脸色通红,嘴里不断的喷着白气。

刚刚进入内城的几个读书人,一边朝着同文馆走去,一边聊着天。

“今年冬天,可真冷啊,家中的煤炭钱都涨了一番,若是再这样下去,恐怕明年开春买书的钱都没有了!”

“我家中也是同样如此,家中已经快要揭不开锅了,我来年已经不准备读书了!”

“是吗?卢兄你可是老师最看好的一位学生,实在不行,就别靠着你的风骨,该寻一个世家大族做个幕僚了,至少你还有书读不是?”

另一人此时也是劝道:“是啊,老师也不会排斥你这样做的,咱们之前的几位师兄,如今不都是各自找到了靠山,如今可都是有了官身了。”

“以卢兄的才华,想要入那些世家大族的眼不是很简单?”

被称之为卢兄的男子微微叹道:“可是我终究是过不了心中的那一关,虽然已经入了开窍境界多年,但是我依旧参不透修身境。”

旁边的人笑道:“是啊,元凯兄,说不定你加入京城的几大世家之一做靠山,就能够进入八品修身境界了。”

“那些世家大族的书院之中,老师们可都是五品之上的儒生,必然能够指点你一二。”

“再者,你若是能够寻得那些世家大族的青睐,家中也是能够得到照拂,这样你来年也轻松了。”

卢元凯听到周围这几位同窗的话,心中泛起了一阵涟漪,一时间心绪翻飞。

早上的时候,卢元凯便是听到了父母的偷偷谈话。

卢家只是外城的一个普通的家庭,卢父母二人育有两女一男,卢元凯是长子,他还有两位妹妹。

今年寒冬,家中吃食用度开销都大了起来。

卢父卢母早晨在偷偷的商量着,想要将家中的小妹卖给外城的富户做丫鬟,以此来换取一笔钱财。

卢元凯听到父母的对话,心中既羞愧又愤怒。

他羞愧自己的读书机会,竟然还需要卖自家的妹妹来换取。

他愤怒这世道不公,世家大族高高在上,权财两收,让得他们这样的普通老百姓都是没有了活路。

卢元凯没有办法,他想寻找出路,但是终归是报国无门。

他的心中憋屈极了,所以在同窗说到了今日内城同文馆,京城儒家大儒要与江南书林儒家大儒辩经的时候,卢元凯来了。

卢元凯迫切的希望能够在大儒之间的辩经之中,寻找到人生的希望!

如果在这里寻找不到,或许卢元凯就会投入世家大族的怀抱,亦或者坚持自己的风骨。

但是这样的代价是,失去家人。

痛苦的抉择会把人逼疯。

马车上,顾尘看着窗外,街道之上的众生之相,尤其是大多数的读书人。

顾尘道:“你看出了些什么吗?”

武瑶微微颔首道:“这些人的眼神之中,充满了对功名利禄的渴望。”

“世家大族的人靠着自己在朝堂之上的权力,卖官鬻爵,控制着朝堂之上七成以上的官吏任免,这几乎让得吏部对地方之上的权力削弱到了极致。”

“大周的天下,或许仅仅在这京城之上,有天子之威!”

“地方上的官吏,或许只知道世家,不认皇帝。”顾尘淡淡的说道。

武瑶轻声说道:“所以科举制度,迫在眉睫!”

