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下令的是汪成元(1 / 1)
当夜,赵正在大安县落脚,次日临近中午抵达的明州城。
城外河水汹涌,较之以往水量多了数倍不止。
曹子布道:“主公,寥寥数日,便有万余人涌入鄂州,且中途多数桥梁因为洪涝断裂,路途中断,信息难传!”
赵正:“成州已经拿下,只剩下丰州!”
“主公,天灾面前,不宜开战,否则容易落人口舌!”曹子布说道。
赵正闻言,也就熄了趁他病要他命的想法,这是内战,不是对外,虽然都是打生打死,但一些不成文的规定还是要稍稍遵守的。
要不然,他日明军扬名,外人都知他是个落井下石的人,谁还敢投靠?
“做好防洪抗险的准备,想办法把物资运送到鄂州和成州。”
说着,他又叫来了柳老太爷,“老爷子,你负责押送这批物资,到时候前往万年郡招降的事情就交给你了!”
柳老太爷拱手道:“请主公放心,老朽定不会让主公失望!”
“老爷子,芸儿乃我正妻,喊我名字即可。”
“礼不可废,来日主公乘龙,难道老朽也要喊名字吗?”柳老太爷可是把所有的宝都压在了这个外孙女婿身上。
赵正点点头,也没说啥。
“主公,那我呢?我能做些什么?”谢谦问道。
赵正想了想,“你去横山县坐镇,到时候会有源源不断的灾民送过来,你要做的事情就一件,安置好他们!”
“是。”谢谦松了口气,跟着赵正,他压力还是很大的,去横山县就不怕了,当一县之主,他还是得心应手的。
随即,赵正拿出了自己之前做的计划,递给了曹子布,“我准备以明州为基,辐射北地,你看看这个计划,看看如何!”
曹子布看后,眼前一亮,“主公大才也!”
计划有两个,一个是行政体系,一个是军队体系。
前者负责地方的治理,后者负责行军作战。
简而言之,能具体到责任人。
这对于明军而言,是一次整体的升级,好处不言而喻。
“别顾着夸,看看有没有漏洞。”赵正笑了笑,旋即丢了一包和天下过去。
这香烟,现在也是明军内部的特供,暂时只供应军队内部的干部。
虽然吸烟有害健康,但却能够舒缓压力。
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接过香烟,曹子布也没客气,给自己点燃了一根,“主公,这个计划很好,能最大程度的把咱们的地盘打造成铁板一块。”
“不过,咱们现在缺人,太缺人了。”曹子布苦笑一声,“所以属下觉得,应该多提拔一些年轻人,实在不行,放出风声去,看看有没有人才来投。”
“可如果以明州大营的名号,那么这些人定然是奔着朝廷来的,时间久了,肯定能发现咱们的问题。”
“管他,先把人骗来再说,人都骗不来,说再多都没用,要么听话,要么搞死!”赵正道。
曹子布点了点头,“那就没问题了。”
“好,那就先把明军治所给搭建起来,人才体系要建设好,军政未来得分家,但是现在,还是以军为主,内政为辅!”
一天时间,明州城内连下几十条命令。
斥候的马腿都要跑断了。
就在赵正忙着搭建治所,接受难民的时候。
河东郡作为河西郡的下游也很难受。
洪水虽然周边各个州府影响不小,确也没有河东郡影响大。
因为河东郡东面接海,是大河的下游,最终所有的洪水,都要入海的。
洪水来临的后果导致河东郡三分之一的地盘被水给淹了。
自古来,人都是依水而居,所以被淹的地方,恰好是河东郡的中心。
特别是郡内,那叫一个惨烈。
河面上尸体密布,一度堵塞河道。
吸满了水的尸体,膨胀,时不时炸裂冒出一股恶臭。
以至于郡城周围臭气熏天。
向庄却没有任何办法。
只能暂时舍弃城池,带着大军朝着高地转移。
城内的百姓泡在水里,运气好的爬在树上,屋地上,看着大军乘船离去,一个个恸哭,“向大人,救救我们!”
“别抛下我们,带我们一起走!”
向庄心都在滴血,出了城后,他咬牙道:“等大军转移后,派人救援这些百姓,能救一个是一个!”
“主公,这场洪水太突然了,属下怀疑,可能是上游的明州放水泄洪所致!”说话的是一个清瘦的八字胡,他叫贾谋,是向庄的谋士。
向庄皱眉,“会不会是长生教所为?”
“长生教,乌合之众也,虽在各地流窜,却不足为虑,根据情报,明州已经被汪成元给彻底掌控了,汪成元作为明州总兵,不会眼睁睁看着我们坐大的,所以属下以为,定然是汪成元开闸放水,水淹河东郡!”
“调查过了吗?”向庄胸中怒气升腾却没有失了理智,明州八千大军,俱是骑兵,没有三五万兵力,肯定不是对手,而他现在只有两万多人,骑兵也不过三千而已。
不是他害怕,而是不想浪费珍贵的兵力。
“斥候一早传来消息,说上游的堤坝已经彻底垮塌了,而且是早在数天前,汪成元就下令捣毁堤坝!”
“那水从哪儿来?”
“河西郡暴雨,多州遭殃,按理说,到咱们这边,不足为患的。”贾谋道。
“好好好,好一个汪成元,某定将你的狗头斩下!”向庄咬牙切齿道:“先离开这里再说,这仇,我必报。”
“主公,眼下各地遭灾,是咱们崛起的好机会,您看......”
“这是天灾也是人祸,此时出手,传出去叫我向家如何立足?”向庄想都不想,直接拒绝。
贾谋眼神一黯,自家主公哪里都好,就是太讲道理了。
兵者,诡道也,哪有这么多道理可讲?
而另一边的赵正,在搭建好明州治所后,却是坐不住了,准备继续派大军进攻。
反正下命令的是汪成元,跟他赵正有个鸡毛关系。
而且,他也是为了更好的赈济灾民不是?
作为明军首领,他义不容辞啊!
曹子布劝说不住,也就由着他去了!