“从此刻开始,你与世家大族之间的斗争已经开始了,要尽快的将京城羸弱的局面扳回来!”顾尘道。

“希望方老先生能够在这一场辩论之中赢吧!”武瑶说道。

马车走到了距离同文馆相隔一个街道的地方就停了下来。

街道之上满满的都是人流,京城几乎所有的读书人都是来到了这里,想要听一听京城儒家和江南书林,两方大儒斗法。

顾尘带着武瑶和魏有容下了马车,顾尘在她们二人的身上赋上一层气机,三人如同鱼儿入水一般,朝着前方走去。

很快,三人来到了同文馆的大门之前,这里已经被禁卫军戒严。

魏有容拿出了一块令牌,禁卫军的人神色一凝,随后恭敬的放了魏有容三人进入同文馆。

同文馆占地极大,这里乃是当年儒圣传道授业之时的场所。

经过这么多年儒家的大儒发展,已经扩张了数倍不止。

很快,顾尘三人便是来到了同文馆的内部。

在禁卫军的带领之下,在一处广场旁边坐下。

这里能够对广场上的东西看的一清二楚,那里就是今日辩论的地方。

武瑶的身份尊贵,所以占据的位置也是最好的。

不多时,朝廷之内的大臣们也是逐渐的来到了此处。

大臣们进来这里的第一眼便是看到了女帝,纷纷上前见礼,随后在自己的座位上坐了下来。

工部尚书周仁带着几人也是来到了女帝的面前道:“陛下,还希望在今日的辩论之后,能给周家一个答复。”

女帝淡淡的说道:“放心,周家会得到答复的。”

等到周仁走了之后,武瑶看向顾尘道:“在周仁的身边,是他的弟弟,也算是周家的管事人,周显!”

“看样子周家对于你的答复,是志在必得了?”顾尘说道。

武瑶道:“大周如今朝内困顿,世家大族势大,周家又是经营数代的皇商,其手中掌握了巨大的财富,若是可以,我早已想取代周家!”

顾尘道:“周家应该不止是在京城这一脉吧?”

武瑶道:“江南之地,周家也有一脉,专门帮助周家的人做事,他们在江南一带经商,与当地的官吏牵扯颇深,若是京城这边的周家出事,江南之地恐怕会出些乱子。”

顾尘淡淡的笑道:“无妨,只是让周家的人捐点钱而已,若是周家不愿,那就让镇抚司解决一下京城的周家,另外再让户部多查一查周家税收的问题,你也可以着手扶持另外的皇商了!”

武瑶道:“只要你没有问题的话,那后面周家是翻不出什么大浪来的。”

顾尘和武瑶在这一边商议,而在周家这边,周仁和周显两兄弟也是在悄悄的商议。

周显对着自家大哥说道:“大哥,刚才在陛下身边的那位年轻人,就是新一任的镇抚司指挥使?”

周仁微微颔首道:“不错,这个人神秘的很,我也没有查出此人的来历,不过他跟户部尚书魏宁的关系很好。”

“户部尚书?”周显一惊。

周仁不屑的说道:“魏宁只不过是当初帮了陛下一把,这才是平步青云,虽然同为京城六大世家,但是魏宁的底子,可是薄的很!”

“大哥可有准备取代魏宁?”周显问道。

周仁看了一眼周显道:“一部尚书,哪有你说的那么简单,想要取而代之,就算是我们做好的准备,陛下也不会同意的。”

“更何况,魏宁的底子虽然薄了些,但是他也不是没有帮手,别忘了,京城跟魏宁一样出身的,还有刑部的张辰。”

“他们二人虽然平日里交流不多,但是当年都是跟随着陛下的,要说关系,自然比我们要更亲近一些。”周仁缓缓说道。

周显沉声说道:“那不妨,我们逐个击破,先跟魏宁的关系搞好,把张辰放下去,拿下刑部的位置,大哥觉得呢?”

“难,周家目前最重要的是培养自己的势力,只要陛下答应了我们的要求,未来我们在京城的根基就进一步的加固,江南那边也该抓紧时间了。”周仁说道。

周显道:“镇抚司那边,我们需不需要盯着点?”

周仁摇了摇头道:“镇抚司的那位指挥使看不透,暂时不要与之接触,而且如今墨家的人在跟镇抚司接触,没有必要这个时候去镇抚司与他们牵扯!”

周显点了点头道:“好的大哥,我明白了!”

周仁道:“陛下想要帮助方啸林建造云麓书院,京城儒家的几位大儒早就不满了,且看今日两家辩经,谁输谁赢!”

周显看向周仁道:“大哥似乎有些担忧?”

周仁哂笑一声道:“我担心什么?方啸林乃是书林二品大儒,书林一直都是自持儒家正统,其实力比京城的儒家要强一些。”

“此次辩论,京城儒家的两位大儒若是辩不过,丢脸的是京城儒家,那他们对书林就更加的厌恶。”

“若是京城的儒家赢了,江南那边让他们大肆的宣传此事,书林必然也会敌视京城儒家和方啸林大儒。”

“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是可以与京城儒家站在一条线上,对我们培养学子,都是有利的!”

听到周仁的话,周显也是不由得说道:“还是大哥有远见,不过这样的话,我们会被江南书林的大儒记恨上吗?”

周仁呵呵笑道:“别把书林的那群腐儒看的太重,他们的思想早就已经固化了,想要找我们周家的麻烦,看他们书林是否有多大的能耐撼动大周了!”

周家有三品大员,能够借助大周的国运修炼,书林的人再强,也只是二品,除非能达到亚圣的层次!

周显微微颔首道:“看来大哥都安排好了。”

周仁笑了笑,并未说话。

……

魏宁从同文馆之外走了进来,来到了女帝的面前见礼。

“魏大人就不必多礼了,坐吧!”武瑶淡淡的说道。

“谢陛下!”魏宁坐在了顾尘的身边。

魏宁悄悄的问顾尘道:“今日辩论,你看好谁?”

顾尘道:“方老先生吧。”

“为何?”魏宁问道。

顾尘道:“直觉!”

魏宁闻言,顿时闭上了嘴巴。

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多的儒生涌入了同文馆,一道道清气在同文馆的上方升起,将这一方天地的寒气都是逼退。

就在这时,广场之上,一道穿着麻衣的老者闪现在了其上。

“是方啸林老先生!”有人惊呼一声。

二品大儒早已经是掌握了言出法随,口出一言便是能够出现在这里。

很快又是两道清气一闪而过,在方啸林老先生的对面出现了两位老者,穿着精致的儒袍,头戴正冠,发须皆白,双眸之中闪烁着精光。

魏宁在顾尘的身边介绍道:“这二位是京城儒家的两位二品大儒,陆浩然大儒和陈玄大儒。”

魏有容皱着黛眉道:“这是要方老先生一对二吗?是不是有些不公平?”

魏宁道:“这两位大儒都十分的擅长辩论,不过这一场辩论应该是其中一位上场,另一位掠阵。”

顾尘笑道:“方老先生面色不变,且看他如何的应对吧,京城儒家也不会做这种有损颜面的事情。”

果不其然,京城儒家这边的两位大儒,其中一位走了出来道:“今日你我辩经,但若是你只能说服我,那陈玄便是会与你辩论一场,如何?”

方啸林看着两人,淡淡的说道:“皆可!”

陆浩然冷哼一声道:“希望书林的人,不会让老夫失望!”

一旁的陈玄身形一闪,站在了场边,目光紧紧的盯着陆浩然和方啸林二人。

顾尘看着在广场之上的两位大儒,轻声道:“辩论开始了!”

一开始的辩论,陆浩然与方啸林以儒家的经典进行辩论。

两人引经据典,让得同文馆的儒生们听的有滋有味。

广场之上发生的一切,都是被京城大儒用手段,放大在了同文馆的上空,能让所有的读书人都看到。

已经赶到同文馆外的卢元凯几人正看着两位大儒辩经,顿觉之前的一些疑惑被解开。

辩论过两个时辰,二人仿佛进入到了一种平局的状态。

直到方啸林看着陆浩然问道:“不知你对如今大周之内,百姓家中的读书人,只能依靠世家大族才能成为报效国家的朝臣,有什么样的看法?”

此言一出,陆浩然的眉头顿时皱了起来。

“世家大族为底层的学子提供读书的机会,学子依靠世家大族成为朝臣,两方互利,有何不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